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故乡邻居眼中的异乡客人 我和村庄千里迢迢之外的家乡似乎成了记忆中的异乡

《我和村庄》是一幅极具代表的意象性作品,有着立体主义鲜明的风格,是马克·夏加尔刚到巴黎时的成名之作。画面透着只有他才能诠释的神秘气息,却掩饰不了他想表达的爱和乡愁。

我成了故乡邻居眼中的异乡客人 我和村庄千里迢迢之外的家乡似乎成了记忆中的异乡(1)

我和村庄

【类别】布面油画

【规格】191×150.5cm

【年代】1911年

【作者】马克·夏加尔

【收藏】美国,纽约市现代艺术博物馆

春节的假期,让六月想到《人在冏途》这部电影,急切回家的心情自然不必言说,关键是回家归途的不易,堵在春运路上的滋味真不是滋味。相信各位在拜年访友过程中浓浓的情谊,已经渐渐消融了这份尴尬,随着归程的临近很快又要渐渐再次遭遇这份尴尬。网上还有段子调侃在北上广深打拼的精英,据说北京办公楼里的小赵、小孙、小李、小王等回至家乡,名字变成了赵科、孙处、李主任、王局长。上海写字楼里的Maria、Linda、Michael、Joseph等挤到家乡,名字变回了翠花、春梅、建军、国庆。广深科技园里的赵老板、孙老板、李总、王总等回到家乡,名字变成了阿猫、阿狗、毛头、狗旦。

说到这儿,六月想到俄裔法国画家马克·夏加尔说过的一段话,“即使来到巴黎,我的鞋上仍沾着俄罗斯的泥土。在千里迢迢之外的异乡,从我意识里伸出的那只脚使我仍然站在滋养过我的土地上,我不能也无法把俄罗斯的泥土从我的鞋上掸掉。”这是夏加尔刚来巴黎时动情的表白,他的画作《我和村庄》(I and the Village),似乎很能表现了这份乡愁、故土之情,无论你是在北上广深,还是在全国或全球的任何地方,但凡想到家乡,想到那个曾经生你养你的地方,总会有你割舍不了的人和事在牵挂着你。家乡是一座城市,或是一个县城,也可能只是一个村庄、海岛、林场、戈壁,那里总会有你的家人在数算并巴望着你的归期。

之前有推介过表达夏加尔与妻子帕拉婚后幸福生活的画作《生日》,那个拿着鲜花,飞腾在空中的场景设计至今也无法忘记,尤其是那个悬浮空中的扭头一吻,将超现实手法淋漓表现,只是夏加尔并不接受这种大众评审的说法,坚决不让超现实主义成为他的标签,可是历史并没有放过他。看来现实是拗不过历史的大腿,什么是现实,什么又是历史,历史记载的又有多少是曾经的现实。似乎对于一个拿画笔的人,只管画就好,不用管那么多的现实和历史,免得画布上落不下画笔的颜料。然而夏加尔用画作好像在说明,画家是需要表明思想的,用画笔管好可以管好的现实,至于历史谈不上管,却可以以一种坚持现实的方法来影响历史。好比春运给人们带来的焦虑和烦恼是现实,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和兴奋也是现实,历史的记录没有情感的偏颇。历史并不是人的记载,而是在时空中正做着漫反射的影像,可能重现、可以直面的才称得上是历史。

我成了故乡邻居眼中的异乡客人 我和村庄千里迢迢之外的家乡似乎成了记忆中的异乡(2)

我和村庄 局部

我成了故乡邻居眼中的异乡客人 我和村庄千里迢迢之外的家乡似乎成了记忆中的异乡(3)

我和村庄 局部

我成了故乡邻居眼中的异乡客人 我和村庄千里迢迢之外的家乡似乎成了记忆中的异乡(4)

我和村庄 局部

我成了故乡邻居眼中的异乡客人 我和村庄千里迢迢之外的家乡似乎成了记忆中的异乡(5)

