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名家杜近芳是先生还是奶奶 京剧大师杜近芳

#创作挑战赛#

点击关注,每天都有名人故事感动您!

京剧名家杜近芳是先生还是奶奶 京剧大师杜近芳(1)

杜近芳与弟子窦晓璇

杜近芳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早年跟随王瑶卿、梅兰芳等大师学唱旦角。她扮相俊美,台风华贵,唱腔甜润、舒展大方,开创了风格鲜明、深受戏迷追捧的杜派。

从艺以来,杜近芳先后主演过《吕布与貂蝉》《柳荫记》《白蛇传》《谢瑶环》《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白毛女》《红色娘子军》《满江红》等众多经典剧目。

杜近芳因成功饰演京剧《白蛇传》中的“白娘子”,被国外誉为“东方皇后”。2004年,杜近芳荣获第三届造型表演艺术终身成就奖。

杜近芳的丈夫名叫吴葆桢,是北京协和医院的肿瘤专家,在国际医学界享有盛誉。

杜近芳与吴葆桢如何相识相爱?他们的恋情为何长达8年?两人牵手一生,恩爱一生,浪漫的婚姻中竟有泪水……

01

京剧名家杜近芳是先生还是奶奶 京剧大师杜近芳(2)

青年杜近芳

杜近芳有一个凄苦的童年,她不知道自己的生日,不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是谁,只知道自己出生于1932年。

据80年代的《解放日报》报道,杜近芳1932年冬天出生于河北省三河县,父母是贫困的手工业者,平时靠制作、贩卖豆纸为生。豆纸也叫“豆腐纸”,它廉价、粗糙,是上厕所用的。

因为父母此前生育多个子女,根本没能力抚养这条刚出生的小生命。出生没几天,亲生父母就将她卖给了在北平以唱京剧为生的陈喜光。

陈家是京剧世家,陈喜光唱京剧花脸、老生,他弟弟陈喜兴工老生。养父给杜近芳取名陈玉华,并教她学戏。然而陈家生活也不富裕,日子过得有上顿没下顿。

1944年陈喜光的嗓子坏了,无法再登台,家里失去了经济来源。在这种情况下,他只得将12岁的养女卖给了杜菊初。杜近芳这个名字,就是养父杜菊初起的。

京剧名家杜近芳是先生还是奶奶 京剧大师杜近芳(3)

王瑶卿

京剧名家杜近芳是先生还是奶奶 京剧大师杜近芳(4)

京剧“四大名旦”

杜菊初的谋生手段就是收养穷苦人家的孩子,让他们学戏。孩子们能登台演出了,杜菊初与孩子们四六分成,他拿六,孩子们拿四。

杜近芳聪明伶俐,喜爱京剧艺术,6岁就能登台了,但杜菊初只给她提供吃住,从没给杜近芳分过钱。

机缘巧合,1945年,杜近芳去王瑶卿家做客。王瑶卿在京剧界有着“通天教主”的美誉,他为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提供剧本,修改唱腔,将他们打造成了享誉梨园的“四大名旦”。

杜近芳意识到机会来了,决定跟王瑶卿学戏。她虽然年纪小,可胆子很大,见到王瑶卿后说:我进了您的门,就不想再出去了。

对方收徒极为挑剔,他上下打量杜近芳,觉得她身材、声音适合唱戏,便问:你念过书吗?她说:念不下去,台上等着我呢。

京剧名家杜近芳是先生还是奶奶 京剧大师杜近芳(5)

青年杜近芳

王瑶卿又问:你是学一时呢,还是学一世呢?杜近芳不假思索,语气坚定:我要学一世。王瑶卿非常高兴,朗声说:关山门!

就这样,杜近芳成了王瑶卿的亲传弟子,跟他一学就是4年,她学会了旦角的表演,及演唱的真谛。1949年,17岁的杜近芳自己组班在北京、上海、济南演唱京剧,并逐渐走红。

1949年冬天,杜近芳去上海演出。临行前王瑶卿交给她一封信:你到上海后将这封信交给畹华(梅兰芳,字畹华),让他收你为徒。

杜近芳“哇”的一声哭了起来:恩师,您不要我了吗?您不要我,我活不了,无法唱戏了,干脆就去上吊。

王瑶卿连声说:胡闹,胡闹,我是让他帮着我对你进行更好的培养。杜近芳的心这才踏实下来。

02

京剧名家杜近芳是先生还是奶奶 京剧大师杜近芳(6)

杜近芳与恩师梅兰芳

京剧名家杜近芳是先生还是奶奶 京剧大师杜近芳(7)

杜近芳《霸王别姬》剧照

正式拜梅兰芳为师后,杜近芳非常珍惜学习机会,她的唱念做打又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她发现梅兰芳演出《贵妃醉酒》和《霸王别姬》时,出场的脚步有区别。为了学好梅派,梅兰芳录像时,杜近芳在后台铺一件棉大衣,趴在地上细致观察、揣摩梅兰芳的脚步。

