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精致生活(日落而息的古人)

古人也是人,也都得吃喝拉撒玩,这些都让我们现代人很好奇!总想着拿我们现在的日常跟古人去比较,看看有啥不同看看谁过的更幸福。可毕竟我们的祖先离我们有些遥远了,他们具体是怎样生活的?讲真,咱们虽然感兴趣,可苦于没有时光机,我们去不了实地体验啊!那怎么办呢?看电古装电影连续剧瞎掰?魂穿小说洗脑?不,都不用,听本期节目就行了咱们就专注于细微末节努力来全景展示古人的高潮生活!!

我们一聊到古人的作息,首先浮现脑海的是不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八个字呢?

古人的精致生活(日落而息的古人)(1)

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

其实,这里的“息”,不是说太阳一下山乌鸡麻黑就躺炕上睡了,而是活不干了下班休息的意思。

这跟我们大多数人每天太阳升起来上班、夕阳西下收工是一样一样的!我们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节奏。只不过古人比我们起的早睡得早,仅此而已!

大概就是四点多到五点起床,睡个懒觉七点,晚上是8点到9点吹灯爬被窝!

约摸着比咱们现代人要早两个多小时呼呼,比我们要早两三个小时起床,其他都一样。

那好了,咱们现在很多朋友都换了一种不治之症,唤作“懒癌”!拖延症很严重有木有!特别是周一早上起床的时候,定的闹钟“tingliguanglang”响了一遍又一遍,实在是拖不下去了才勉勉强强的从被窝钻出来。要是没闹钟,八成都得迟到!

有意思的来了!那古人呢?在没闹钟的古代,大家是咋做到准时起床的呢?要知道,古代官府衙门各大商行小铺也是有严格的考勤制度的!

其实方法很简单,也很纯天然!

古人的精致生活(日落而息的古人)(2)

闻鸡起舞

你一定听过“闻鸡起舞”的故事,goughoug~~金鸡一鸣天下白,在古代没有闹钟的情况下,古人要想按时起床,确实是靠公鸡打鸣的!公鸡在外在的光线和声音刺激下会形成了独特的生物钟,每到清晨到了那个点便会打鸣,这种方式也是非常科学合理的。可是你要是认为古时候清晨起床只依靠公鸡打鸣那就太小瞧古人了!古代也不是谁家里都养只公鸡啊,养了鸡万一哪天精神头不佳,也很可能掉链子哈!故而,聪明的古人怎么可能会在一棵树上吊死呢?他们还有一些我们想不到的招!

比如,用户户常见的驴也不错!驴的习性会很规律的在五更和正午时候oooo~长鸣~古人曾经专门对过古代钟表镂刻,发现其“应更长鸣,毫分不忒”,鸡的误差都没它小,是非常非常的准!

古人的精致生活(日落而息的古人)(3)

除了这些常见家禽。古人常常住的蛮幽静,宋诗有云“山中无传漏,猿鸣知既夕”,他们甚至还能靠猿猴的鸣叫来判断时间;又云“宿鸟司更漏,黄蜂集晚衙”,还可以是依靠鸟、蜂的叫声判断时间,

甚至,不差钱的古代城市,或者皇宫大内官署衙门,没有这些生物能驱动的纯绿色报时器,要报时也有招!“人工闹钟”横空出世!据几千年千年前的《周礼·春官·鸡人》记载:“鸡人掌共鸡牲,辨其物。大祭祀,夜嘑旦以警百官。”

古人的精致生活(日落而息的古人)(4)

“鸡人”就是专业报时员,顾名思义,专门学鸡叫给大家报时,好让百官能够准时起床皇帝老子能不睡懒觉按时上朝。之后,听觉疲劳。鸡鸣又改成了唱歌等形式,再之后,太费嗓子了,先秦时又出现了我们都很熟悉的打更等各类方式,一直到汉朝,打更制度才开始成熟起来!更夫通常是一更(2个小时)播报一次时间,一直播到五更(凌晨3至5点),听着蛮辛苦的,但他们可都是端着金饭碗的事业编呢!

比如,还出现“鸡人”这一职业,专门提醒人们按时起床,起初是模仿鸡叫,之后,变成长鸣,唱歌等,再之后,还出现了打更等各类方式。你看看,光是大早晨起床,跟潮潮的古人比我们的闹钟就弱爆了!

我们现代人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是干嘛啊?上厕所!然后刷牙洗脸!

咱实话实话说,古人的厕所确实不如咱们抽水马桶方便,但也没咱们想的那么不堪!很早很早以前的一些厕所是修建在猪圈羊圈牛圈上面的,人得爬二楼往坑里排泄,粪便喂食家禽。就是因为太简陋,导致即使是国君级别的人物上厕所都有绳命危险!

古人的精致生活(日落而息的古人)(5)

晋景公之死

晋景公就是活活掉进粪坑之中被永载史册的!人们从此汲取血的教训,一张木板也太不靠谱了,慢慢的便将厕所演变成了“蹲坑”甚至在今天的河南西汉梁孝王墓中考古学家惊奇的发现了类似现在的的冲水厕所装置!

那好,上完厕所,接下来干什么呢?刷牙洗脸?不不不,你好像还忘了一个擦屁股环节!古人 确实生猛,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用长度为10到20厘米的小木片小木棍刮屁股!因为木头有刺儿极大几率会被刮伤!以至于南唐后主李煜,为了屁股舒坦些,亲自动手削竹片,放到自个脸蛋上蹭蹭,看看光不光滑,别用的时候弄出血!

古人的精致生活(日落而息的古人)(6)

李煜

元代的时候纸才被逐渐用来当手纸,明清才正式普及开来 ,所以我们方便后如今能随手用上柔软的纸,不知道该有多羡慕死古人呢!

