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女作家白薇的诗歌,民国美女作家白薇

如同历史上苦情的董鄂妃,女诗人鱼玄机,白薇的一生也成了不可复制的悲剧。

作为曾被鲁迅力捧的“仙女”,她最终留下的不过是一沓又一沓不引人注目的文学。“生无爱,爱无果,死无墓”,白薇在绝望之中用九个字概括了自己平平无奇的一生。

和董鄂妃以及鱼玄机不同的是,即使被婆婆咬断脚筋,白薇仍坚强地活到了94岁,后半生被毛泽东接见,为自己修行。

民国女作家白薇的诗歌,民国美女作家白薇(1)

白薇

这位民国颇受欢迎的女作家,一生才华横溢,为何却谱写了悲剧的乐谱?她经历了什么?

被鲁迅“格外关照”的才女

如同名字一样,白薇的性格温婉独特,在出落成亭亭玉立的文学家之前,她美丽且知性的气质便吸引了诸多文人志士。鲁迅第一次见到白薇本人,便亲切地把她称呼为“仙女”,这是对她的最高赞扬。

上世纪30年代,鲁迅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在文坛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凡是被他力捧的作家,都名扬海外,萧红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受到鲁迅的关注后,叛逆的白薇在一则照片中的面庞上写满了静谧与甜美,她没想到今后的文学生涯,会因为鲁迅先生而变得不一样,这是她打开文坛大门再合适不过的机会。

民国女作家白薇的诗歌,民国美女作家白薇(2)

鲁迅

1918年,白薇考入了日本一所女子师范院校。那时候的她虽然只有26岁,但对文学注入的心血却远远超过年龄上的认知。

除了精心研习专业方向之外,白薇还兼修历史、心理以及教育学,尝试从不同领域取得新的卓越成就。在亲身感受过封建迷信带来的压迫后,她和鲁迅先生一样,为唤醒国人思想,用笔尖上的智慧替那些深受资本侵蚀的人打抱不平。

1922年,白薇创作了舞台剧,她的才华横溢被鲁迅先生看到了,鲁迅邀请白薇在自己主编的文刊上发表了新作品《苏斐》,这让白薇受宠若惊。

随后两年时间里,白薇没有选择继续留在日本深造,而是回到祖国,同鲁迅先生一同放眼于大革命的进行上。

民国女作家白薇的诗歌,民国美女作家白薇(3)

白薇不骄不躁,日益精进的文笔得到鲁迅先生的赏识,鲁迅时不时会对她未出炉的新作品指点一二。也许正是鲁迅先生源源不断的支持和鼓励,白薇才有勇气创作出《打出幽灵塔》这样的优秀作品,敢于抨击封建思想,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除此之外,作为“左翼作家联盟”的早期成员,白薇还独创幕剧,将痛斥帝国主义的思想搬上了新屏幕,前后愤然提笔写下了《革命神受难》、《敌同志》、《火信》等作品,在当时红极一时。

即使到了生命的晚年,白薇仍不忘创作,她积极宣传抗日活动,担任《新华日报》特约记者,写下诗歌、小说等作品,耐人寻味。六十余年的创作生涯,白薇的事业是相当成功的。

民国女作家白薇的诗歌,民国美女作家白薇(4)

白薇

然而,这本该是白薇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却因为一次又一次错误的选择,她不得不面临一些苦难和考验。在婚姻上,她体验的不再是文学工作中的美好,只有辛酸和凉薄的痛苦。

包办婚姻,白薇令人窒息的原生家庭

白薇人生中的第一次不幸,源于她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父亲。1893年,白薇出生在湖南一个普通的家庭中,本名叫黄彰。没有光鲜亮丽的身世,也不是土生土长的大家闺秀,白薇的童年一直被父亲循规蹈矩的做事方式包围。

尽管白薇的父亲参加过1911年的民主革命,是外人眼中优秀的书生,但是对于女儿白薇的管理上,他的思想离不开“童养媳”三个字。

家里的书籍汗牛充栋,推开书房的那扇门,游荡书海之间的恬静扑面而来,白薇却从未享受过这里,她幻想中的文学瞬间模糊,被父亲的思想揉碎。

民国女作家白薇的诗歌,民国美女作家白薇(5)

