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之曹操战吕布(人物小传之飞将吕布)

提起吕布这个人,受《三国演义》影响较深的朋友或许会在第一时间联想到那个“天下第一武将”的形象,第二时间联想到的恐怕就是“三姓家奴”。

历史上的吕布其实资料并不太多,以至于我们连他是哪年出生的都不知道,只能推测他大概比刘备大,但比曹操小。

今天,我们聊聊“飞将”吕布,看看历史中的吕布应该是一个什么形象。

三国演义之曹操战吕布(人物小传之飞将吕布)(1)

按照主流说法,《三国演义》这本书是“三分虚、七分实”,但在写吕布的形象时,其真实成分恐怕还要更多一些,因为历史上的吕布同样武艺高超,也同样多次改换门庭。

先说吕布的武艺,据不完全记载,《三国志》至少有六处记载着吕布的勇武:

吕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也,以骁武给并州。

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飞将。

布有良马曰赤兔,常与其亲近成廉、魏越等陷锋突陈,遂破燕军。

布令门候于营门中举一只戟,布言:“诸君观布射戟小支,一发中者诸君当解去,不中可留决斗。”布举弓射戟,正中小支。诸将皆惊,言:“将军天威也”。

曹操的重要谋士荀攸说:“吕布勇而无谋”;《三国志》作者陈寿对于吕布的评价则是:吕布有虓虎之勇。

除此之外,野史《曹瞒传》还有一段大家非常熟悉的记载就是: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

威名远扬、膂力过人、勇于陷阵、箭法高超……由此可见,无论是正史《三国志》还是野史《曹瞒传》,都对吕布的武艺赞不绝口。

说吕布是当世第一勇将恐怕不太准确,但说他是当世一流勇将,应该不会有太大争议。

在《三国演义》中,吕布和许多勇将一样被模式化:武勇绝伦、有勇无谋。可如果我们翻开史书就会发现:吕布与其他勇将截然不同。

赵云是刘备的护卫,如果赵云反水杀死刘备,他有机会拉走刘备的部队,命令关羽张飞等人听令于自己吗?显然是不能的。

许褚是曹操的护卫,如果许褚反水杀死曹操,他有机会拉走曹操的部队,命令曹仁夏侯惇等人听令于自己吗?显然是不能的。

可我们再看看吕布,这个名声极大的勇将,居然能在干掉丁原的情况下成为董卓的护卫,又在干掉董卓的情况下成为一股独立势力。

把吕布和上述的赵云、许褚比较一番,立刻就会发现他们之间的不同:赵云和许褚就是两个打工仔,而吕布却是一个诸侯(或者说老板)。

尽管吕布最终失败了,但我们依然不能否认这一点。再者,吕布在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还把曹操和刘备坑得不轻。

从这个角度来看,吕布之所以能够在东汉末年搅风搅雨,所凭借的绝不仅仅是勇武,更有其他资本。

我们回过头来看吕布的初次亮相,董卓进京之后,诱使吕布杀了丁原,然后认吕布为干儿子。

卓以布见信于原,诱布令杀原。布斩原首诣卓,卓以布为骑都尉,甚爱信之,誓为父子。

这段话有问题吗?问题太大了。

丁原是怎么死的?死于吕布反水。如果董卓头脑正常的话,对于这种背主之徒肯定得加以防范。可按照史书的说法是:董卓不但不加以防范,反而非常喜爱吕布。

董卓能够以军阀的身份,越过一众豪门士族登上历史舞台,不仅头脑正常,而且非常聪明,我能想到的问题,董卓一定能想到。

他为什么不防范吕布呢?关于这一点,《资治通鉴》是这样记载的:

卓又阴使丁原部曲司马五原吕布杀原而并其众,卓兵于是大盛。

“并其众”的是董卓还是吕布?从这段记载看不出来。但从董卓被杀之后,并州系的张辽和高顺等人跟着吕布走的情况来看,“并其众”的应该是吕布。

这就完美解释了董卓喜爱吕布的主要原因,与吕布可能带来的害处相比,信任、重用吕布显然更重要。只要拉拢住吕布,就等于拉拢住了这支并州军队。

为了拉拢住吕布,董卓必须得让吕布觉得,别人可以给你的,我董卓都能给;而我董卓可以给你的,别人绝对给不起,也不愿意给。

背主之徒吕布居然成为了董卓的亲信,并负责董卓的安保工作。从这个角度来看,董卓不但为人聪明,而且行事极有魄力。

三国演义之曹操战吕布(人物小传之飞将吕布)(2)

吕布杀死董卓之后,按照很多人的理解:你吕布先杀丁原,又杀董卓,名声肯定早就臭了,谁还愿意搭理你?

