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锅台地锅鸡调料秘制配方(附自制地锅香料粉)

第一种地锅鸡的做法:

一、详细介绍

地锅鸡是一道汉族名菜,地锅菜起源于苏北和鲁南交界处的微山湖地区。以前,在微山湖上作息的渔民,因船上条件所限,往往取一小泥炉,炉上坐一口铁锅,下面支几块干柴生火,然后按家常的做法煮上一锅菜,锅边还要贴满面饼,于是便产生了这种饭菜合一的烹调方法。

地锅菜的汤汁较少,口味鲜醇,饼借菜味,菜借饼香,具有软滑与干香并存的特点。如今,有厨师将传统地锅菜的制法加以改良,从而推出了地锅鸡、地锅鱼、地锅牛肉、地锅三鲜、地锅豆腐、地锅龙虾等地锅佳肴。

大锅台地锅鸡调料秘制配方(附自制地锅香料粉)(1)

二、原料:

大锅台地锅鸡调料秘制配方(附自制地锅香料粉)(2)

第二种地锅鸡的做法:

介绍:地锅原是苏北徐州、鲁南地区流传甚广的一种民间名吃,近年来在华中、华北地区颇为旺销。地锅菜的汤汁较少,口味鲜醇,饼借菜味,菜借饼香,具有软滑与干香并存的特点。

如今,有厨师将传统地锅菜的制法加以改良,从而推出了地锅豆腐、地锅鱼、地锅牛肉等地锅佳肴。

原料:三黄鸡600克(也可用本地农家饲养的小公鸡)

调料:大豆油100克,地锅香料18克,地锅酱料30克,姜片15克、蒜子25克,高汤700克,料酒15克,老抽2克,精盐、味精、鸡精各5克,味达美酱油8克。

面饼料:面粉100克、玉米粉80克,鸡蛋2个,精盐、味精各2克。

地锅香料配比:八角、花椒、小茴香各6克。

地锅酱料:稀辣酱30克(稀辣酱又叫稀辣面,为苏北鲁南一带特产,是鲜红辣椒用磨磨碎后,加盐腌制的一种鲜辣微酸的调味品。市场有售,如购买不到,可用本地辣椒酱代替)。

制作方法:

(1)三黄鸡治净,斩成块备用。

(2)面粉、玉米粉纳盆磕入鸡蛋加精盐、味精,接着掺入适量清水揉成软硬适中的面团。随后把面团下成每个30克重的剂子(约6个),团成团用清水略浸泡备用。

(3)起锅放大豆油烧至四成热,爆香姜片、蒜子,然后下入香料、酱料炒香,倒入鸡块,烹料酒煸炒至水分将干时添入高汤,下老抽调色,再调入精盐、味精、鸡精、味达美酱油烧开。

(4)将面团放入手掌中搓成牛舌状或四方形,制成薄饼贴在锅边上,用小火加盖焖至汤汁浓稠、鸡块熟软、面饼熟透时随配酒精炉上桌即成。

另注:

1、烹调中也可根据顾客要求加入土豆、青椒等配料,以丰富口味。

2、锅贴饼可用玉米粉、面粉制作饼子,色泽金黄,饼底酥香口味纯正。也可不加玉米粉。用面粉、温水、鸡蛋、盐和成面团,饧发片刻即可使用,饼子底皮金黄,呈现半透明状。

特点:

农家风味突出,鸡肉筋香,酱香味浓郁。这道菜是招牌菜,虽然在选料上不起眼,不是非常新颖的原料,但口味都有创新,拿捏准确,客人吃后能留下深刻印象,畅销就是很自然的了。

第三种地锅鸡的做法:

创新点:

大锅台地锅鸡调料秘制配方(附自制地锅香料粉)(3)

大锅台地锅鸡调料秘制配方(附自制地锅香料粉)(4)

此菜是由客人去鸡栏里挑选活鸡,现场宰杀现场制作,而且是用灶台、柴火炖制,一锅炖一只,保证口味。以前炖鸡一般都放木耳或者香菇、土豆等,而这道菜用的是油炸腐竹。一般店里的炖鸡多是咸香味,现在加了辣妹子酱和很多干辣椒段,做成猛辣和微辣两种类型,风味独特,类似湘菜的口味,香滑开胃不油腻,这是吸引客人的重要一点。

原料:

农家柴鸡(选用毛重3斤的)1250克,干腐竹100克,鲜豆角100克,红杭椒30克,大蒜50克,大姜20克,大葱15克,花椒20克,干辣椒段50克。

调料:

自制酱料150克,盐8克,味精10克,猪油、色拉油各75克,高汤1千克。

自制酱料配比:

黄豆酱100克,辣妹子酱20克,海鲜酱15克,蚝油3克,黑胡椒粉5克。

地锅馍的制做方法:

将200克面粉、5克发酵粉加入适量的水和成面团,发好后揉匀,搓成条,切成小块,放入电饼铛中煎成金黄色,也可以放入蒸笼蒸熟。

此文仅一家之言,如果您对(地锅、地锅鸡及地锅菜品)感兴趣,如果您有不同意见或更高见解请务必联系我们 ,请微信关注公众号【餐创大课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