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贾诩出过的毒计(甘肃三国名人五)

三国时期曾经出现过几十位大大小小的诸侯军阀,而这些人手下一般会有一批聪明智慧的谋士在辅佐如果有人问三国时期最聪明的人是谁?大家肯定首先想到的可能会是诸葛亮、郭嘉、、周瑜、荀彧、司马懿等这样的聪明绝顶的谋士或统帅,但是我认为这些候选人中,应该再加上一个贾诩,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三国中贾诩出过的毒计?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三国中贾诩出过的毒计(甘肃三国名人五)

三国中贾诩出过的毒计

三国时期曾经出现过几十位大大小小的诸侯军阀,而这些人手下一般会有一批聪明智慧的谋士在辅佐。如果有人问三国时期最聪明的人是谁?大家肯定首先想到的可能会是诸葛亮、郭嘉、、周瑜、荀彧、司马懿等这样的聪明绝顶的谋士或统帅,但是我认为这些候选人中,应该再加上一个贾诩

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南城门夜景

也许很多人根本没听说过贾诩这个人,知道他的人,也认为他口碑较差。他确实没有诸葛亮矢志不渝忠于蜀汉朝廷的决心和毅力,一生多次更换主公,并且因为他出的一条主意,加速了东汉王朝的覆灭。抛开那些影响历史的负面作用,贾诩的智慧确实是令人惊叹的!他似乎有着洞察一切的敏锐判断力,一生所献出的计谋,一旦被主公采用,都按照他的设想取得了成功;没有被采用的计谋,也按照他的预判,出现了相应的问题。可以说贾诩是三国时期最聪明的谋臣之一,用算无遗策来形容他毫不为过!每当面临人生转折的关键时刻,贾诩都能够运用自己的智慧华丽转身,获得新生。只不过他一生行事低调,才没有诸葛亮等人的名气大。下面我们来看看贾诩的睿智的一生。

贾诩在公元147年,出生在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一户官宦世家,祖先是西汉著名的文学家、政论家贾谊。他的父亲贾龚在作轻骑将军时,举家从河南洛阳徙居到甘肃武威。东汉末年的凉州是羌人大举东迁的时代,战乱频繁的环境中形成了尚武的社会风气,贾诩的家族是凉州不可多得的知识分子家族。因此,贾诩在年轻时被察孝廉封了个小官。

央视版《三国演义》中的贾诩形象

贾诩认为作这样的小官没有前途,因此称病辞官。回乡的路上遇见叛乱的氐人,他和同行的数十人一起被抓获。贾诩脑子转得快,他吓唬氐人首领:“我是段公(段颎)的外孙,你们别伤害我,我家一定用重金来赎。”当时的太尉段颎,因为久为边将,威震西北,氐、羌等族都怕段颎。氐人一听他是段颎的孙子,赶紧放他回去,而其余的人却都遇害了。可见贾诩随机应变的能力是很强的。

贾诩年少时并不出名,只有当时凉州名士阎忠认为他与众不同,有张良、陈平的智慧。回到凉州的贾诩在董卓镇压起义军时,加入了董卓的队伍,做了一名下等的幕僚。公元189年,董卓率领凉州军进入洛阳,接着贾诩目睹了董卓废少帝、立献帝,劫掠洛阳,迁都长安,欺压东汉君臣的种种恶行。虽然有心规劝,但是人微言轻,根本没有发表意见的机会。很快董卓的倒行逆施,换来了杀生之祸。

影视剧照贾诩形象

公元192年,董卓被杀,王允要清算董卓余党。当时李傕、郭汜等西凉军将领人心惶惶,都打算各自逃亡。贾诩出面阻止了他们,说:“闻长安中议尽诛凉州人,而诸君弃众独行,一亭长能束君矣。不率众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幸而事济,尊奉国家以征天下,若不济,走未迟也。”正是贾诩的这番与众不同的见解,导致东汉王朝的速亡。这就是贾诩人生的最大的污点,也是后世人厌恶他的地方,他因此被后世称为“毒士”。