“女孩子就应该嫁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给你安排的终究是最好的”

父亲常常对白薇说起,要强行将她送去当童养媳。哭了喊了闹了都没用,她能唤起笔下每一个可怜形象的心灵,唯独唤不起父亲的怜悯之心。

原生家庭的窒息不局限于此。除了文学外,白薇最向往的生活,便是能看着窗外将一切美好都记录在画板上,而这一切父亲从不允许。

如若有人上门提亲,被问到读过什么书,父亲要求白薇不透露半个字,只让她去学女工,提前适应婚后的生活,为男人做好份内事。

随后,父亲自作主张地为女儿选择了一门亲事。他口中的好人家,不过是一个寡妇的儿子。还没了解对方的家世背景,便自私地将女儿嫁了出去。

民国女作家白薇的诗歌,民国美女作家白薇(6)

白薇(右)

因为担心白薇会反抗,父亲干脆将女儿禁足在不见天日的柴房中,直到结婚那一日,也没有任何感情上的寒暄。认命的白薇原本以为婚姻也是一种解脱,可对方却没她想象的那么简单。

婆婆是寡妇,在当地出了名的凶悍。外人时常调侃她“克夫”,她就揣着一把斧头追了上去,行为特别彪悍。看到比自己可怜百倍的女人,她不择手段地去欺凌,只为寻找婚姻不幸后的一丝优越和存在感。

白薇嫁过来后,婆婆多次对她拳打脚踢,白薇越是反抗,她便越寻些工具逼迫白薇妥协,同自己的儿子一起,咬断白薇的脚筋。

父亲哪关心过女儿白薇的死活,在期待家人的关心一次次失望后,白薇能做的只有自救。趁着婆婆不在家,她跳进河中避难,在水中不敢出声。

民国女作家白薇的诗歌,民国美女作家白薇(7)

七八个小时后,白薇才敢从水中游出来,终于摆脱了包办婚姻,迎来了重生。来到东京求学的白薇,和家里彻底断了联系,她一边打工一边求学,忍受着身体的悲痛,度过了漫长艰辛的岁月。就在白薇以为未来一切都会朝着美好发展时,她迎来了人生的第二重考验。

诗人杨骚,为爱疯狂是一切不幸的开始

白薇人生中的第二次不幸,源于她自身沉醉于爱情的谎言。那是1924年的春天,在经历了千疮百孔不被疼爱的伤心事后,她遇上了命中注定耗尽自己心血的人。

东京可以让她重生,也同样可以让她不幸。杨骚比白薇小了整整六岁,遇到白薇时,杨骚正处于失恋阶段。他将自身的悲剧说给白薇听,落了一身毛病的白薇,还不来不及自愈,便急着安慰凄凉的杨骚。

也许“不幸的人生各有各的不幸”,长此以往后,阳光开朗的杨骚引起了白薇的注意。

民国女作家白薇的诗歌,民国美女作家白薇(8)

白薇和杨骚

白薇鼓起勇气和杨骚表白,二人的爱情轰轰烈烈,轰动了整个校园。但这份美好来得快也去得快,分分合合成了白薇和杨骚的常态。

“爱一个人,也许是绵长的痛苦,但对方给的欢乐,却值得刻骨铭心”,这便是白薇的内心戏。除了和白薇接触外,杨骚也会观察别的优秀女子,寻花问柳更是家常便饭,付出精力和爱意最多的白薇,早已成了这场感情的失败者。

为了同杨骚结婚,她开始联络许久未见的家人,冒着被父亲责怪打骂再发配到原婆婆家的风险,请求父亲的原谅,商量和杨骚的事情。

可谁知,原先和白薇约定好的杨骚,不仅不辞而别,还同其他人纠缠不清,为躲避白薇回到了自己老家。知道杨骚身无分文穷困潦倒时,已经在文学界小有名气的白薇卖掉了自己的作品为他寄钱,但这换不来杨骚心软,始终不愿意见她一面。

民国女作家白薇的诗歌,民国美女作家白薇(9)

