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组歌组图(长征组歌指挥蒋燮斌)

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1935年11月19日,红二军团、红六军团从湖南桑植出发,踏上了长征之路。1936年7月,这支红军渡过金沙江,翻过玉龙雪山到达甘孜,与红四方面军会师。甘孜会师后,红二、六军团改编组建为红二方面军,由贺龙任军长,任弼时任政治委员。两支红军主力会师后继续北上,已是胜利在望了。

长征组歌组图(长征组歌指挥蒋燮斌)(1)

长征组歌组图(长征组歌指挥蒋燮斌)(2)

《长征组歌 报喜》剧照。战友文工团供图

《长征组歌》第九曲《报喜》,便描述的是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历经艰辛、转战数省后,终于在甘孜胜利会师的场景。

《报喜》的创作过程经历了哪些曲折?

《长征组歌》第九部分《报喜》歌词

手足情,同志心。飞捷报,传佳音。

英勇的二、四方面军,转战数省久闻名。

历尽千辛万般苦,胜利会聚甘孜城。

全军怒斥张国焘,高歌北上并肩行。

边区军民喜若狂,红旗招展迎亲人。

《长征组歌》演到第九曲,观众可能会有些疑惑,为何刚刚《祝捷》,却又来《报喜》,是不是有些重复?原来,《报喜》所要讲的,并不是发生在陕北,而是在西南的甘孜。

《报喜》这一曲,主要描写的是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众所周知,红军长征有三大主力,即红一、二、四方面军。这也是整个《长征组歌》中惟一描写红二、四方面军的一曲。

《报喜》,喜的是红二、四方面军胜利会聚甘孜城。这一曲是女声领唱,曲调又回到了《长征组歌》的主线上来。

第九曲《报喜》和第八曲《祝捷》,都是好消息,两曲就像姊妹篇,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两曲都是男声齐唱,女声齐唱,只是两曲在结尾上有些变化,一个是戛然而止,一个则是缓慢结束。

虽然题材相似,不过当年作曲家在写《报喜》时,却是下了很大工夫。这一曲的原唱是马玉涛,作曲也主要是针对她的嗓音特点来写的。不过,这一曲当年改动却不小,作曲家改了数易其稿都不是太满意。作曲家们是对曲调的把握上不满意,感觉不尽兴,没更有特点地把二、四方面军的英勇表现出来。

作曲家唐诃生前回忆,当时周总理看了《长征组歌》的彩排后,觉得前面几曲都写得比较好,歌也好听,但就是对《报喜》不太满意,认为没有发挥马玉涛的长处。据此,作曲家们又改写了一稿、二稿,效果还是不理想。后来,作曲家们又重新回到初稿上下功夫,把《报喜》后半部的音调伸展开来,使之尽可能发挥出马玉涛的演唱风格。这一曲的创作过程可以说是曲曲折折,但到最后,总算是基本如愿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