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一分钟了解红楼梦与曹雪芹(漫议曹雪芹与红楼梦)

《曹雪芹与红楼梦》是一部介绍曹雪芹及其著作的纪录片既然介绍曹雪芹,却偏偏回避他的生日,却又搞错了他的卒年(说曹雪芹卒于1763年),不禁令人惊愕,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带你一分钟了解红楼梦与曹雪芹?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带你一分钟了解红楼梦与曹雪芹(漫议曹雪芹与红楼梦)

带你一分钟了解红楼梦与曹雪芹

《曹雪芹与红楼梦》是一部介绍曹雪芹及其著作的纪录片。既然介绍曹雪芹,却偏偏回避他的生日,却又搞错了他的卒年(说曹雪芹卒于1763年),不禁令人惊愕。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曾开展隆重的曹雪芹逝世200周年的纪念活动。此前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曾在中央一级的报刊上刊登讨论曹雪芹卒年的文章,充分发表“壬午说”和“癸未说”双方的观点,最后交由中国科学院郭沫若院长审定。郭沫若在给吴世昌的信中写道:

世昌先生:

您寄来的文章,拜读了。我近来也翻阅了您以前寄我的文章,颇觉癸未说的证据要充实些,壬午说不免有孤证单行之嫌。……

郭沫若 七、廿五

郭沫若关于“壬午说不免有孤证单行之嫌”一句说出了“壬午说”错误的要害。当时是按“壬午除夕”(1763年2月12日)和“癸未除夕”(1764年2月1日)之间的时段开展的纪念活动,主要是考虑不要因观点分歧而影响纪念活动。这样做不等于学术上没有定论。郭沫若的一句“壬午说不免有孤证单行之嫌”就是定论。因为在学术上“孤证单行”不能作为定论,已成为公认的“真理”。

从那时到现在,已过了一个“甲子”,“壬午说不免有孤证单行之嫌”定论有所改变吗?没有。那么现在却肯定起“壬午说”来,这不是使学术倒退了一个“甲子”吗?!

郭沫若所说的“壬午说”“孤证单行”是指《石头记》甲戌本中的一条脂砚斋批语:

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

“壬午说”除却脂批中的“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这条“证据”外,六十年来并没有找到另外新的证据,怎么能到2021年还宣扬错误的“壬午说”?!

与此相反,“癸未说”在六十年前,只提出两条证据,后来竟又增加一条。下面就对这些证据作个简介。

(一)曹雪芹在“癸未”年尚活在世上的证据之一——敦敏《小诗代简》诗

敦敏《小诗代简寄曹雪芹》诗:

东风吹杏雨,又早落花辰。

好枉故人驾,来看小院春。

诗才忆曹植,酒盏愧陈遵。

上巳前三日,相劳醉碧茵。

这首诗的诗意:现在已是春风吹拂,杏花如雨纷纷飘落的时节。恰在此时欲邀请老朋友曹雪芹,到槐园来赏春。曹雪芹思维敏捷,可与曹植相比,但我们的酒宴却远不及陈遵的丰盛。(陈遵,汉代人,喜饮酒,且以热情好客著称于世。)让我们在“上巳”(专指阴历三月初三)的三天前,即二月二十九日(该年二月是小月)(合1764年4月12日),在杏树下畅饮佳酿。

对于“上巳前三日”“东风吹杏雨”之事是曾次亮先生论证的。霍国玲特地在家种了棵杏树,观察杏花落英的情况。北京地区杏树4月5日“清明”那天尚繁花似锦,过了几日果然杏花开始飘落,之后便可称作“杏雨”了。

(二)曹雪芹在“癸未”年尚活在世上的事实依据之二——雪芹爱子夭折于“癸未”痘疹流行期间,雪芹因此悲痛异常,患疾而亡

敦诚在曹雪芹去世后,写有《挽曹雪芹》诗,先后有两首,下面仅刊出第二首。这是第一首的修订稿。

挽曹雪芹·甲申

四十年华付杳冥,哀旌一片阿谁铭?