白薇

即使被爱情伤过无数次,为了和杨骚重逢,白薇不惜在香港偷别人的盘缠,将身上所有值钱的物品典卖。她将一门心思放在杨骚身上,完全忘记了即将发刊的作品。

为杨骚而活的时候,白薇没有一天是不快乐的。她将自己对杨骚的爱整理成了书籍,卖给了出版社大肆宣扬。没了杨骚的日子,让白薇的身体垮了。随后几年时间,白薇靠着药物度日如年,杨骚始终未出现过。

1938年,白薇对没有结果的恋爱终于释怀了,可杨骚却再三打听她的地址,去了一封信。信中满是文绉绉的句子,听了让人肉麻。

深受情感毒害的白薇,拒绝同杨骚再回到东京的时光。白薇对杨骚的爱意虽坚定,心智却反复无常。而杨骚在得不到任何回应后,果断答应了追求自己的文学女青年,过着如意的生活。

民国女作家白薇的诗歌,民国美女作家白薇(10)

杨骚

白薇原本可以有更完美的后半生,到头来却还是栽倒在了一个男人身上。只不过这次没有人逼她,是她自己选择的。为了不值得的人耗尽一生,即使看到负心汉的真面目,一切已物是人非。

与爱决裂,白薇在思想和政治上从未倒下

杨骚原本是白薇眼中最纯洁的文人,在她看来,杨骚一切想爬上上层的梦想,都不属于人性本恶的范畴。被爱蒙蔽双眼的白薇,即使杨骚多次暴露出自私自利的一面,她也从未察觉。

不择手段破坏白薇的工作,依靠白薇的作品趁机赚钱,在日记中将白薇描述成社会底层女性,杨骚从未在情感上平等地尊重过她。

这也不难理解,白薇为何没有选择恋爱结婚。她虽不是一眼惊艳的美人,却出落的亭亭玉立,落落大方。追求她的人不在少数,正因为心中期待的爱情在杨骚这里来了一次反差,她不敢选择再动心了。

民国女作家白薇的诗歌,民国美女作家白薇(11)

白薇

和从前判若两人,离开杨骚后的白薇变成了悲观无望、自我放逐的女人。她一点一点拾回在文学作品上的成就感,去到了北大荒工作。她用笔墨对叛逆进行无情挞伐,歌颂我党领导的革命运动,即使抱病也不忘奋笔题书,写下敌人的种种罪行。

也许只有让自己忙碌起来,白薇才能掩盖为爱执着的悲观命运。后来经过组织考虑,白薇又被安排到郭沫若的手下工作。

武汉沦陷时,在知道重庆生活条件艰辛的情况下,白薇没有丝毫犹豫,接到命令后便动身前往。她抨击战争的文字一针见血,深受记者喜欢。

民国女作家白薇的诗歌,民国美女作家白薇(12)

1945年,出于国内政治形势上的需求,毛泽东前往重庆谈判。这一程,毛主席亲自接见了白薇。她和毛泽东是老乡,见面后觉得分外亲切。

毛泽东握住白薇的手说道:“我时常记起你,你是我们湖南的女作家。”毛泽东感谢她为家乡贡献出的一份力量,虽然文字无声无息,却承载和寄托着对国内的关注。政治和思想上都没有倒下的白薇,用自己的行动让毛泽东引以为荣。

白薇本人和她的文字一样有温度有力量,父亲去世时,她回老家奔丧,不计较家庭过往操办后事。后半生的她,选择自我放逐,先是在老家成立了一所中学,大力发展教育事业,随后又加入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中,不畏牺牲。

民国女作家白薇的诗歌,民国美女作家白薇(13)

白薇前后被派往多个地点工作,在年纪渐长时主动申请去往新疆工作,时不时去往刚刚开辟的农场做研究,过得十分充实。

晚年时期的白薇,虽孤身一人,居住在陈旧不起眼的老房子中,但她对爱情至高无上的追求以及崇高的爱国情怀,始终让后人铭记。

小结:

1985年,白薇的作品在湖南出版社出版。两年后,她孤苦无依地结束了自己平凡悲剧的一生。为了纪念她对文学的贡献,老家用“白薇”命名,建起了文化广场。

有人嘲笑白薇为爱失去理智,也有人惋惜一代才女的香消玉殒,碍于时代所迫,这位才貌双全的奇女子,终究活成了历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