然而残酷的现实就是:不但有人愿意搭理吕布,还要与他结盟,这个人的名字叫张邈。

张邈何许人也?他是曹操最好的朋友,几乎没有之一,因为张邈就是曹操认为值得托妻献子的那类朋友。

曹操在感觉前途渺茫时,曾对自己的老婆孩子说,如果我不幸牺牲了,你们就跟着张邈混吧。而且曹操渡过危险阶段之后再度与张邈相逢,两个人也是相对流泪。

太祖之征陶谦,敕家曰;“我若不还,往依孟卓。”后还,见邈,垂泣相对,其亲如此。

而北方最强大的诸侯袁绍在与张邈交往时,一直尊称张邈为兄。后来臧洪在痛斥袁绍的时候说:“你袁绍以前一直尊称张邈为兄长,张邈有难时,你却是管也不管,坐视张邈死去。”

洪据地瞋目曰:“…洪亲见呼张陈留为兄,则洪府君亦宜为弟,同共暞力,为国除害,何为拥觽观人屠灭!惜洪力劣,不能推刃为天下报仇,何谓服乎!”

在袁绍和曹操暂露头角之前,张邈就已经是大名鼎鼎的“八厨”之一。

度尚、张邈、王考、刘儒、胡母班、秦周、蕃向、王章为“八厨”。厨者,言能以财救人者也。

且不说张邈实力如何,单看张邈的名望,谁敢说他不是“当世名士”呢?

可就是这样一个“当世名士”,居然主动联系吕布,并愿意奉吕布为兖州牧,你说吕布的名声真的很差吗?我看不见得。

邈畏太祖终为绍击己也,心不自安。兴平元年,太祖复征谦,邈弟超,与太祖将陈宫、从事中郎许汜、王楷共谋叛太祖。…邈从之。…遂以其众东迎布为兖州牧…。

更重要的是:当张邈主动联系吕布的时候,吕布身边大概只有几百人跟随。

布与战城中,不胜,将数百骑以卓头系马鞍出走,驻马青琐门外,招王允同去。

当时的兖州属于曹操,但当张邈与吕布结盟之后,整个兖州几乎全部挂起了吕布的旗帜,只有三座城池还在坚持为曹操尽忠。

太祖初使宫将兵留屯东郡,遂以其众东迎布为兖州牧,据濮阳。郡县皆应,唯鄄城、东阿、范为太祖守。

当时的曹操正在徐州打陶谦,得知自己老巢兖州丢失之后,立刻回师找张邈和吕布算账,却被吕布打得灰头土脸,一度有了投靠袁绍的想法。

袁绍使人说操,欲使操遣家居邺;操新失兖州,军食尽,将许之。

看看这种表现,再联想一下《三国演义》中那个众人唾弃的“三姓家奴”,他们是同一个人吗?

三国演义之曹操战吕布(人物小传之飞将吕布)(3)

事实上,只要读过《三国志》,就肯定不会把历史上的吕布和演义中的吕布划等号,在那段历史上与吕布最相像的,其实是后世大名鼎鼎的蜀汉昭烈皇帝刘备。

从外在表现来看,刘备也是投了这家又投那家,同样显得“有奶就是娘”。其实,无论是吕布还是刘备,他们在那个乱世所扮演的角色都差不多,用当时的话来说叫“客将”,用现在的话来说叫“雇佣兵”。

换言之,当某位军阀感到自己实力不足的时候,就会邀请刘备或吕布这样的“客将”来帮助自己,避免自己陷入双线甚至多线作战的窘境。

“客将”们在短暂投靠某位军阀的时候,会坚持三个原则:

一、你必须给我高回报;

二、你不能往我的军队渗沙子;

三、我们不是上下级关系。

兵力不足的军阀只要能满足这三点要求,那么“客将”就会用勇猛作战的方式来回报这位军阀。

大家读史书应该会发现一个问题:早期的刘备打仗那是屡战屡败,但总会有人稀罕他,屡屡邀请他来为自己帮忙,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就是因为刘备的“客将”属性,只要有人肯保证上述三点,刘备就敢为了那位军阀勇猛作战。但由于“客将”获得的收益太高,所以刘备面临的不是苦战就是恶战,在这种背景下,战败又有什么丢人的呢?

刘备屡战屡败,却始终能保证自己的核心团队不散,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凝聚力?为什么刘备会被称为“枭雄”?只要能看清楚刘备当时的“客将”属性,我们就不会对“枭雄”这个称呼感到奇怪了,刘备当之无愧。

吕布同样如此,张邈觉得曹操靠不住,于是他拉来吕布当自己的“客将”。

或许有人会说:“张邈都让吕布当兖州牧了,这哪是酬谢客将的标准呢?”

事实上,吕布就是一个“客将”,张邈并不是省油的灯,他和陈宫都有小算盘:只要机会合适,立刻踢开吕布单干!

宫说邈曰:“…今州军东征,其处空虚,吕布壮士,善战无前,若权迎之,共牧兖州,观天下形势,俟时事之变通,此亦纵横之一时也。”邈从之。

陈宫这话说得很清楚了,“若权迎之”,那就是说“权且把吕布迎进来”,迎进来之后呢?那自然是以后再说了。

看看吕布和刘备的形象对比,谁敢说他们早期的经历不像呢?只不过刘备最终修成正果,吕布成了孤魂野鬼,所以两人的形象差距甚大。

或许有人会说:吕布和刘备的形象虽然相似,但刘备明显比吕布厚道,因为刘备的黑历史相对较少,而关于吕布为人品行的吐槽则相对较多。

这是事实吗?我们来一一分析。

关于吕布为人品行的吐槽相对较多,这一点确凿无疑没得说,但刘备真的很厚道吗?

