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使用焊机技巧(焊机操作指引)

新手使用焊机技巧(焊机操作指引)(1)

一、电弧焊的一般规定

1、焊接设备上的电机、电器、空压机等应按有关规定执行,并有完整的防护外壳,一、二次接线柱处应有保护罩。

2、现场使用的电焊机应设有可防雨、防潮、防晒的机棚,并备有消防用品。

3、焊接时,焊接和配合人员必须采取防止触电、高空坠落、瓦斯中毒和火灾等事故的安全措施。

4、严禁在运行中的压力管道、装有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和受力构件上进行焊接和切割。

5、焊接铜、铝、锌、锡、铅等有色金属时,必须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焊接人员应戴防毒面具或呼吸滤清器。

6、在容器内施焊时,必须采取以下措施:容器上必须有进、出风口并设置通风设备;容器内的照明电压不得超过12V,焊接时必须有人在场监护,严禁在已喷涂过的油漆或塑料的容器内焊接。

7、焊接预热焊件时,应设挡板隔离焊件发出的辐射热。

8、高空焊接或切割时,必须挂好安全带,焊件周围和下方应采取防火措施并有专人监护。

9、电焊线通过道路时,必须架高或穿入防护管内埋设在地下,如通过轨道时,必须从轨道下面穿过。

10、接地线及手把线都不得搭在易燃、易爆和带有热源的物品上,接地线不得接在管道、机床设备和建筑物金属构架或轨道上,接地电阻不大于4Ω。

11、雨天不得露天电焊。在潮湿地带作业时,操作人员应站在铺有绝缘物品的地方并穿好绝缘鞋。

12、长期停用的电焊机,使用时,须检查其绝缘电阻不得低于0.5MΩ,接线部分不得有腐蚀和受潮现象。

13、焊钳应与手把线连接牢固,不得用胳膊夹持焊钳。

14、清除焊渣时,面部应避开被清的焊缝。

15、在载荷运行中,焊接人员应经常检查电焊机的温升,如超过A级60°C、B级80°C时,必须停止运转并降温。

16、施焊现场的10m范围内,不得堆放氧气瓶、乙炔发生器、木材等易燃物。

17、作业后,清理场地、灭绝火种,切断电源,锁好电闸箱,消除焊料余热后,方可离开。

二、交流电焊机

1、应注意初、次级线,不可接错,输入电压必须符合电焊机的铭牌规定。

2、严禁接触初级线路的带电部分。

3、次级抽头连接铜板必须压紧,接线柱应有垫圈。

4、合闸前详细检查接线螺帽、螺栓及其他部件应无松动或损坏。

5、移动电焊机时,应切断电源,不得用拖拉电缆的方法移动焊机,如焊接中突然停电,应切断电源。

三、对焊机

1、对焊机应安置室内,并有可靠的接地(接零)。

2、如多台对焊机并列安装时,间距不得少于3m, 作业前,检查对焊机的压力机构应灵活,夹具应牢固,气、液压系统无泄漏,确认正常后,方可施焊。

3、焊接前,应根据所焊钢筋截面,调整二次电压,不得焊接超过对焊机规定直径的钢筋。 断路器的接触点、电极应定期光磨、二次电路全部连接螺栓应定期紧固。

4、冷却水温度不得超过40°C;排水量应根据温度调节。

5、焊接较长钢筋时,应设置托架。配合搬运钢筋的操作人员,在焊接时要注意防止火花烫伤。 闪光区应设挡板,焊接时无关人员不得入内。

6、冬季施工时,室内温度应不低于8°C。

7、作业后,放尽机内冷却水。

四、电渣压力焊机

1、焊机必须接地,以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对于焊接导线应可靠地绝缘。

2、焊工必须穿带防护衣具。施焊时焊工应立在干木垫或其他绝缘垫上。

3、焊接过程中,如焊机发生不正常响声,应立即进行检查。

4、焊机的的电源开关箱内装设电压表,以便于观察电压波动波动情况,如电源电压降大于5%,则不宜进行焊接。

5、宜采用BX2-100型焊接变压器。也可采用较小容量的同型号焊接变压器并联使用。

6、控制箱内应安装电压表,电源表和信号电铃,便于操作者控制焊接参数和正确掌握焊接通电时间。

五、电焊作业必须满足以下

规范要求

1、电工、焊工必须有相关的操作证,严禁无证操作。

2、开始作业前,检查所有的电缆、接头和焊把是否有损坏,将缺陷报告给上级主管。

3、进行电焊作业,焊工及所有该区域里的所有人员不得站在水里。所有人员必须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加以保护。

4 、不得使用绝缘损坏或芯子暴露的焊接电缆并且必须加以更换或修理,不得离焊把3米以内进行电缆铰接。

5、电焊设备应有正确的接地,所有连接应牢固。

6、不使用时,保持电焊设备处于关闭状态。

7、焊接作业必须进行适当的掩蔽,防止他人暴露在有害的强弧光线下。

8、不要将电缆横穿通道和楼梯,禁止将电缆设在水里。

9、电焊作业区域近旁应备有收集焊头、用过的砂轮片和较小残渣的桶或金属罐。

10、在进行焊接作业时必须保证适当通风。在不具备适当通风条件下,焊工及工作人员必须使用适当的呼吸保护设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