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大村集体经济的讨论(团结就是力量集体经济着墨乡村发展)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大河无水小河干,大河涨水小河满”村集体经济是一条大河,村民是一条条小河,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壮大村集体经济的讨论?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壮大村集体经济的讨论(团结就是力量集体经济着墨乡村发展)

壮大村集体经济的讨论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大河无水小河干,大河涨水小河满。”村集体经济是一条大河,村民是一条条小河。

家庭、单位,都是以组织集结的方式来凝聚生产力,抵御风险。农村生产自古就是分散生产的模式。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极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也跟上了时代的脚步,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号角中,探索如何更大程度发挥集体资产效用,注满村民致富的口袋。

农村产业的地基,始终是农业。

陕北榆林市补浪河乡67岁的村民吕忠孝,2019年起将家里的土地全部交由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托管,从此过上了“退休”生活,两个儿子也可以专心做手艺人,再不为了种地操心。

自2017年起,补浪河乡整合农户零散的土地,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农业托管服务打下基础。2019年,全乡选取5个村试点推行玉米生产托管服务,以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为纽带,一头连接农户,一头连接农机合作社。

实践表明,通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施的社会化服务,平均服务费用较市场价格降低30%,人工减少50%。吕忠孝家的土地托管后,每亩降低成本30%,产量提高20%,亩均增收400多元。

云南省泸西县则通过集体经济,为农民生产拓宽了更多的可能性。

泸西县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大县,在积极相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探索将财政资金投入农业农村形成的经营性资产,通过股权量化到户,让集体组织成员长期分享资产收益”的战略部署中,大力发展农业设施、提升农业环境,利用有限的资金资源,形成相对稳定、持久的经营性村集体增收平台。

仅2020年,泸西县就持续投入财政整合资金3707.35万元,实施项目20个,建设现代产业发展设施设备,形成村集体固定资产,带动32个行政村创收。

村集体经济,成为泸西县招商引资的优质纽带。

2014年7月,中国企业500强、G20杭州峰会蔬菜供应商——浙江海亮集团旗下的一家企业进驻泸西县金马镇,经营管理2座200吨冷库、每年为爵册村集体经济创收12万元。

2017年开始,泸西县中枢镇大兴村农业综合开发服务社与广东一家公司“联姻”流转土地,发展蔬菜产业,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创收13.2万元。

2018年,泸西县向阳乡整合资金460余万元,在旧寨村委会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投入果蔬交易市场、冷库、加工包装车间等硬件建设,先后引进两家公司发展蔬菜种植,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0多万元。

目前,泸西县土地流转16.5万亩,建立起504个产业帮扶基地,培育和引进32家农业龙头企业。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作为全国第二批100个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市,以及全疆唯一的改革试点,承担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州(地、市)推进试点任务。

到2020年底,昌吉州以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为核心的“三变”改革实现全覆盖,全州463个行政村全部完成村集体资产折股量化,并成立了村股份经济合作社。

在此基础上,昌吉州围绕“一村一策”理念,推进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宜商则商,因地制宜探索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释放乡村发展活力。

昌吉市农村经济管理局党支部书记叶新宇介绍,例如针对“城中村”、拆迁村等集体资产过百万元的经济强村,积极探索投融资模式;在特色农业发展基础好的村,探索“集体 电商”模式;在旅游资源丰富的村,探索“集体 旅游”模式;在旧村改造、空心村,探索“集体 养老”模式;在城郊接合部、中心镇村,探索“集体 物业”模式。

在发展集体经济,激发乡村活力的过程中,企业一家家入驻,能人一批批回乡,农民的腰包一天比一天充实,乡村的环境一天比一天美好。集体经济不仅是农村经济的火车头,也是公平分配的稳定器,在共同富裕的征程中,势必以更强的实力,焕发更大的生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