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糖尿病的重要线索(大婶左脚出血发臭)

发现糖尿病的重要线索(大婶左脚出血发臭)(1)

近日,患糖尿病7年的栗大婶来到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内分泌科就诊,诉说其左足袜子上有血渍,脚发臭,内分泌科副主任吴胜兰敏锐地意识到可能是糖尿病足,立即脱下袜子检查。果不其然,患者脚底有破溃,圆形红肿,中间有脓液溢出。仔细询问病史,原来栗大婶4天前从鞋底抠下来一个图钉,脚底被图钉扎破,没有痛感,直到1天前发现异常,赶紧到医院就诊。

据了解,糖尿病是一种血糖利用障碍导致的慢性疾病,不仅血糖升高,而且会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损伤,伴有许多并发症,其中一些并发症不利于伤口愈合。糖尿病患者微循环障碍,局部血液循环不畅,不利于肉芽生长。血糖控制不佳,高糖环境有利于病菌滋生,容易造成伤口感染。患者抵抗力较弱,伤口恢复比较慢,这些因素均导致糖尿病患者伤口不易愈合。

糖尿病足的发生可由小伤口引起,基本发病因素是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和感染。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可导致组织坏死、溃疡和坏疽。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可以导致截肢,甚至死亡。据统计,目前糖尿病患者溃疡年发生率8.1%,截肢率5.1%,死亡率2.8%,糖尿病足死亡率14.4%。

如何有效预防糖尿病足?

1.注意足部清洁,每晚睡前泡脚,水温不超过37℃为宜,洗完后用干燥而柔软的毛巾擦干,尤其注意保持脚趾缝间的干燥。

2.穿宽松透气的鞋袜,行走时间不宜过长。

3.若足部皮肤干燥,可适当涂擦油膏类护肤品。

4.水平修剪脚趾甲。如果角化组织较厚,应由专业人员处理。

5.日常生活中避免赤脚行走,以免损伤局部皮肤。

内分泌科主任周卫东提醒,糖尿病患者足部一旦出现颜色改变、知觉减退、肿胀、感染、疼痛、水泡等症状,应及时就诊。建议在糖尿病专科医师的指导下,每2~3个月进行神经病变、循环障碍的筛查。

潇湘晨报记者梅玫 通讯员王曦龄

【来源:潇湘晨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