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所说的道(老子和庄子口中的)

“道”是道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老子和庄子思想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作为道家哲学的代表人物,学术界将老庄并称,但老子和庄子的思想趣旨不尽相同,因此他们对“道”的阐述也不尽相同。

道家之“道”,是一个人人敬畏的话题。我们虽然不能妄谈自己已经理解“道”,但还是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对它作一点认识,即使理解错了,也会得到大家的谅解,因为这“道”,对于任何人都是难以理解的。

老子所说的道(老子和庄子口中的)(1)

相同之道

1. 道是本源

老子和庄子都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

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道之不同

1. 老子和庄子之“道”的内涵不同

老子之“道”囊括自然界和人类生活在内的大宇宙,是哲学上的启示。而庄子是以人的精神自由为出发点,以现实的人生体验代替了老子的宇宙论倾向,没有形而上的纯哲学思辨。庄子之“道”真正具有审美意义,是直接关系现实人生的,重心在人的主体个体的精神存在上。庄子主张“外天下”、“外物” 、“外生”、“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而闻“道”,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让天地万物与人的生命直接相通,追求一种于现实无所待、“逍遥于天地之间”、“游乎四海之外”的绝对自由的理想人格。

2. 老子和庄子观“道”的方式不同。

老子曰:“涤除玄鉴,能无疵乎?”“涤除”,也就是排除人们内心的种种杂念。“玄”就是“道”,“鉴”是观照,“玄鉴”就是对“道”的观照。“涤除玄鉴”命题有两层基本含义。一层含义,即是把观照“道”作为最高目的;一层含义,是说为了实现“道”的观照,观照者内心必须保持虚静。

庄子在《田子方》中,提出“游心于物之初”,即游心于“道”的命题。所谓“游心”,主体是人,是人的心灵精神,是人在自己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的遨游。老子“涤除玄鉴”与庄子“游心于道”的明显差异在于:前者主要指向纯粹观审和感悟方面,后者则向审美创造方面转化,是审美观照与审美创造的统一,十分切近文艺创作审美创造的精神。

我不是尚书

道是你,道是我,道是我们,道是学国学网。究竟道是什么,还需诸君自己去悟,悟到是道,悟不到也是道。

老子所说的道(老子和庄子口中的)(2)

【学国学网】一个有视角的国学传播平台。

微信公众号【学国学网】ID:lexueguoxue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