不仅如此,她总结出梅兰芳在台上表演生气时,一共有13种表现方式,杜近芳一一领悟,熟记于心。很快她成了梅派的台柱子。

1951年5月,杜近芳在北京搭档叶盛兰,表演传统京剧《吕布与貂蝉》大获成功。

她塑造的貂蝉娇艳温柔,华丽多姿,一些天津、沈阳的戏迷带着被褥专程赶到北京,只为一睹杜近芳的芳容。

京剧名家杜近芳是先生还是奶奶 京剧大师杜近芳(8)

杜近芳与李少春演出京剧《白毛女》

建国后京剧演员地位提高了,都成了文艺工作者,杜近芳也在这一年加入中国戏曲研究院京剧实验工作团(中国京剧院前身),成为一名国家演员。

杜近芳先后与叶盛兰、李少春、袁世海、李世霖等京剧名家搭戏,成长为梅派的代表人物。

伴随着蒸蒸日上的事业,杜近芳迎来了一场浪漫热烈的爱情。

1953年,杜近芳在北京表演京剧《柳荫记》,连演16场,场场观众爆满。其中一个名叫吴瑾光的小姑娘,天天来看戏,还跑到后台为杜近芳献花。

一来二去,两人熟悉起来。吴瑾光当时是北京大学化学系的学生,她告诉杜近芳,自己的爸爸、妈妈、哥哥都是京剧迷,并诚邀杜近芳到家中做客。

京剧名家杜近芳是先生还是奶奶 京剧大师杜近芳(9)

杜近芳《玉簪记》剧照

不久杜近芳来到了吴家,并见到了吴瑾光的哥哥吴葆桢。吴葆桢祖籍安徽歙县,比杜近芳大3岁,1929年出生于北京,后考入北京协和医学院,成为著名医学家林巧稚的学生。

吴葆桢从小就是京剧迷,祖父给的压岁钱,他全用来买了京剧唱片。

杜近芳突然造访,让吴葆桢激动不已。他擅长吹苏笛、拉京二胡,在妹妹吴瑾光提议下,吴葆桢用京二胡伴奏,杜近芳演唱了一段《周仁献嫂》,两人配合得天衣无缝、珠联璧合。

吴葆桢身高1.80米,五官俊朗,待人接物温文尔雅,杜近芳对他一见钟情。

同时吴葆桢也对杜近芳倾慕有加。他血液中澎湃着浪漫基因,杜近芳演出时,吴葆桢将剧场前三排的座位全部买下,并在上面摆放献花。他坐在居中的位置,欣赏杜近芳的表演。

京剧名家杜近芳是先生还是奶奶 京剧大师杜近芳(10)

杜近芳与吴葆桢

1955年,杜近芳与吴葆桢正式订婚。订婚前,杜近芳向吴葆桢提了一个条件:如果你想让我给你生好几个孩子,那就免谈,婚后最多生一个,我要将主要精力放在事业上。

吴葆桢事业心也很强,非常赞同杜近芳的意见,两人约定:功名不就,绝不成亲。

03

杜近芳从小学戏,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吴葆桢祖上在清朝为官,家学渊源,6岁时就会背诵《唐诗三百首》,他还精通英文、外国文学。

晚上没演出时,吴葆桢经常去杜近芳的住处帮她补习功课。场景通常是这样,他进屋后,杜近芳就点亮煤油灯,给吴葆桢沏一杯香茶。

他给杜近芳讲文化课,布置作业,杜近芳写作业时,吴葆桢就在一旁看医学杂志、记笔记。一盏昏黄的煤油灯,见证了两个有情男女的共同进步。

京剧名家杜近芳是先生还是奶奶 京剧大师杜近芳(11)

杜近芳与吴葆桢

一转眼到了1961年,杜近芳与吴葆桢已恋爱8年,仍然没有走进婚姻迹象。这可急坏了吴葆桢的恩师林巧稚,她瞅准机会,在周总理面前“告”了一状。后来在周总理的关心下,杜近芳与吴葆桢才将婚事提上了议事日程。

当时正值“三年困难时期”,他们没有大操大办。杜近芳从朋友那里借来6条恒大牌香烟,又买了6斤块糖,与吴葆桢在协和医院的礼堂举办了一场茶话会式的婚礼。

婚礼的司仪是李少春,证婚人是梅兰芳和林巧稚。这是一个浪漫、幸福、甜蜜的夜晚,杜近芳和吴葆桢铭记了整整一生。

或许是新婚带来了好运,或许是多年的准备与积淀使然。1962年,杜近芳与李少春主演的历史京剧《野猪林》,被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成彩色影片,由著名导演崔嵬执导。

