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棋类单机游戏背景(二战卡通风格游戏设定却类似著名兵棋)

最近出现了一款新的二战题材策略游戏名叫《第二战场》(Second Front),游戏是卡通画风没错,不过无论中外的严肃兵棋推演爱好者接触之后都惊奇地发现,这款回合制游戏居然在设定方面与著名兵棋推演游戏《高级班长》(ASL)有点像。

为什么这么说?

也许你压根不用进入游戏,进入游戏内置的兵种单位浏览界面就能发觉出来。

战棋类单机游戏背景(二战卡通风格游戏设定却类似著名兵棋)(1)

兵种浏览

乍一看,平平无奇,而且还是卡通画风,甚至给人一种《坦克世界》和《战争雷霆》卡通版的错觉。

两个单位并列出来,是为了比较性能,下方是部署点数的筛选,切换一下,是根据兵种出现年代进行筛选。

比如你在1941年,就只能看到德军的三号坦克和四号坦克的短管主炮型号,还有苏联的T-28,BT快速坦克等等。

这好像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当然有些策略游戏其实也是做不到的。

不过左下角从上到下的那排按钮就暗藏着玄机,从上到下依次为:

开/关坦克舱盖、主炮上下俯仰、炮塔转动、有/无搭载兵以及单位转动。

很多军事策略游戏中可没有做出开关坦克舱盖的设定,至于搭载兵的设定,有的游戏还是没有,有的硬核游戏可是经历了多次大版本更新才加上去的。

这些功能不仅仅是在作战兵种浏览界面供玩家观赏,而是影响了游戏的作战结果判定。

比如:

坦克和装甲车不同的移动方式对速度有影响,对目标的发现概率也有影响。

坦克和装甲车开关舱盖对视野、行驶速度还有车顶机枪的使用都有影响。

当然,《第二战场》的交火判定风格也类似,比较复杂,比如上图中上方的那种兵种设定放大来看,就能发现它和许多策略类游戏是不一样的。

战棋类单机游戏背景(二战卡通风格游戏设定却类似著名兵棋)(2)

兵种设定

比如装甲的防御分为炮塔和车身两部分,每一类都分为前方装甲、侧面装甲和后方装甲。

机枪分为车顶机枪、航向机枪和同轴机枪。

主炮的开火设定在这张规则图里并不明显,其实还有设定更详细的规则,如下:

战棋类单机游戏背景(二战卡通风格游戏设定却类似著名兵棋)(3)

开火规则

武器本身的剩余弹药自不必说,还有命中几率、主炮故障率,装填概率(卡弹?)、穿甲概率、毁伤概率。

目标本身的类型、装甲类型还有目标大小也是开火效果计算的因素。

另外,还可以选择使用榴弹进行压制射击,又或者只射击步兵目标。

开火后的效果也分为许多种,如下:

未命中、彻底摧毁车身/炮塔、车身/炮塔起火、无法移动、炮塔/全车失能、炮塔成员震撼、跳弹、坦克兵/搭载兵幸存、变为障碍、被完整缴获。

步兵单位的行动方式分为:奔跑、行走和爬行。

比较有意思的是,步兵两回合才能奔跑一次,这是一种简单计算步兵体力的方式吗?

建筑物和少数策略游戏一样,是分层争夺的。

战棋类单机游戏背景(二战卡通风格游戏设定却类似著名兵棋)(4)

建筑物分楼层

系统配置要求很低。

最低配置:

操作系统: Windows 7(32位)或以上

处理器:英特尔或AMD,双核及以上

内存: 4G内存及以上

显卡: 2G显存及以上

DirectX 版本: 11及以上

存储空间: 2 GB 可用空间

声卡: Direct X兼容

推荐配置:

操作系统: Windows 10(64位)及以上

处理器:英特尔或AMD,双核及以上

内存: 4G内存及以上

显卡: 英伟达或AMD,4G显存及以上

DirectX 版本: 11及以上

存储空间: 4 GB 可用空间

声卡: Direct X兼容

游戏自带48个场景,40种以上的步兵和216种以上的坦克、车辆和各种火炮。

有沙盒模式,也能使用地图编辑器和Steam创意工坊交流额外的二战场景。

目前有三个阵营:德军、美军和苏军。

这个游戏的美术风格看起来有点像另外一款二战题材游戏《黄铜旅》,不过《黄铜旅》是一款单人制作的娱乐性射击游戏,而《第二战场》是回合制的策略游戏。

当然,《黄铜旅》的设定没有那么复杂。

似乎制作组的意图是,不要特别在意画面,重点是其中作战规则和历史考证。

战棋类单机游戏背景(二战卡通风格游戏设定却类似著名兵棋)(5)

不过,同一个发行方制作的《特混舰队司令官》,《海上力量:导弹时代的海战》看起来是既要拟真模拟,又要画面出色,但这也是这两作的制作周期太长的原因之一吧。

#创作挑战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