我和村庄 局部

我成了故乡邻居眼中的异乡客人 我和村庄千里迢迢之外的家乡似乎成了记忆中的异乡(6)

我和村庄 局部

《我和村庄》是一幅极具代表的意象性作品,有着立体主义鲜明的风格,也是夏加尔刚到法国巴黎时的成名之作。从画面来看,与其说是他对故乡的记忆或回忆,不如说是他心灵深处对故乡严选后的模样,不知何时“严选”较“优选”更流行了,这也是真切的现实。整幅作品是由不同的几何形体拼接而成的,很像万花筒里面的碎片散落自然构成的图案。中心处是一个圆形,将一只拼接而成的动物头像和一个绿色的侧面人脸结合在一起,人脸的头上好像有一顶帽子。顺着这顶帽子向左延伸,是一排房屋,花花绿绿的房屋犹如儿童的涂鸦,只是有正着的,有倒着的,还有一座乡村的教堂,里面有一个快要撑满了的正面人脸。在动物头像和人脸之间有一个扛着农具的农夫和一个倒立的村妇,恰好村妇像是在倒置的屋顶上舞蹈。 有线在动物眼睛和人的眼睛间被勾勒出来,实在弄不清夏加尔有何用意,却引出动物眼下部,女工正在挤奶的小图。最下方的中间,有一棵树在生长着,有花有果实,好像还有果子落在了地面的石头上。当然,我们也可以看作是人用手拿着的一束鲜花,这时你能发现人像脖子处有一个十字架项链,再仔细看去,发现动物头像,也有一条项链。仿佛这一切是夏加尔头脑中家乡记忆无意又无序的排列、堆积,杂乱中呈现出梦一般的写照,同时也是一个几何体和色彩的胜境。

夏加尔将曾经和现在的现实如此描绘,如同他有一张网,能够将逝去时光的影像重新捕捉收罗回来,将不同的时间和空间组合集中于一个画面上,只是排序有点着急,生出少许杂乱。画面是只有他才能诠释的神秘气息,既不完全像立体主义没完没了的几何形体的堆砌,也不比野兽派那么突出色彩表现的重要性,体现出他独有的风格来,奇异的人和动物,以及村庄的建筑和人们劳作的符号,装扮出乡村的田园气息。夏加尔以其稚拙、质朴,充满了奇思妙想的作品表现出他眼中和心中现实,既原始又现代,似乎涂鸦却极具精巧的创作引人入胜,令人联想和共鸣他想表达的爱和乡愁。

【作者简介】

马克·夏加尔(Marc Chagall,1887-1985)法国画家,出生于白俄罗斯东北部的小城维捷布斯克的一个贫穷的犹太人家庭。家庭的影响使得犹太人习俗成为他根深蒂固的想象之源。俄国和犹太民间故事,以及故事表现的童话般色彩和宗教信仰的深情,令他成为依靠内在诗意力量而非绘画逻辑规则打动人的画家,将个人经验的意象与形式上的象征和美学因素结合的恰到好处。

夏加尔16岁以前一直在犹太经学院中学习犹太经典,他从小就对绘画有特殊的兴趣,并表现出敏锐的观察力。夏加尔在自传中提到他的母亲并不赞成他成为一位画家而是建议从事其它。他受教于本地的一家画室,在学了几个月后,他离开家乡到圣彼得堡求学。1915年与犹太小姐帕拉结婚,1944年9月,其妻帕拉·夏加尔去世,于是,对过去的和更遥远的时期的强烈回忆贯穿了他的作品。他完成了从1937年就开始创作的名为《在她周围》的大型作品。它成为以回忆帕拉为中心的全部他所喜爱的题材的综合体。1945年,夏加尔创作了斯特拉文斯基的芭蕾舞《火鸟》的背景、幕布和服装。1947年,他回到法国定居,从1949年起,他住在旺斯,拿出过去的草稿,开始创作一系列新的油画。

====

藏画育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