终于要刷牙了,我们洗刷刷洗刷刷一天口齿好清新,古人是不是也很羡慕呀!错!我国1000多年前出土的辽代驸马卫国王墓曾中出土了两支骨制牙刷柄,头部有两排共8个植毛孔,它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最早牙刷实物,而欧洲直到500多年以后才发明了所谓的牙刷。而且咱们国家在南宋,口腔清洁技术基本定型了!

城里已经有专门制作、南宋的《梦梁录》里面就曾详细的介绍了销售牙刷的店铺。牙刷古人时髦的唤作暑刷牙子!是骨、角、竹、木等材料制成的,在头部钻毛孔两行,上植马尾,和现代的牙刷已经非常非常接近了。配套使用用盐荷叶和皂角研磨而成的牙膏粉,可见宋朝老百姓早起早睡刷牙牙完全是稀松平常事!这一点上,古人还是蛮潮的,跟现代人算是平分秋色!

古人的精致生活(日落而息的古人)(7)

古代的牙刷

不过日常生活中,这一点古人怕是比较落后的!那就是洗澡澡!南方童鞋基本上得一天一洗,北方干燥童鞋们也是隔三差五洗个澡对吧?

古人给我们的感觉似乎更讲卫生,不是常听闻动不动古人就沐浴更衣了!甚至政府机关每隔五天都要放一次假,称之为“休沐”!专门让你回家洗澡!

但实际上真相是古人压根不太爱洗澡!古人喜欢把自我清洁搞得特别具有仪式感,主要是针对皇家贵族的,跟老百姓不挨着!甚至有时候,老祖宗反而会提倡少洗澡!

真不跑骗大家,古人不爱洗澡被很多文人都记录下来了,绝对是铁证!

古人的精致生活(日落而息的古人)(8)

古人沐浴

比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学过一篇典型自首唤作《沐浴》:“经年不沐浴,尘垢满肌肤。今朝一澡濯,衰瘦颇有馀……”很多年没洗过澡了,终于洗过一次把满身常年累积的污垢洗掉,自己变轻了好几斤呢!

宋代王安石也是个不爱洗澡的典型。王安石一次被家人觉得生病了,这脸咋越来越黑呢,赶忙请来郎中给他看病,郎中看后表示,没啥病,就是脸上的泥太厚了上朝时,身上的虱子胡须间乱跑,把宋神宗都惊呆了。为了让他洗次澡,一回诓骗他脱了衣服,朋友们把他的脏衣服悄悄收拾走了,他才没办法泡了澡换了件干净的新衣服。

大文豪们不爱干净,民间其实也差不多,虽然用猪胰子和皂角洗澡洗头,但频率肯定没有我们现代人高!

古人的精致生活(日落而息的古人)(9)

王安石

当年一些医学大师鼓吹“频浴者血凝而气散,体虽泽而气自损。故有痈疽之疾者,气不胜血,神不胜形也。”就是说洗澡洗多了会导致易受到外界风邪的侵害“血凝而气散”大家千万别多洗澡哈!东晋晋元帝司马睿立下的太子司马绍,一回听说王上日理万机终于想到要洗头了,因头上大垢臭,不洗不行了,是专门上表表达祝福“吉日沐头,老寿多宜。”蛮有孝心的问父皇洗头身体是否遮得住。

甚至是直到清朝曾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观点的魏源,他在《海国图志》中曾讲到说你看东南亚某地区“人多不寿,五六十岁为上寿”,很大的原因就是当地土著“频年沐浴,元气发泄”——连他都认为当地人寿命短是洗澡洗多了。可想而知,对于一些古人,洗澡就是送命!这一点,不值得提倡!

古人的精致生活(日落而息的古人)(10)

魏源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生活中怎么会少了吃喝!古人的吃,咱们唐朝的宋朝的做过不少古代美食节目了,咱们就大概一提!这点,还真别小瞧古人,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在隋唐五代时由于民族交融食物胡化。爆发了一大波食指大动的美食菜肴!像是冷胡突、热洛河、生鱼片、蒸麝麝、就是麝鹿,皮索饼、驼峰炙、猩唇、熊白、糖螃蟹、鲤尾、对虾、虾生、龙虾、烤全羊、蒸全狗等等。听着菜名,咱们现代人估计是没这口福享受了!注意到没有,我们常吃的猪肉就没有,因为唐朝人猪肉吃的很少!

古人的精致生活(日落而息的古人)(11)

烤全羊

再有唐朝,人们的肉食主要指的是羊肉。羊肉的膻味大,去膻味作用的胡椒在当时的价格咱们超市一小瓶故事黄金十几两!而牛肉在唐朝是被禁止食用的

更奇怪的是,鸡鸭鹅等禽肉在唐人眼中竟然不算肉。这有个真事,李世民为了防止御史巡查的时候大吃大喝,要求御史出巡不能吃肉。结果有个御史叫马周每到一个地方,一定会要求给他鸡吃。被人告发后,李世民本来挺生气,一问吃的是鸡啊,那没事,说朕只禁止御史吃肉,但是并没有禁止吃鸡,马周没有犯错!而到了商品经济极其发达的宋朝,又取消了宵禁制度,大晚上好也能灯火辉煌带动了消费,饮食上开始进入老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新时代!

怎么着,听我这么一讲,是不是觉得古人的生活大体上还是蛮让我们羡慕和好奇的?

喜马拉雅《大力史》文字版,为防剽窃搬到今日头条,欢迎留言点赞!

转音频、洗稿,剽窃者请自重,发现后起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