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历史的成语故事(三国成语故事釜中之鱼)

(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发生在刘备南逃之际,相关人物分别为刘备、曹操和关羽。原文如下:

三国历史的成语故事(三国成语故事釜中之鱼)(1)

却说玄德行近汉津,忽见后面尘头大起,鼓声连天,喊声震地。玄德曰:“前有大江,后有追兵,如之奈何?”急命赵云准备抵敌。曹操下令军中曰:“今刘备釜中之鱼,阱中之虎;若不就此时擒捉,如放鱼入海,纵虎归山矣。众将可努力向前。”众将领命,一个个奋威追赶。忽山坡后鼓声响处,一队军马飞出,大叫曰:“我在此等候多时了!”当头那员大将,手执青龙刀,坐下赤兔马,原来是关云长,去江夏借得军马一万,探知当阳长坂大战,特地从此路截出。曹操一见云长,即勒住马回顾众将曰:“又中诸葛亮之计也!”传令大军速退。

三国历史的成语故事(三国成语故事釜中之鱼)(2)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刘表之子刘琮投降曹操,刘备闻讯立即从樊城南下,准备逃往江陵。曹操命虎豹骑紧紧追赶,终于在长坂坡追上了刘备。张飞虽大闹长坂桥,暂时延缓了曹军的进攻,但曹操大军依然在汉津地区再次追上了刘备。刘备走投无路之际,关羽率领一万兵马及时赶到,刘备这才得以脱险。

三国历史的成语故事(三国成语故事釜中之鱼)(3)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便是文中曹操口中说出的“釜中之鱼”,意为在锅里游着的鱼。比喻不能久活。釜,古代炊具。

三国历史的成语故事(三国成语故事釜中之鱼)(4)

小说中所描述的刘备被曹军重创的情节,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据《三国志•曹仁传》记载:“(曹纯)从征荆州,追刘备于长坂,获其二女辎重,收其散卒。进降江陵。”而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也提到,在与虎豹骑的战斗中,刘备谋士徐庶的母亲被俘,导致徐庶离开刘备转投曹操。从这些记载都可以看出,刘备此役中的损失非常惨重。

三国历史的成语故事(三国成语故事釜中之鱼)(5)

至于说到关羽掩护刘备安全脱险,小说中的描述与历史记载有一定的区别。据《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先主斜趋汉津,适与羽船会,得济沔,遇表长子江夏太守琦众万余人,与俱到夏口。”而在《三国志•关羽传》中则说:“曹公追至当阳长阪,先主斜趣汉津,适与羽船相值,共至夏口。”从这两个记载可以看出,关羽的出现并非在刘备走投无路之际,而是在刘备改到汉津是恰巧遇上的。

三国历史的成语故事(三国成语故事釜中之鱼)(6)

上面提到,曹军以精锐的虎豹骑追击刘备,并在长坂坡一带重创刘备。那么,为何虎豹骑不趁胜追击,将刘备全歼呢?解释这一疑问的关键是《三国志•先主传》中的这段记载:“曹公以江陵有军实,恐先主据之,乃释辎重,轻军到襄阳。闻先主已过,曹公将精骑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及于当阳之长坂。”

三国历史的成语故事(三国成语故事釜中之鱼)(7)

再结合《三国志•曹仁传》中曹纯的行军与作战经过,曹操当初给曹纯下达的作战命令并不是要全歼刘备,而是要防止刘备占据荆州重镇江陵。因此,曹纯的虎豹骑在长坂重创刘备后,随即向江陵方向前进并占据该城。而刘备经此一役后,被迫改变原定路线,经汉津逃到了夏口。可以想象,如果当初曹操给曹纯的作战命令是全歼刘备,恐怕刘备就真的成了“釜中之鱼”。

参考书籍:《三国志》、《三国演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