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师范生是平行志愿么(如同卖身契一样的定向免费师范生志愿)

摘要:一个今年高考的小伙伴,很不情愿地在家长的逼迫下,填下了自己不想去的大学志愿,走上了定向免费师范生的道路,她觉得这是一个很不公平的“卖身契”。那么到底如何,听魏老师细细道来。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位高考小伙伴的事情,她跟我说道:

“我是女生,南方城市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的孩子,父母都在农村里工作,我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家庭经济还过得去,但也不算特别好的那种。

我是一名文科生,高中在县城读的,今年高考考了510分,距离一本线还有二十几分,可以上一个二本学校。

在填志愿的时候,家长偶然知道了有地方定向免费师范生这个批次,然后就所有人都来劝我填报这个。我其实本身是不愿意的,因为它定向的学校是我不喜欢的,所处地方就在本市,那个市经济很落后,比我们县还要落后一些。

但在家人的很多次劝说之下,我在最后还是含泪填下了,而且有很大可能会被录取,现在我无疑是后悔了,所以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我思来想去,目前有三条路可以选择:

1、接受定向免费师范生,去一个我不喜欢的学校呆四年,我无法与外面经济发达的城市接触,可能一辈子就是一个井底之蛙,毕业以后要在地方乡镇服务六年。

那是我人生中比较黄金的日子了,我没有了什么发展机遇,更别说碰到什么良人了,可能一辈子就是一个井底之蛙了。

如果我六年期满之后离职转行,那我实在不明白这六年坚持的意义何在?但是又反过来思考了一下,定向师范生可以缓解一下我家里的经济情况,可以让大家过得宽裕一些,也不用还助学贷款,但这相当于签了我的卖身契,我觉得这笔买卖对我来说并不公平和划算。

2、听说定向师范生有面试,那我就可以放弃面试,这样就不会得到录取的机会。退档之后,进行下一批次的录取,那么我有可能会被录取到省会城市的一所大学,这一条路我的确可以接受。

3、最后一条路就只能是复读了。但是我自己内心也挺害怕,如果复读我不知道还能不能考得到今年的分数。如果考不到那我将面临更加艰难的处境。

如果复读,我的目标是考上一所一本师范大学,去省会城市读书。四年之后可能选择考研,研究生毕业后留在当地城市工作,或者是考回家乡县城,当一名教师。虽然都是教师,但是我觉得这一条路可能会让我见识到更多的东西,有更好的发展机遇。

但是如果这么选择,可能缓解家里经济负担可能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期。现在为了这件事,整晚整晚睡不着觉,我到底应该怎么办呢?填了定向,并不是没想好,是二者太难抉择了,加之跟家长沟通也无果。”

免费师范生是平行志愿么(如同卖身契一样的定向免费师范生志愿)(1)

今天,我就借回复这位小伙伴的机会,跟大家说一些我的观点和思路。供其他类似处境的小伙伴们参考。

我先来说结论:鉴于你的原生家庭和个人的实际成绩情况来看,走定向免费师范生就没错,是十分正确的选择。

虽然你父母和我的结论看似表面上高度一致,但他们的出发点和理由,跟我这里是完全不一样的。

我跟你说以下几点理由:

第一,不要执着于学历文凭,在未来社会意义真的不大。

如果你认真看过我之前的作品,就应该知道,我曾说过不止一次,学历文凭从人生的长期来看,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对任何人都是如此。短期来看,确实有一定作用,但作用很小。所以,学历文凭对每个人长期职业发展的助力作用,确实保质期很短。

根本原因就是教育制度、教材内容特别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学校里学的东西与当代社会的真实工作环境脱节太严重,这是客观事实。

即使是再优秀的名校毕业生,学历文凭也仅仅只能够证明他很会考试,起码把学校教材上的内容差不多学明白了。但这些自带光环的名校毕业生,他们走入社会后,一样有很多很多东西需要继续学习。