李傕、郭汜等人听从了贾诩的计谋,收拢向西逃跑的西凉兵,重新攻陷了长安,劫持了汉献帝。长安以及周围的百姓也跟着遭了殃,许多无辜百姓因此丧生。重新把控朝政的李傕、郭汜要给贾诩封侯拜相,贾诩拒绝道:“这是保命的计谋,哪有什么功劳?”坚决不受。

武汉龟山三国城,贾诩塑像

与此同时贾诩也看出李傕、郭汜终究不是干大事的人,后来贾诩帮助汉献帝和其他大臣逃出长安后,辞去了官职,找了个小军阀段煨暂且栖身。段煨在表面上对贾诩十分礼遇。但是内心对贾诩非常忌惮,怕聪明的贾诩会夺取他的兵权。正好贾诩昔日的好友加老乡,张绣邀请他前去辅佐,贾诩就毫不犹豫地留下家人去投奔张绣。临行时,有人不解地问贾诩:“段煨待你这么好,你为何还要离去?”贾诩说:“煨性多疑,有忌诩意,礼虽厚,不可恃,久将为所图。我去必喜,又望吾结大援于外,必厚吾妻子。绣无谋主,亦愿得诩,则家与身必俱全矣。”贾诩到达张绣处后,果然如他预料的那样,张绣非常感激贾诩来投,对他“执子孙礼”。而段煨知道贾诩离去后,也松了一口气,没有为难他的家人,后来还亲自派人护送等贾诩所在的宛城(河南南阳宛城)。

在辅佐张绣时,贾诩说服张绣和刘表联合起来对抗曹操。公元198年,曹操南征张绣,包围张绣据守的穰城。不久,袁绍欲趁虚袭取许昌,曹操立即撤退。张绣率兵尾随追击,刘表也派荆州军占据安众,切断曹军退路,企图与张绣夹击曹军。贾诩劝阻说:“不可追,追必败。”张绣不听,强行追击,被曹操亲自断后击败。贾诩这时又对张绣说:“赶快再追,一定会获胜。”张绣说:“不听你的建议才落到这种地步,现在已经败了,为何要再追?”贾诩说:“形势已经起了变化,赶快去追准能获利。”张绣听从贾诩建议,收集散兵,再行追击,竟将曹操后卫部队击溃。

武威风光

得胜后,张绣请教贾诩,贾诩解释说:“此易知耳。将军虽善用兵,非曹公敌也。军虽新退,曹公必自断后;追兵虽精,将既不敌,彼士亦锐,故知必败。曹公攻将军无失策,力未尽而退,必国内有故;已破将军,必轻军速进,纵留诸将断后,诸将虽勇,亦非将军敌,故虽用败兵而战必胜也。”张绣听后大为佩服。贾诩算定,曹操退兵时,肯定亲自殿后防备追兵。在击败张绣的追兵后,肯定会去前方督促部队尽快撤退,曹操认为张绣不会再来追击。没想到贾诩洞悉曹操的心思,让张绣再追,曹军果然没有防备,被张绣击败了。

公元199年,袁绍和曹操争战正酣,袁绍遣人来招降张绣。张绣也准备同意归顺强大的袁绍,但是贾诩却当着张绣的面回绝了袁绍的来使,并且指出袁绍不能容人,让张绣归顺曹操。事后,张绣不解地问:“袁强曹弱,我们又与曹操有仇,为何要归从他呢?”贾诩给张绣分析了投降曹操的原因:袁绍强盛,我们去投奔他,必然不会看重我们;曹操挟天子令诸侯,代表的是大汉王朝,归顺他名正言顺;曹操兵力较弱,我们去投奔他,曹操肯定非常高兴。虽然以前和他有仇,但他一定会不计前嫌,接纳我们。张绣听从贾诩的建议,率众归顺了曹操。曹操果然高兴的接纳了他们,亲自接见贾诩时,拉着他的手说:“使我的信誉扬名天下的人,是你啊!”曹操给贾诩和张绣都封了大官,并且让儿子曹均娶张绣的女儿为妻。

