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重庆两江新区旗舰作用(两江新区万州区开启协同联动新篇章)

1月25日,万州区两江新区对口协同发展2022年度联席会议在万州举行。

过去一年,两江新区携手万州区确定“1 3”工作机制,通过打造5大协同载体、深化市场互联互通、选优扶强市场主体等,促使两地对口协同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推进“一区两群”协调发展。

发挥重庆两江新区旗舰作用(两江新区万州区开启协同联动新篇章)(1)

两江新区供图

拉开序幕

确定“1 3”工作机制

去年1月11日,两江新区党政代表团赴万州区考察学习,并举行两江新区、万州区对口协同发展第一次联席会议。两地党政齐聚一堂、共商大计,正式拉开协同联动的序幕。

这次会议两天后,《关于建立万州区两江新区“1 3”对口协同发展工作机制的通知》正式印发。

《通知》明确,双方建立“1 3”协同发展工作机制体系,即以两地联席会议机制为统揽,建立互访结对、企业合作、招商引资3个专项工作机制,在全市“一区两群”发展战略中打头阵、作先锋,发挥示范带动和标杆引领作用。

不到一个月,2月2日,万州区党政代表团赴两江新区,考察政务服务、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等方面工作。双方举行两江新区万州区对口协同发展第二次联席会议并签署两地对口协同发展2021年度工作协议。

协议约定,双方共同推进10个方面36项年度重点任务,涉及协同推动招商引资、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社会事业、人才交流、乡村建设、旅游发展等内容。

双方按下联动发展的“加速键”。

飞地建园

打造5大协同载体

协同联动要找好具体抓手。

从全市范围来看,两江新区数字经济、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会展经济等领域优势明显。

“坚持发挥两江所长,解决万州所需,充分利用两江新区产业、技术、人才等优势资源,围绕上述优势领域,我们和万州着力打造了5大协同载体。”两江新区经济运行局局长李建彬说。

发挥重庆两江新区旗舰作用(两江新区万州区开启协同联动新篇章)(2)

两江新区供图

最先出成果的是数字经济。

去年5月14日,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万州园正式揭牌,成为两江新区和万州区协同发展的首个落地项目。

园区投入运营后,猪八戒、博拉网络、尖铺科技、南斗优升等10余家企业先后入驻。

其中,作为国内知名的企业大数据服务提供商,博拉网络在万州设立视频基地。截至目前,该基地已经超额完成全年经营目标。

博拉网络负责人李鲁表示,今年还将继续紧盯两地协同联动重点领域,进一步深化与万州市场主体的合作交流。

“这些企业已经开始发挥积极作用,有力推动了万州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进程。”万州区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说。

针对万州区企业研发人员招聘难、研发创新基础差问题,去年9月16日,万州企业研发中心正式在两江新区龙兴新城揭牌成立。

该中心是两地探索建设的“飞地型”研发中心,在助力万州区企业留住人才的同时,也会使企业研发能力得到提升。

同时,聚焦资源互通、优势互补,两江新区在万州区挂牌建设“两江新区先进制造配套产业万州园”“万州(两江新区)绿色智造赋能中心”,重点推动电子信息、光学材料等领域企业加强联动。

李建彬谈到,目前这三大产业协同载体正有条不紊推进运营建设,加速集聚人才、技术等资源要素,提升两地在产业协同领域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

此外,依托两江新区在会展产业发展的资源、技术等优势,两江新区正联动万州加快“万州临时会展中心”建设,助力万州三峡城市核心区建设,该中心已完成初步方案设计。

补链强链

深化市场互联互通

两江新区万州优势产业不尽相同,产业互补性强。

这样的产业格局,给两地产业链补链强链创造了空间。

汽车和新材料是万州优势产业,当地正加快打造两大百亿级产业集群。

“我们重点围绕长安跨越、金龙铜管等龙头企业,积极促进供需对接。”李建彬表示,两地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相结合原则,鼓励两江新区龙头企业、骨干企业到万州区建设配套产业基地、原材料供应基地,推动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比如,长安跨越已经与新区大明汽车电器、长安秦川实业等5家企业开展供应链合作。

又如,上汽红岩将样件基地设置在万州区江东机械公司,通过这个纽带,双方达成4000 万元的轻量化零部件订单。去年11月,上汽红岩重庆万州直营店开业,该直营店也是上汽红岩在全国第一家开业的红岩品牌直营店。