其他的,我就不展开多讲了,大家可以去看我的往期作品。

所以,就算你复读一年,成功考上了你理想中的省城大学,5年之后又成功考研上岸,再过8年之后,硕士毕业,在省城的处境也最多是“容得下灵魂、容不下肉体”。

你虽然能在省城找到一份能糊口的工作,但要想在省城扎根立足无疑是十分困难的,靠一份体制内主业收入是很艰难的事情。因为你有的学历,在省城的大多数人都有,你并没有什么显著优势。

所以优势必须是在工作之后慢慢建立,这需要你学习很多额外的知识,也就是学校里从来没教过的,逐渐提高自身的综合职业能力。

免费师范生是平行志愿么(如同卖身契一样的定向免费师范生志愿)(2)

第二,也不要执着于大城市,对普通的异乡人来说,意义也不大。

在以前没有互联网的时候,去大城市确实能比在小地方多增长不少见识,能力提升更快,这个的确是事实,我也承认。

但由于现在已经是互联网时代,学东西、提高能力不一定必须在大城市的。因为学习的背后机制是反思,如果没反思,一个人即使在大城市呆一辈子也学不到多少东西;

反之,如果一个人善于反思,有主动学习的欲望,即使没啥学历、没在大城市呆过,也一样能够通过互联网学到很多知识。

很多在一线城市打工多年的人,照样职业能力平平,综合能力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提升,这已经是身边肉眼可见的事实。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大城市的生活成本较高,每天在工作上付出的时间、精力成本要高很多,他们并没有太多的时间进行反思和进步,每天只是在不断地重复着已有的某一项熟练技能,只是疲于为生计奔波而已。

大量的时间都浪费在了加班、通勤上,实质性的综合能力并没有多大的提升,所以大多数在一线城市打工的中年人,目前已经进入了职业发展瓶颈期。

你可以自己仔细反思一下,事实上,我们每个人现在获取的信息绝大多数都来自于线上,而不是线下。能够引发反思的事件也往往发生在互联网上,对吗?线下身边虽然也有,但是并不多。

所以,如果你能不忘初心,即使你日后去了一个小乡镇里,只要是不太穷的地方,至少有互联网,也完全可以利用互联网的各种资源不断充实自己,在做好第一份主业之后,积极开拓第二份副业,利用副业实现你人生后半场的逆袭,这样,反而对你来说是效率更高的一条路线。

这种思路,我之后也马上就会讲,我既然前面经常说到副业的事情,那就证明我对这方面是有明确概念的。也就是说,你将来去乡镇工作6年,然后利用副业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最终成功离开乡镇,去你想去的省会城市定居,这条方案是绝对可行的。

当然了,这需要你长期的不懈努力,才能实现,需要你有持续学习的精神,和十足的耐心和毅力,这肯定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但只要你有决心,就一定可以。

不出什么大的意外的话,等你4年以后工作时,或者10年以后开始转型做第二份职业时,我也依然会在这里继续讲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实用知识,我依然能够给你一些可行性的具体建议。

免费师范生是平行志愿么(如同卖身契一样的定向免费师范生志愿)(3)

所以,我还是会劝你继续上这个免费师范生,将来回家乡工作,这只是你职业前期的A计划。线上副业、线下第二次创业才是你人生中后期的B计划。

说白了,A计划只是为B计划做一个前期铺垫而已,长期事业,靠的是B计划,而不是A计划。而A计划的隐忍(工作环境暂时不那么理想),只是为了更好地实施B计划。

在整个的战略计划中,未来回乡镇公立学校教书,只是为了获得一份继续前行的“压缩饼干”而已,你明白了吗?6年之后,如果你有理想、有布局,愿意继续奋斗,你其实是自由的,并没有任何因素可以阻拦你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甚至你在这6年之内,主业很熟练了之后,都可以利用业余时间,提前暗暗布局,因为前期的布局一定是在线上,所以只要有互联网,在哪里工作都无所谓的。

也希望我分享的这个例子,能给其他当前正在有相同困惑的高考小伙伴,带来一些启发。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如果还有其他疑问,欢迎与我互动。你的收藏、点赞、转发和关注,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我是魏老师,咱们下期再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