公孙瓒派刘备去给陶谦帮忙,刘备却一去不回头;

袁绍接纳刘备,刘备却在袁绍与曹操决战的关键时刻(官渡之战)离开;

刘表接纳刘备,但刘备却和诸葛亮关起门来研究所谓的“隆中对”,要夺人家地盘;

孙权与刘备联盟,并借南郡给刘备,刘备承诺以后会把南郡和荆州剩余地盘还给东吴,后来又耍赖不给,并重新订立“湘水之盟”,导致孙权铤而走险偷袭关羽;

刘璋邀请刘备入川帮忙抵抗北边的张鲁,刘备一口答应,后来却借机先把刘璋给收拾了。

看看正史中刘备的所作所为,他真的比吕布厚道吗?就算他依然比吕布厚道,那不也是五十步笑百步吗?

三国演义之曹操战吕布(人物小传之飞将吕布)(4)

吕布的历史地位之所以低,除了他屡次背主的形象被原汁原味保留下来之外,还与他被杀之前的表现有关。

按照史书的说法,吕布被抓之后,立刻向曹操讨饶,当曹操面带犹豫的时候,刘备立刻补刀说吕布这人留不得,然后吕布大骂刘备,最终被退出去斩首。

布请曰:“明公所患不过於布,今已服矣,天下不足忧。明公将步,令布将骑,则天下不足定也。”太祖有疑色,刘备进曰:“明公不见布之事丁建阳及董太师乎?”太祖颔之。布因指备曰:“是儿最叵信者。”於是缢杀布。

针对这段史料,后世许多读者嘲笑吕布贪生怕死,还不如慷慨就义的高顺(不确定高顺是否讨饶)。

这段史料的重点就在于:吕布真的贪生怕死吗?我认为不太可能。

在前文说吕布勇武的时候,有一段记录说他打仗喜欢冲在第一线,这种习惯身先士卒的人怎么会怕死呢?

有一种可能是,吕布对自己的武艺自信,所以认为自己不会死,这才不怕,而当他被捆在白门楼上的时候,武艺已经无法发挥作用,自然就害怕了。

这种说法倒也没什么问题,但我在读到这段史料的时候,总会不经意地想起历史上那位名叫勾践的人。

勾践是越国国君,被吴王夫差打败之后,那是极尽乞怜之能。

如果我们不知道随后发生的事,单看勾践当时的表现,你说他能比吕布强到哪去?

如果夫差听从伍子胥的劝说,直接把勾践杀了,我估计勾践也会以一个小丑的形象被记载于史书之中。

但夫差并没有杀勾践,所以我们看到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看到了“卧薪尝胆”和“三千越甲可吞吴”。当我们了解勾践的相关传记之后,谁还会说他向夫差讨饶的样子像小丑呢?

如果曹操同样赦免了吕布,吕布最终又像夫差那样成功复仇,我们在阅读吕布相关传记的时候,会怎么看待吕布在白门楼上的表现呢?恐怕也和看勾践讨饶的表现差不多吧?

能屈能伸,方为丈夫!

在此申明一点:我并不认为吕布能比得上勾践,也不认为曹操不杀吕布,吕布就能翻身成佛作祖。

我只是说:吕布在白门楼上的表现,未必是一种懦弱,很可能只是像勾践那样忍辱求存而已。再结合吕布这种在乱世刀头舔血的形象,我认为这种可能性极大。

三国演义之曹操战吕布(人物小传之飞将吕布)(5)

纵观吕布一生,除了在丁原账下定位不明之外,其他时候的吕布,就从来不是某人手下的打工仔,而是别人争相拉拢和防范的对象。

如果居高临下地看待这段历史,吕布自然是不值一提,因为他败了,而且败得很丢人。

可如果我们能够站在客观角度,就必须承认一点:在那个乱世之中,吕布是完全有资格与曹操、刘备、袁绍、袁术等枭雄相提并论的。

吕布看似有勇无谋,但他无论走到哪都有亲信追随,带着几百人就能入主兖州,后来投靠刘备又能反客为主,这本身也证明一点:吕布同样拥有不俗的权谋手段。

吕布就好像是现实社会中某个小有资产的人(丁原手下),使用种种手段混成了亿万富翁(董卓心腹),后来因为一次投资失败赔得倾家荡产(被迫逃离关中),但他又拿着几百万资产(几百个人),通过一系列经营(联合张邈、投靠刘备),再次名列富豪排行榜(兖州牧、占据徐州)。

这样的人,怎么看也是位呼风唤雨的主,就连当时的著名枭雄曹操和刘备都不敢小瞧他,后世读者又有什么资格小瞧他呢?

三国演义之曹操战吕布(人物小传之飞将吕布)(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