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禁忌是什么意思啊(忌口是什么意思)


“忌口”简单的说就是某些食物对人体不利,会引发疾病,不能随便吃,须加以禁忌的意思。古今医学家对此都很重视。本文和朋友们聊聊忌口的一二。我是#普照医生#,关注我看更多靠谱健康科普!

从医学古书著作看忌口:

我国最早的一部医书《黄帝内经》就已提出有关饮食的禁忌问题是古人对“忌口”的可追溯的最早认识。

饮食禁忌是什么意思啊(忌口是什么意思)(1)

黄帝内经


《灵枢·五味》有两句对于忌口的经典:一是“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肺病禁苦,肾病禁甘。”二是:“病在筋,无食酸;病在气,无食辛;病在骨,无食咸;病在血,无食苦;病在肉,无食甘。”

《素问·热论》说到:“热病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意思指明饮食五味有与五脏病不合适,以及伤寒温热病后应忌口的问题。

汉代张仲景老先生著有《伤寒论·太阳病》篇桂枝汤后附有“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的记载。

医学经典《金匮要略》一书中有“禽兽鱼肉禁忌”、“果实菜谷禁忌”两篇。晋·葛洪的《肘后方》,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王焘的《外台秘要》,以及宋代的《太平圣惠方》等书都引录。

元代著名医学家忽思慧的《饮膳正要》进一步分别列出:“食物禁忌”、“食物相反”、“服药禁忌”、“妊娠禁忌”等专篇,更加的全面。

明清以后,各种“食治”“食疗”、“食谱”著作,都有谈到饮食的禁忌问题。其中临床医家对许多急慢性病变,都很讲究“忌口”。消渴(糖尿病)忌糖,高血压、水肿忌盐,已成为大家熟知的医疗健康知识。

“忌口”与“发物”的区别

“发物”是指某些食物能引发旧病,或助长病势,或托毒外透,或加速化脓,以及发生过敏等现象而言。究竟哪些是发物?迄今尚无统一规定,缺乏现成资料可考。现依据临床传统,加以归纳如下:

1、禽兽类:如鸡头鸡肉、猪头、牛肉、羊肉等。

2、海鲜鱼类:如虾、蟹、带鱼等。

3、瓜菜类:如南瓜、竹笋、香蕈、蘑菇、芥菜、莴苣荀、黄豆芽、黄花菜等。

4、酒类,酒酿等等。

饮食禁忌是什么意思啊(忌口是什么意思)(2)


以上统称为“发物”。上列各种“发物”,吃了以后会引发某些疾病,或使旧病反复。因此,大多认为“发物”是禁忌的食物, 这是一个方面。

但临床医家却并非绝对化,认为“发物”对某些病症有时间(或阶段)性,有时还是可以加以利用。

例如:

1、古代医家对儿科的麻疹、天花两种疾病在出疹、灌浆期间,不但不予禁忌,反而需要用鸡汤等“发物”帮助托其邪毒外透,促使灌浆顺利。

2、中医外科,对疮疡初起,欲其消散,是严禁吃“发物”的;如果消之不应,红肿焮痛,进入中期,行将化脓,就不忌“发物”,反嘱患者可吃鸡汤、河鲫鱼等鲜物,用以托毒,加速化脓;后期,脓毒已净,重忌“发物”,以免久缠不愈。

饮食禁忌是什么意思啊(忌口是什么意思)(3)

外科著作


这是从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上列“发物”中,有不少食物对有过敏体质的人误食之后,会引发过敏性反应。如哮喘患者,对虾、蟹等物,每多禁忌。而随各人不同的过敏体质,对某些食物的过敏反应也因人而异。因此,很难限定范围。

饮食禁忌是什么意思啊(忌口是什么意思)(4)

例如:有的病人吃了红枣就发哮喘,有的病人闻着面粉就发哮喘等等。过敏的情况多种多样,应该从每个病人的实际生活中注意。

饮食禁忌是什么意思啊(忌口是什么意思)(5)


“发物”与“忌口”有无区别呢? “发物”的“发”字,很明显是指发病而言。“忌口”之中包括了“发物”的内容,但范围较广,还涉及“食物节制”和“服药禁忌”等方面。《黄帝内经》的“多食则遗”,众所皆知的“吃人参忌莱菔”等,远远超出了发物的范围。

“忌口”的意义约有三种:

1、食物与体质的关系:总的讲,食物是人体吸取营养的主要来源,而且大多性味平和,安全无毒,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不会有什么不好的。但由于某些人体质有偏性,因此对某些食物有排斥性,也就带来“忌口”的问题。上文讲到的过敏性体质,就是一种。另外,有些人素体偏于“热”,容易兴奋,性多急躁,口干,烦热,大便秘结,或血压偏高,甲状腺功能亢进,心动过速者,在日常饮食中,就应忌辛辣刺激、浓茶、咖啡等。反之,有些人素体偏于“寒”,易疲乏,性柔和,喜温暖、怕寒凉,手足凉,大便溏薄,或血压偏低,心动过缓者,在日常饮食中,就应忌生冷、滋腻粘滑等物。

饮食禁忌是什么意思啊(忌口是什么意思)(6)


