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有多牛(为了这个圈)

在中国西部

有这样一对兄弟伙

明明手足情深

却不耽搁暗暗“较劲”

你有你的“春熙路”

我有我的“解放碑”

你有你的“串串香”

我有我的“九宫格”

……

连“爬墙熊猫”都要来个双份

成都有多牛(为了这个圈)(1)

成都有多牛(为了这个圈)(2)

上图:成都国际金融中心IFS的熊猫,下图:重庆国际金融中心IFS的熊猫

街巷里的烟火成都

梯坎上的山城重庆

这对相望20多年的兄弟

再次携手

成都有多牛(为了这个圈)(3)

2020年1月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2021年10月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公布

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按照纲要

四川正探索

“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

等改革措施

打破行政区划条块分割的局限性

促进资源要素跨行政区划高效配置

从40多年前的农村改革

到近年来的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

再到现在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敢为人先的四川人

始终将改革作为发展的最强动力

由发展中遇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倒逼产生的一项项改革措施

为四川高质量发展描绘了“新蓝图”

破解毗邻地区“近而不快”

过去,重庆渝北区和四川邻水县

更多是竞争大于合作

产业同质化

市场封闭

资源要素流动不畅

合作内生动力不足

成都有多牛(为了这个圈)(4)

2020年12月

四川省政府和重庆市政府

批复成立川渝高竹新区

包括重庆市渝北区的部分行政区域

以及毗邻的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的部分行政区域

总面积262平方公里

定位是

“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试验区”

成都有多牛(为了这个圈)(5)

这是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与重庆渝北区交界处的“川渝高竹新区”(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

将在不打破行政隶属关系的前提下

鼓励成都都市圈、川渝毗邻地区等地

通过创新产业协作、利益联结机制等

因地制宜探索促进资源要素高效配置的

多种实现形式

成都有多牛(为了这个圈)(6)

2021年1月1日,中欧班列(成渝)号首列班车在重庆团结村站等待发车。新华社记者唐奕 摄

现在

四通八达、一体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在成渝地区加速成型

成都有多牛(为了这个圈)(7)

以高速公路为例

川渝间规划的25条高速公路通道

已建成13条,在建4条

如四川达州

2017年高速公路车流量

仅为550万辆

2020年猛增至6300万辆

许多过去的“断头路”被打通

成都有多牛(为了这个圈)(8)

政策“叠加共享”企业务实合作

在川渝高竹新区

实现了两地政策“叠加共享”

企业可以自行

“择优使用”更有利于自己的政策

成都有多牛(为了这个圈)(9)

在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与重庆市渝北区交界处的“川渝高竹新区”,一家企业的员工在摆放整理生产的成品(2020年11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王曦 摄

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年多来

川渝建立省际合作平台超过10个

签署各类合作协议超过230份

全面构建起携手共建双城经济圈的制度框架

成都有多牛(为了这个圈)(10)

大力推动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协同发展

23个现代产业项目已全部开工

投资超400亿元

2021年上半年

两地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超21%和31%

高质量发展后劲十足

成都有多牛(为了这个圈)(11)

“同城化”实现异地“无感办事”

成都、德阳、眉山、资阳四市

企业和人员往来频繁

创建成德眉资同城化综合试验区

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中的

重要改革任务

现在

涉及企业的事项

在不同城市之间越来越“同城化”

涉及老百姓个人的事项

也同样方便

成都有多牛(为了这个圈)(12)

目前

成德眉资四市异地就医

已实现“一站式”直接刷卡结算

相比2020年

从2021年已知数据看

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人次

医保支付金额等指标

均出现了较大增幅

部分指标同比增长超过100%

成都有多牛(为了这个圈)(13)

2020年12月24日,G8607次“复兴号”高铁列车从成都东站出发开往重庆沙坪坝。

下一步

四川将对接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有关体制机制创新改革任务

进一步突出牵引性改革

谋划推出更多

有利于高质量发展

高效能治理的相关举措

为高质量发展描绘“新蓝图”

以更为明显的集成改革实效

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来源:新华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