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板鸭制作过程(信阳市2022年度优秀非遗实践案例⑦商城)

  日前,信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发布信阳市2022年度优秀非遗实践案例,《固始:老缸窑焕发新生命》《罗山:土陶焕发新生命》《淮滨:泥塑助力乡村振兴》等十二个案例上榜。

  据了解,2022年,信阳市深入贯彻落实关于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守和实践《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精神,政府和社会尊重传承人群的主体地位,在“连接现代生活 展现迷人光彩”方面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全市各县区各部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深入开展了探索实践,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实施保护措施,扩大了传承人群,增强了项目的传承活力,促进了非遗项目融入现代生活,助力乡村振兴。

商城:豫佑板鸭制作技艺再显辉煌

南京板鸭制作过程(信阳市2022年度优秀非遗实践案例⑦商城)(1)

  商城民间有养鸭的传统,板鸭制作技艺的历史悠久。豫佑丰集板鸭是其中的卓越的代表。豫佑丰集板鸭传承人以当地土生土长的散养稻田麻鸭为原料,制作成原生态腌腊板鸭,分为腊板鸭和春板鸭两种。丰集板鸭制作技艺的每一道工序都是研究传统食品工艺的重要参照依据,十八道工序,均有科学性,是丰集人引以为豪的文化地标,是前辈们杰出创造力和工匠精神的一种延续。

  近年来,传统熏陶的板鸭制作技艺能手相继谢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外出务工,留守在家的有能力的人才严重缺乏,加之传统手工板鸭制作耗时、耗工耗力,在制作工序上虽进行了创新,在传授该技艺培训时当代青年人多不愿承接学习,承接这一传统技艺的人越来越少,呈现断层趋势。截止2020年年底,能娴熟掌握该技艺的传承人不足30人,且年龄多在60岁以上,丰集板鸭制作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

  信阳豫佑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弘扬传统技艺,建立生产厂房,规模化统一加工制作,统一销售,保障合作养殖农户、经销代理商利益最大化。互联网“下乡”,商城豫佑丰集板鸭等土特产“上线”,利用农产品电商平台开展促销活动;打造直播体系,购买直播设备,招人才,已成功通过抖音、淘宝平台认证并已上架主打产品。公司结合当地实际发展,项目采取“公司 农户 基地”的运作模式,分时间分批次将鸭苗投放给当地贫困农户,再保价收购农户饲养的稻田鸭,间接带动了一部分贫困户加快脱贫步伐。2019年以来,豫佑丰集板鸭销售30余万只,为当地1000余户乡亲带来近1000万元经济收入。(来源:信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