据了解,今年以来,两江新区10余家重点企业与万州区企业采购及协议金额超1亿元。

在旅游产业方面,两地积极推动旅游消费共建互促,联合出台景区门票、星级酒店等系列优惠政策,两地在文旅融合方面协同联动、相互促进。

近年来,万州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农业生产方式持续向绿色化转型,绿色生产成效明显。

在农业方面,两江新区积极引导电商平台、批发市场、商超参与万州区消费帮扶,赴万考察对接消费帮扶,巩固万州区脱贫成果,累计帮助销售万州区农特产品、文旅产品4200万元。

项目引育

选优扶强市场主体

“1 3”协同发展工作机制中,招商引资是3项专项工作机制的其中之一。

两区充分发挥双方招商平台和资源优势,组建了协同招商专班,坚持“资源共用、利益共享”原则,围绕工业智造、现代服务、数字经济等重点产业,紧盯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加快协同招商工作进度,确保协同招商实效。

发挥重庆两江新区旗舰作用(两江新区万州区开启协同联动新篇章)(3)

两江新区供图

一方面,两江新区坚持“引”,把好项目好企业引荐到万州。

“我们向万州推荐数字经济、芯片制造、高端装备、新材料等领域招商项目25个。”两江新区招商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在推荐过程中,两江新区聚焦万州区发展的“急难愁盼”,积极推荐企业参与万州大健康产业园、三峡文化艺术中心、万州邮轮母港、万州屿江酒店等项目开发建设。

另一方面,两江新区聚焦“育”,加强资金、技术和政策支持,拨付帮扶资金超千万,助力产业协同载体配套设施建设、园区内企业技术改造。

值得一提的是,重庆保税港区进口商品授权分销中心(万州中心)也于去年10月开业,方便万州市民“足不出区”买到全球优质商品。

开放协同

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两江新区正着力打造内陆开放门户,万州区则在加快建设成渝城市群东向开放门户。

围绕开放协同,两地联动步伐加快。

去年6月6日,两江新区直属企业重庆港务物流集团与万州区共同推动万州—涪陵水水中转班轮前往涪陵港,标志着万州港“水水中转”集装箱班轮正式开行。

目前,万州—涪陵水水中转班轮累计发运货物达891TEU,蓉万、达万铁路到发量累计完成7344TEU,同比增长15.2%,实现恢复性增长。

同年6月22日,“沪渝集装箱直达快线”(万州航线)也成功开通,常态化运送货物达714TEU,极大提升了货物运输效率,增强万州港的集货能力和对四川、陕西、甘肃、湖北等省的周边地区辐射能力。

不仅如此,重庆港务物流集团与万州区政府等5个主体签订万州区新田港二期合作协议,成立合资公司,共建共营万州新田港二期,全力推动两地企业在对方港口开展物流、贸易、仓储、加工,享受对方企业同等优惠政策支持和业务服务配套。

新田港二期项目建成后,将增强万州在沿江综合立体交通走廊中的节点功能,全面形成铁公水多式联运体系。

城乡互动

筑牢社会民生底板

去年5月10日,两江新区建管中心工作人员蓝斌锋被派驻万州区恒合土家族乡八一村,成为该村乡村振兴“第一书记”。

走村串户、深入调研、了解民情……三个月时间,蓝斌锋对八一村的情况已经烂熟于心。

发挥重庆两江新区旗舰作用(两江新区万州区开启协同联动新篇章)(4)

万州港桐子园作业区。两江新区供图

针对八一村产业底子薄的现状,结合村里实际,蓝斌锋计划在全村实施“高标准农田宜机化改造”千余亩,主打“千亩金色农田”的农业生态旅游产业。

这是两江新区万州区推进城乡互动的一个缩影。

蓝斌锋以外,新区还有2名工作人员也被调往万州区任驻村第一书记。在他们的带动下,当地基础设施、人居环境、村容村貌也得到进一步改善。助力万州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万州区实施乡村振兴。

在医疗、教育、就业等社会民生领域,2021年两江新区组织部分优秀人才赴万州交流学习,帮助万州加快补齐民生发展短板。

除了人力支持,两江新区设立了对口帮扶资金,加大资金帮扶力度,定点帮扶10个项目,涉及金额1775万元。

2021年,万州区、两江新区同心同向,真抓实干、乘势而上,圆满完成2021年度对口协同发展协议重点任务,切实发挥了标杆示范和引领带动作用。

2022年,两江新区仍将继续联动万州区,以2022年度工作协议为任务书和作战图,在产业协同、城乡互动、科技协作等领域与万州区加强对接互动,坚持清单化、事项化抓好落实,协同联动锻造特色产业长板、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筑牢社会民生底板、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为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