央视版《三国演义》张绣形象

事实证明贾诩看人的眼光是准确的,貌似强大的袁绍败给了较弱的曹操。他和好友张绣也搭乘曹操这艘大船走上了人生巅峰,张绣和贾诩都得到了曹操的重用。208年,曹操打败刘表攻占荆州后,想一鼓作气拿下江东。贾诩劝他安抚百姓,发展生产力,等待时机再攻打。但是曹操没听,结果在赤壁之战中大败而归,使曹魏集团的实力受到重创,失去了统一全国的可能。从此曹操对贾诩越发信任了。

公元211年,马超、韩遂等西凉的十部联军,聚集十余万人马,据守潼关抗曹。马超勇武异常,曹操一时不能拿下西凉军。马超多次前来挑战,曹操坚守不出,使马超速战速决的想法不能得逞。双方就这样僵持着,曹操向贾诩问破敌之计,贾诩献上了离间计。曹操采用他的计谋,给韩遂写了一封多处涂改的信。马超看到涂改后旳信,以为是韩遂通敌,涂改了信之后才给了他看的,脾气暴躁的马超对韩遂发起了攻击,砍断了韩遂的一只手。韩遂投降了曹操,曹操发起进攻终于打垮了马超。

央视版《三国演义》曹操形象

贾诩在辅佐曹操的时候,做事非常低调,他认为自己非曹操旧臣,但是策谋深长,所以怕引起曹操猜嫌,于是采取自保策略,闭门自守,不与别人私下交往,不参与任何政治活动,只是安心做自己份内的事。他的子女婚嫁也不攀结权贵,当时天下谈论智谋之士时都十分推崇他。他时常以局外人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因此分析问题客观、公正、准确,赢得了曹魏集团掌权阶层的尊重和信任。

217年,62岁的曹操还没有确立接班人,两个儿子曹丕和曹植都很优秀,曹操也在犹豫到达立谁为世子好?已经按耐不住的曹丕派人求计于贾诩,贾诩说:“但愿将军能够弘扬道德,培养气度,实践士人的责任和义务,勤勤恳恳,孜孜不倦,不做违背孝道的事情,也就可以了。”曹丕听从了他的建议,刻意磨练自己。后来,曹操又问贾诩对立嗣的看法,贾诩闭口不答,曹操问他为何不答,贾诩说:“我在想袁绍和刘表啊。”曹操马上领会了贾诩的意思,袁绍和刘表都是因为“废长立幼”导致儿子们自相残杀,于是立曹丕为太子。贾诩以这样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又没有给人留下攻讦自己的借口。

央视版《三国演义》魏文帝曹丕形象

公元220年,曹丕即位,是为魏文帝。为报答贾诩的推荐之恩,拜贾诩为太尉,进爵魏寿乡侯,增食邑三百,前后共八百户。又分食邑二百,封其幼子贾访为列侯,任命其长子贾穆为驸马都尉。黄初四年(223年)三月,曹丕首次征战东吴,未达到预期战果。当初,曹丕曾问计于贾诩:“我想统一天下,吴、蜀应先征讨哪个?”贾诩建议应先治理好国家再动武,曹丕不听,果然无功而返。

公元223年8月1日,贾诩去世,终年七十七岁,谥号肃侯,长子贾穆袭爵。多年后,贾诩与王朗、曹真、辛毗配享魏文帝庙。贾诩是三国时期,为数不多的高寿且善终的谋臣。他一生虽然数次易主,但是都没有被猜忌,反而越来越受到重视。其所制定的策略,都能使使用者获益匪浅,是真正的算无遗策,贾诩是被低估了的三国谋士,其智慧和司马懿、诸葛亮等名臣应该不相上下,易中天夸赞他是“三国时期最聪明的人”是毫不过分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