脸盲症的十大特征(其实是记忆提取障碍)

脸盲症的十大特征(其实是记忆提取障碍)(1)

脸盲症的十大特征(其实是记忆提取障碍)(2)

「每日罐头」是一档(狗子特别喜欢的)心理学口味精神食粮栏目。每天更新哦!

罐头质检员:AlexShi

「脸盲」的科学术语是「面容失认症」,大约影响 2% 的人口。真正患有脸盲的人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因为无法识别面孔会极大损害社交关系。

传统观点认为,脸盲是由视觉缺陷导致的。但由哈佛医学院和弗吉尼亚州波士顿医疗系统的研究人员的一项研究表明:脸盲的成因,可能是因为无法从记忆中提取相关细节。

这项研究结果于 7 月 5 日发表在《大脑皮层》杂志上。它有助于解释脸盲研究中一个令人费解的矛盾:脸盲患者虽然无法识别熟悉的面孔,但许多人的视觉感知测试结果是正常的。

他们观察了 60 名 18 岁- 65 岁的成年人(一半患有脸盲)对熟悉程度不同的面孔的识别能力后发现:脸盲患者进行面部识别时,使用的是与健康人不同的记忆过程。

哈佛医学院波士顿分校精神病学助理教授 Joseph DeGutis说:识别一张脸,需要两种形式的记忆:熟悉和回忆

提出「双重过程理论」的 George Mandler 曾讲过一个「巴士上的屠夫」的故事。

有一天你上了一辆公交,发现坐在你左边的男人很眼熟,产生了熟悉的感觉(familarization)。

你开始想:我到底在哪里见过他?然后想起来,自己有一天去买肉,就是这个男人穿着围裙,把肉递给了你。他是一个屠夫。这个寻找的过程就是记忆提取(recollection)。

正常人的成功回忆,依靠的是“记忆提取”。但脸盲症患者只能体会到 1,没有 2,他们没有回忆起任何其他细节来「定位」人脸。

面容失认症可能是一种比传统认知更复杂的疾病。研究者认为,这一发现有助于为脸盲患者设计新的训练方法。

脸盲症的十大特征(其实是记忆提取障碍)(3)

参考文献

————————

Anna Stumps et al, Characterizing developmental prosopagnosia beyond face perception: Impaired recollection but intact familiarity recognition, Cortex (2020). DOI: 10.1016/j.cortex.2020.04.01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