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璟诗词大全(细雨梦回鸡塞远)

摊破浣溪沙 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宋璟诗词大全(细雨梦回鸡塞远)(1)

译文:荷花落尽,荷香消散,翠叶凋残。阵阵西风从绿波间袭来阵阵寒气,使人愁绪满怀。美丽的荷花和正值青春韶华的赏荷少妇一起变得憔悴了,哪里还忍心再看呢?

细雨淅沥沥的深夜,青春韶华的少妇梦见与正在遥远边塞服役的丈夫(夫妻久别重逢是多么幸福啊,但恼人的雨滴声却中断了少妇的美梦),美梦醒来,点点滴滴的雨声使独处的少妇才清醒地知道丈夫还在遥远的边塞服役的残酷现实。(独宿高迥)小楼的少妇在深夜长吋间地吹奏着精美的笙箫,周身充满了凄清寒意。想起与征夫的美好从前,不觉泪珠飘落,含泪独倚栏干,心中涌出无边的幽怨。

宋璟诗词大全(细雨梦回鸡塞远)(2)

浅赏:这是一篇秋深怀人之词。上片写秋深,重在写景。并写青春少妇与深秋荷花荷叶一同憔悴,饱含无限忧愁与伤感。下片写少妇在梦醒前后怀念远方征夫,重在抒情。写景从西风残荷的画面写起,以韶光憔悴在加重,更见秋景之不堪。

首句“菡萏香销翠叶残”,所用名词及述语,便传达出了一种深微的感受。本来“菡萏就是“荷花”,也就是“莲花”,后二者较为浅近通俗,而“菡萏”则有一种庄严珍贵之感。“翠叶”,也就是“荷叶”,而“翠叶”之“翠”则既有翠色之意,而又使人联想及翡翠及翠玉等珍贵之名物,也同样传达出一种珍美之感。此句若改成“荷瓣香销荷叶残”,则感受全非,原来通俗与典雅的距离既是如此之近,又是如此之远啊!由此可见遣词造句的困难与不易。

“西风愁起绿波间”,是写珍美之生命所处的充满萧瑟摧伤的环境。“西风”写秋季肃杀凄清之感,“愁起绿波间”,传达出一种惊心动魄的悲哀忧惧之感。韶光憔悴,容华易逝,因此“不堪看”三字,传达出词人无限深重的悲哀与感慨。

宋璟诗词大全(细雨梦回鸡塞远)(3)

写人从思妇雨夜怀人写起,“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细雨淅沥之夜独居少妇梦回而感鸡塞(鸡鹿塞的省称,在陕西横山县西,这里代指遥远的边塞)征夫之遥远,起身拿起嵌玉笙箫彻夜吹奏,犹觉寒意。倚栏更见凄凉。环境如此凄清,人事如此悲凉,不能不使人潸然泪下,满怀忧怨与伤感。“倚栏干”一句,写物写人更写情,好像一幅工笔画,在画中,美丽而憔悴的少妇脉脉含情。细细品来,真是语已尽而意无穷啊!

宋璟诗词大全(细雨梦回鸡塞远)(4)

《全唐五代词》李廷机评论此词是“字字佳,含秋思极妙”。相传北宋时,有一天,王安石和黄庭坚在一起谈论南唐词,王问黄庭坚,南唐最好的词是哪一句,黄脱口而出:当然是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王安石摇摇头否定,说“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才是南唐最好的词句。

“菡萏香消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两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极为激赏,以为有“美人迟暮”(意思是美人到了晚年,含有惋惜伤感之意)的感慨。依我看来,这首词既是名篇,又有名句,确实是词中超一流佳作,所以,我在三十年前就已背诵下来,至今不曾忘记。我尊敬的朋友,您喜欢这首词吗?如果您是第一次读此词,建议您可以试一试背下来,不为别的,只因为这是一首词美句美意境美画面美的顶流佳作,绝妙好词。也许您早就背诵下来了吧。

宋璟诗词大全(细雨梦回鸡塞远)(5)

好了,夜深一点了,写得够多了。亲爱的朋友,您喜欢这首词吗?您同意王安石和王国维等名家的评论吗?您喜欢我的赏评文章吗?如果您喜欢古典诗词的赏评之文,敬请您关注我的下一篇文章《五诗人高咏大雁塔,谁能夺魁?》。亲爱的朋友,祝您身体健康,爱情美满,永远称心如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