京剧名家杜近芳是先生还是奶奶 京剧大师杜近芳(12)

杜近芳《野猪林》剧照

京剧名家杜近芳是先生还是奶奶 京剧大师杜近芳(13)

杜近芳、李少春《野猪林·长亭送别》剧照

该片公映后,在全国引起轰动,杜近芳的知名度进一步得到提升,全国的数千万戏迷一下子记住了她塑造的美丽、刚烈的“林娘子”。

同样是1961年,著名剧作家田汉看了杜近芳的演出后激情难耐,专门为她量身打造,创作出历史京剧《谢瑶环》。

该剧是根据陕西碗碗腔《女巡按》创作的,《谢瑶环》结构紧凑,唱腔优美,矛盾设置跌宕起伏,其中的《谢瑶环深宫九年整》《江南重把春色染》《奉圣命巡按这江南地面》等唱段韵味十足,百听不厌。

《谢瑶环》一经公演,立马抓住了戏迷的心,北京的长安大戏院外排起了数百米长的购票长龙。

京剧名家杜近芳是先生还是奶奶 京剧大师杜近芳(14)

《谢瑶环》 杜近芳 饰 谢瑶环

由于人太多,担心引发拥挤踩踏事故,售票方用粉笔在每人胳膊上划一道,理顺队伍。杜近芳在那个年代,成了家喻户晓,首屈一指的京剧名家。

婚后第二年,杜近芳诞下女儿吴香妹,宝宝的到来,让杜近芳和吴葆桢组成了一个圆满的三口之家。

女儿乖巧可爱,非常聪明,受母亲影响,吴香妹从小喜欢京剧艺术,小小年纪就与母亲同台演出。上世纪70年代,吴香妹的照片还登上了《人民画报》。

04

1971年,八一电影制片厂筹拍京剧电影《红色娘子军》,杜近芳应邀在片中饰演女一号“吴清华”。

京剧名家杜近芳是先生还是奶奶 京剧大师杜近芳(15)

京剧电影《红色女子军》剧照

京剧名家杜近芳是先生还是奶奶 京剧大师杜近芳(16)

杜近芳《红色娘子军》剧照

当时已有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女一号的艺术形象早已深入人心,杜近芳感受到巨大压力。

为塑造好“吴清华”,她远赴海南岛体验生活。杜近芳趴在在露水深重的草丛里练习打靶,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在农田里收割庄稼。如此一来,她与“吴清华”的艺术形象越来越贴近。

《红色娘子军》创作班底相当雄厚,李少春、叶盛兰、张君秋等名家在幕后进行唱腔、形体上的设计。他们与杜近芳反复推敲、磨合,将每句唱腔,每个唱词的发音都做了精当安排。

1972年,京剧电影《红色娘子军》在全国公映,引发万人空巷。杜近芳演唱的《永葆这战斗青春》《接过红旗肩上扛》《常青指路》等唱段,成为传唱不衰的经典唱段。

京剧名家杜近芳是先生还是奶奶 京剧大师杜近芳(17)

左起:刘长瑜、杜近芳、袁世海、钱浩梁、高玉倩

因是京剧名家,在特殊年代里杜近芳的应酬特别多,渐渐的杜近芳染上了酒瘾。吃一顿饭,她独自能喝一瓶茅台酒,或者喝一瓶二锅头。

参加完应酬,杜近芳过于激动,根本睡不着,只能服用安眠药。有时刚吃下安眠药,又有人接见,她只得靠喝咖啡、浓茶对抗药效。

刚开始,杜近芳每次吃一两片安眠药,到后来她每晚要吃十几片,甚至几十片才能睡四、五个小时。

丈夫是医生,见杜近芳整天过这样的生活,身体都被摧垮了非常心疼。他哽咽着劝杜近芳:为了我和女儿,你一定要珍惜身体,不能再这样践踏健康。

然而杜近芳被时代洪流所裹挟,根本停不下来。她双手抱头,痛苦地说:我也不想过这样的生活,可实在没办法呀!因为大剂量服用安眠药,她白天大脑昏昏沉沉。

京剧名家杜近芳是先生还是奶奶 京剧大师杜近芳(18)

杜近芳《白蛇传》剧照

京剧名家杜近芳是先生还是奶奶 京剧大师杜近芳(19)

《白蛇传 ·断桥》杜近芳(中)饰演白素贞,叶盛兰(右)饰演许仙,吴素英(左)饰演小青

一次大夫问她:一根冰棍3分钱,你用一毛五分钱能买几根?杜近芳算了好一阵,也算不出来。

1976年,春风拂过万里河山,特殊年代终于结束了。杜近芳决心以全新面貌迎接新时代,不久她住进医院。经过3个月系统治疗,杜近芳积极配合医生,凭借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终于将酒瘾、药瘾克服了。

