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旅游产业发展历史(乡村振兴监利毛市镇陈赵村)

来源:【荆州日报】

既有小桥流水人家的别样风光,也有荷塘月色的莲花飘香;既能观赏落霞与白鹭在湖边齐飞,也能在一旁的瓜田里抱出个绿油油、沉甸甸的西瓜尝鲜;既能在桃树、枣树、石榴树中漫步,又能看着蝶舞蜂忙,采摘掩映在绿油油的藤蔓上的一簇簇红宝石般的草莓……

乡村振兴旅游产业发展历史(乡村振兴监利毛市镇陈赵村)(1)

近年来,监利市毛市镇陈赵村依托绿色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探索出了一条搞活农村集体经济的好路子。

毛市镇陈赵村属于监利市乡村振兴推进重点村之一,该村的生态园占地1200亩,园内有草莓基地100亩、温室大棚69个,果园基地220亩,划分成桃园、枣园、梨园,还有休闲农庄、荷花池、小广场等资源,是集生态采摘、赏花观景、休闲体验、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生态产业园,发展定位为乡村漫游目的地。

乡村振兴旅游产业发展历史(乡村振兴监利毛市镇陈赵村)(2)

“这是毛市镇党委书记张斌为我们指明方向,他说乡村旅游,要保护传统村落原貌,因地制宜,发展经济。”该村党支部副书记饶胜利告诉记者,该村交通便利,距监利北收费站4公里、监利市区7公里,以前生态园是一些荒废了的老房子,参差不齐的树木交错,矗立在房子周围,一座明朝时期修建的大士古庵,也坐落在这里,400多年来香火不断。

陈赵村充分利用古老村落多、古建筑多、绿色植物多的独特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不仅让老百姓的腰包鼓了起来,也吸引不少年轻人回乡创业。

“现在这个季节,游客来了,可以采莲蓬,可以逛果园,可以去大棚里选西瓜,还可以免费带一些豆角、玉米等新鲜的蔬菜回家。”饶胜利说,现在的草莓园老板吴海波正为培育出高质量的草莓苗忙碌,3个大棚的西瓜,3个大棚的豆角、玉米没有再请人工,都是免费赠送给游客。待到9月,这69个大棚将全部种上草莓,当年12月份可以采摘,晚的第2年的1至3月份陆陆续续采摘,可以持续采摘到次年5月份。

去年投资260万元,搭建温室大棚69个,占地100亩,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20万元,同时,该村盘活村民闲置用地,平整边角地、墓地、河滩等低效用地,打造生态园。按照每亩600元的价格,流转土地1200亩,村民获得土地流转收益72万元,其中流转11名脱贫户和“三类对象”土地100多亩,与8名脱贫户签订了长期劳务合同,草莓基地带动周边村民就业,预计每年可为周边群众发放务工报酬近60万元。

去年,该村将28个温室大棚出租给回乡创业的吴海波,去年吴海波的草莓实现了销售收入65万元,纯收入27万元。另外还有金宝利农庄、荷花池实现了销售收入24万元,纯收入12万元。

脱贫户王建芳今年40多岁,在吴海波的草莓园任经理,草莓园日常管理工作,包括聘请临时工进行去草、育苗、浇水、开沟渠,带游客摘西瓜等,晚上有空他会在生态园露天茶座帮帮忙,每个月工资4000多元,一年下来可以给家里增收将近5万元。家门口就有活干、有钱赚,这心里是又乐呵又踏实。

同时,陈赵村利用美丽乡村资源优势,瞄准城区市民休闲旅游的消费市场,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吸引荆州市升恒游乐有限公司投资2000万元,在生态园内新建乡村旅游服务区,占地40亩,在游乐场内安装过山车、海盗船、旋转塔等游乐设备,并建设旅游服务配套设施。

该项目将于今年8月施工,次年4月竣工。目前,仅土地租金一项,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6万元。

“要留住‘乡愁野趣’,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实现发展的可持续。”监利市毛市镇党委书记张斌说,充分发挥地区独特优势,努力做到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乡村旅游就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本文来自【荆州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