2、食物与疾病的关系:各种食物都含有各种不同的营养成分和性味功用,对某些疾病有利的就作为治疗用,与之不利的就应禁忌。前面谈到的“消渴忌糖,高血压、水肿忌盐”就是典型的例子。近年来,肝胆病发病率较高,大家都知道,肝胆病应该忌酒,忌肉食脂肪;在急性发作期,更应忌辛辣刺激食物。

饮食禁忌是什么意思啊(忌口是什么意思)(7)


曾遇一位北方籍的肝炎患者,嗜食酒、蒜,数十年如一日,嗜好成癖,难以戒除,以致肝病数年不瘥,肝功能越来越坏,症状日益加重,黄疸、腹水、鼻出血等等久不消退。经予治之,跟别人说了如果不戒除酒、蒜等辛辣刺激之品,其病终不能治。患者求治心切,遵嘱忌口,如法采用清肝泻火凉血等法治之,约三月余,诸症消失,各项化验也趋正常。尤以胃肠病患者,对饮食的关系更为密切。见口苦、舌苔黄者,偏于胃热,就应忌辛辣刺激之品;若见口淡、舌苔白者,偏于胃寒,就应忌生冷粘腻之物;若见消化不良,食则胀痛者,就应忌煎炸难化食物,并注意饥饱不匀等事。

3、食物与药物的关糸:如遇神经衰弱患者,常用养心安神药治疗,这时就应忌浓茶、咖啡。若遇慢性便秘患者,常用润肠通便药治疗,这时就应忌食蚕豆、石榴等。反之若遇久泻脱肛不收者,常用收涩止泻药治疗,这时就应忌食煮黄豆、煮花生、香蕉等。

以上不单与药相反,而且与病亦不相符。古人有“服药禁忌”、“食物相反”、“食物禁忌”等专篇,内容很多,例如:“马肉不可与苍耳子同食”,“用白术勿食桃、李”,“鲫鱼反厚朴,忌麦门冬”,“吃人参忌萝菔”……等等。

饮食禁忌是什么意思啊(忌口是什么意思)(8)


这些禁忌,大都是古人从临床诊断中取得的经验,应予重视。其科学道理有待今后研究。现代医药方面,对食物与药物的关系亦很重视。如用四环素,忌牛奶、豆腐;用山道年驱虫药,忌高脂肪;服抗生素时,严格禁酒等等

身体健康的人在日常饮食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饮食有节:节是节制的意思。《黄帝内经》早就指出:“饮食有节”,“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说明饮食过多,增加胃的负担,会影响消化功能。幼儿必须定时定量,勿使饥饱失匀。老年人胃肠功能减退,宜少食多餐,忌生冷、硬物。

饮食禁忌是什么意思啊(忌口是什么意思)(9)


2、食不欲杂:《千金方》有:“食不欲杂,杂则或有所犯,有所犯者,或有所伤,或当时虽无灾苦,积久为人作患。”文献中多有记载:蟹与柿子不能同食(少吃无妨),多吃了,会引起腹痛、泄泻。因为柿子性寒,含鞣酸多,会使蟹的异性蛋白质凝固,成为不易消化的硬块,刺激肠壁,泻出来才好。

饮食禁忌是什么意思啊(忌口是什么意思)(10)


3、勿偏嗜:人之一日三餐,讲究五味调和,忌偏嗜。酸、苦、甘、辛、咸五味,作用各不相同。在饮食的制作中,调味适当,不但可口,而且卫生,不使营养损失破坏。如偏嗜日久,就会致病。

如饮食中的酸碱度,在人体内应该保持平衡,不能有偏颇,如单凭每个人的喜欢多吃偏食,即所谓偏嗜,就会使机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不全,酸碱平衡失调。

饮食禁忌是什么意思啊(忌口是什么意思)(11)


现已知道米、面、肉、蛋等食物多属酸性,尤以各种肉食,营养价值虽高,但酸性亦高,无病之人,平时不宜吃得太多,而患胃肠病、肝胆病、心血管病的人更应禁忌。

与之相反的各种蔬菜、水果多属于碱性。为了防止酸性过多,或求中和酸性,以维持平衡,在菜谱中应该荤素齐备。习惯上于饭后吃些水果,是有道理的,这对维持酸碱平衡是有帮助的。《内经》曾提到:“数食甘美而多肥,肥则令人内热,甘则令人中满,转为消渴。”消渴即今之糖尿病。现在大家多看到,糖尿病患者,体胖的多,皆因甘肥太过引起。肥肉易致脂肪酸度过高,甘味食物大多含糖,高脂高糖,容易产生肥胖。血脂高,血管易于硬化,对老年人尤应注意。近年常常遇有肥胖的人,要求减肥,到处寻找方法。本人认为:与其服药减肥,还不如多吃蔬菜,少吃荤腥好。

饮食禁忌是什么意思啊(忌口是什么意思)(12)

总结:

“忌口”,原是为了治病,避免反复;随着人们日常饮食生活的体验,作为正常人在日常生活中同样需要注意饮食禁忌的问题。合理饮食能让我们生活得更健康。

我是@普照医生,更多中医问题可以关注我。

#把健康带回家##清风计划#

#快问中医##青云计划##健康真相官##健康##健康情报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