孤儿渺漠魂应逐,(前数月,伊子殇,因感伤成疾。)

新妇飘零目岂瞑?

牛鬼遗文悲李贺,鹿车荷锸葬刘伶。

故人惟有青衫泪,絮酒生刍上旧坰。

这首《挽曹雪芹》诗写于“癸未”年的第二年,即“甲申”年。曹雪芹逝于“癸未”除夕,第二天便进入“甲申”年。曹雪芹逝于“癸未除夕”(1764年2月1日),三天后便是“立春”。

诗的第二句是“孤儿渺漠魂应逐”是说曹雪芹的儿子已先他死去。括弧中的句子,意即:曹雪芹的儿子已于几个月前夭折,使得曹雪芹十分痛苦,因此患病,追逐儿子而去。查史料,乾隆二十八年(癸未)(1764年)那年,北京流行天花(当地称痘疹),蒋士铨(1725—1785年)在《忠雅堂诗集》(存仁堂刻本)卷Ⅱ的“癸未”下,其第2页有《痘殇叹》写道:“三四月交十月间,九门出儿万七千。郊关痘殇莫计数,十家襁褓一二全。”意思是郊区比市区更加严重,十儿中,竟有八九儿致命。当地传说曹雪芹与儿子都是死于“绝日”,儿子夭折于八月十五日,雪芹逝世于除夕。

敦诚的《挽曹雪芹》诗是曹雪芹逝于“癸未”除夕的第二个证据。

(三)曹雪芹在“癸未”年尚活在世上的事实依据之三——书箱上芳卿诗歌中的“玄羊”即说明曹雪芹逝于“癸未”年

在张行保存的书箱上,有涂改的娟秀的行书诗句:

不怨糟糠怨杜康,乩诼玄羊重克伤。

睹物思情理陈箧,停君待殓鬻嫁裳。

织锦意深睥苏女,续书才浅愧班娘。

谁识戏语终成谶,窀穸何处葬刘郎。

此诗的“不怨糟糠怨杜康,乩诼玄羊重克伤”两个诗句中的“糟糠”,旧时指穷人用来充饥的酒渣、糠皮等粗劣食物。《后汉书·宋弘传》:“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因用来指曾经共过患难的妻子。“杜康”:即少康,传说中酿酒的发明者。“乩诼”(jīzhuó)亦称作扶乩。这是一种迷信活动,在架子上吊一根棍儿,两个人扶着架子,棍儿就在沙盘上画字句来作为神的指示。“玄羊”指曹雪芹属相为“羊”。按照迷信的说法,属羊者,命中克人。“重克伤”:重(chóng)两次。指“克”了两次。一次是雪芹之子的夭折,一次是雪芹自己的病故。

上面两句诗歌意即:曹雪芹的死,究其原因,不在于妻子没有照顾好他,而在于他饮酒过多。按照迷信的说法,本命年多有灾难。曹雪芹生于康熙五十四年,属羊。“羊”年“克”了其子和雪芹本人。

我们再来看“谁识戏语终成谶,窀穸何处葬刘郎”诗句。“窀穸”(zhūnxī)指墓穴。“刘郎”指刘伶。西晋沛国(即今安徽宿县)人,字伯伦。“竹林七贤”之一。曾为建威参军。嗜酒,作《酒德颂》。这里喻指雪芹。

这两句诗意为:谁能想到过去的玩笑话竟成了谶语(大约是与雪芹的死有关的话)——使得雪芹在本命年死去。但是他不知将来的墓地会在哪里?亦即不一定非要葬入祖坟。

上面几句诗都与雪芹属羊有关。查历书,曹雪芹生于康熙五十四年(乙未,1715年)——是羊年;死于乾隆二十八年除夕(癸未,1764年2月1日),也是羊年。

(紫军、霍国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