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果郡王是怎么样的?一个普通的郡王

历史上的果郡王是怎么样的?一个普通的郡王(1)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康熙皇帝那群儿子们的爵位很有意思。老四胤禛的爵位是雍亲王,这已经跻身第一行列。老八胤祀的爵位则是廉郡王,明显比亲王低了一等。老九胤禟和老十胤䄉都是贝勒,俗称九贝勒、十贝勒。至于老十三胤祥和老十四胤禵最可怜,他们的爵位仅仅是贝子。那么,在清朝统治期间,普通的皇子立下什么功劳,才会被加封为亲王呢?

历史上的果郡王是怎么样的?一个普通的郡王(2)

在中国古代社会,很多时期的爵位分封都是比较泛滥的。只要是皇帝的儿子,一般都会封王。比如朱元璋的儿子们,清一色都被加封为亲王。明朝的爵位分封很有意思,比如一位亲王去世之后,他的嫡子还是亲王,其他儿子则都是郡王。这样一来,加封的爵位越来越多,搞得明朝财政根本就不堪重负。有人做过这样的计算,山西省所有的粮食收入,也不够山西境内各位王爷们分的。到了明朝末期,那种等级比较低的贵族其实已经烂大街了。

清朝入关之后,吸取了明朝过渡加封的教训。清朝在加封爵位方面非常严格,在清朝建立的初期,只有拥有战功的皇子才能被加封为亲王或者郡王。那些年幼的皇子,只能是贝勒或者贝子。但是到了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时期,由于大规模的战争基本结束,依靠战功晋升亲王的时代基本结束了。但康熙皇帝对儿子们的要求都是比较严格的,那些已经成年而且开始帮忙处理朝政的皇子,才有可能被加封为郡王。

历史上的果郡王是怎么样的?一个普通的郡王(3)

比如老四胤禛,由于胤礽处理政务十分出色,康熙皇帝加封胤禛为郡王。随后,则是直接加封为亲王。与胤禛相比,他很多兄弟的爵位都还是贝勒。即使到了雍正时期,对于爵位的加封也是比较严格的。如果没有比较大的功劳,不会被加封为郡王或者亲王。但是从乾隆时期开始,对于爵位的管理开始逐步宽松。乾隆皇帝的儿子们基本上都是王爷,这群皇子都干了什么呢,其实与康熙皇帝的儿子们相比差距很大。

历史上的果郡王是怎么样的?一个普通的郡王(4)

其实清朝的爵位还有一个规矩,那就是隔代降级制度。比如一位普通的亲王,在他去世之后,他的儿子只能是郡王,到了孙子这辈只能是贝勒。这样经历几代人之后,这一家族基本上会淡出贵族圈子。在清朝统治期间,只有铁帽子王才能世袭罔替。当然,加封铁帽子王的条件非常严格。比如雍正皇帝的弟弟胤祥,雍正那么多弟弟,只有老十三胤祥被加分为铁帽子王。直到清朝灭亡,清朝总计只有9位铁帽子王。

历史上的果郡王是怎么样的?一个普通的郡王(5)

除了亲王和郡王,在清朝统治的前期,连贝勒都是十分高贵的。但是到了清朝末期之后,一般的贝勒已经处在高层的边缘。清朝的庆亲王奕劻,原本连贝勒都不是,依靠慈禧太后的扶持,最后竟然被加封为铁帽子王。这也是清朝最后一位铁帽子王,由此可见,慈禧太后十分器重奕劻。奕劻在清朝末期的作用很大,不过都是负的。这位王爷贪得无厌,自己积攒了几百万家产。但是在清朝灭亡的时候,自己一分钱也不愿意拿出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