吴葆桢接杜近芳出院那天,夫妻俩都洒下了激动的泪水。

自结婚以来,杜近芳一直称丈夫“小哥”,吴葆桢喊她“好妹”,两人互敬互谅,互帮互爱,同事、邻居从没见他们红过脸。

杜近芳有演出时,丈夫就在家给她做饭,等她回来一起吃。要是没有演出,杜近芳就系上围裙,给丈夫烧菜。

京剧名家杜近芳是先生还是奶奶 京剧大师杜近芳(20)

吴葆桢(右)与同事、中国工程院院士郎景和

他们家里有一个宽大的写字台,晚上杜近芳在一旁绘画,保持艺术的敏感力;吴葆桢则在另一旁用英文打字机撰写医学论文。

每次吴葆桢临出门,杜近芳总要拿起梳子将“小哥”的头发梳得整整齐齐;吴葆桢也对自己的“好妹”呵护有加,他总是将妻子的皮鞋擦得干干净净。

杜近芳出差演出,都是吴葆桢帮她把行李箱整理得整洁有序。

05

杜近芳以为自己和丈夫会一直这样恩爱下去,直到耄耋之年,直到人生终点。然而上天没有给她这个机会。

1991年秋天,吴葆桢被查出了肺癌,杜近芳一颗心碎了。住院期间,杜近芳与丈夫的一个助手轮流在医院照顾吴葆桢。

京剧名家杜近芳是先生还是奶奶 京剧大师杜近芳(21)

杜近芳

杜近芳晚上在医院陪床,白天还给丈夫做3顿饭,尽可能满足丈夫的一切愿望。

吴葆桢后来整天咳血、发烧,整个人迅速消瘦。看着丈夫痛苦的样子,杜近芳一次次将头扭到一边,任泪水打湿衣襟。

1992年3月3日上午9时,吴葆桢带着对妻子的感激与眷恋,永远闭上了双眼,年仅62岁。

自己深爱的“小哥”走了,杜近芳感觉整个世界都空了。那时她在家里练功、写书法、带弟子学戏,将生活填得满满的,不敢有丝毫空闲。否则她就会想丈夫,就会泪流满面。

京剧名家杜近芳是先生还是奶奶 京剧大师杜近芳(22)

杜近芳

最终在女儿、亲友的陪伴和关心下,杜近芳用了两年多时间才摆脱丧偶之痛。

丈夫去世时,杜近芳才60岁,有好心人劝她:儿女满堂不如半路夫妻,希望她再往前走一步。

杜近芳一律婉拒了,因为她的心房有限,只能装自己的“小哥”,再也容不下第二位异性。

“四大名旦”在舞台上都是以男性表现女性,而杜近芳博采众长,以女性表现女性,她吐字清晰,音色甜美、圆润清醇,开创了特色鲜明的杜派,深受戏迷喜爱。

京剧名家杜近芳是先生还是奶奶 京剧大师杜近芳(23)

杜近芳与弟子丁晓君

步入老年后,为弘扬国粹艺术,杜近芳先后将李国静、丁晓君、窦晓璇等人收为亲传弟子。看到杜派艺术后继有人,杜近芳感到格外欣慰。

从艺数十年,杜近芳整天想得最多的仍是京剧。

她平时出门最爱穿4个兜的导演马甲。她在左下口袋里装着《新华字典》,右下口袋里装记事本和笔,右上口袋里装《度曲须知》,左上口袋装的是《韵书》,这样杜近芳随时随地就可以研究、发展京剧艺术。

杜近芳生活十分精致,因为有着深厚的美术功底,她可以自行设计、裁剪13种样式各异的袖口。杜近芳将家布置得整洁温馨,客厅、卧室、阳台草木葳蕤,书柜里的书籍永远摆得整齐有序。

杜近芳的女儿吴香妹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不过后来她没有继续从事京剧艺术,而是远嫁意大利,过起了与母亲截然不同的生活。

京剧名家杜近芳是先生还是奶奶 京剧大师杜近芳(24)

杜近芳与弟子赵澜

京剧名家杜近芳是先生还是奶奶 京剧大师杜近芳(25)

杜近芳

虽然女儿不在身边,但杜近芳并不孤单,有众多弟子相伴,有心心念念的京剧表演事业,她的生活很充实。人到晚年的她乐观大度,淡看生死。

她曾对身边人说,我真到了那一天,你们也不要难过,那是我去找心爱的小哥了,他走了那么久,肯定也会想好妹。

2021年4月17日,杜近芳因脏器衰竭在北京病逝,享年89岁。走时她的面容很慈祥,嘴角挂着浅浅的笑,我们有理由相信,那是好妹与小哥在天堂里相会了。

京剧大师杜近芳虽然走了,但她的众多经典唱腔,她的音容笑貌,永远刻在了千千万万戏迷心中!

-EDN-

原创不易,敬请点赞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