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恶不赦中的十恶包括哪些(不能赦免的到底是哪十种)

“十恶不赦”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罪大恶极,不可饶恕。但是在今天,“十恶不赦”中的“十恶”并非实指,而是泛指重大的罪行,也就是说,“十恶不赦”到底有哪“十恶”,现在已经不详细追究了。

不过在古代中国,刑法中“十恶”的指向却非常明确。据《隋书·刑法志》载:“(北齐)列重罪十条:一曰反逆,二曰大逆,三曰叛,四曰降,五曰恶逆,六曰不道,七曰不敬,八曰不孝,九曰不义,十曰内乱。其犯此十者,不在八议论赎之限。”所谓“八议”,又称“八辟”,是指为宗室之亲、封爵者等八种特殊身份的人所订的减刑法律,而上述十条重罪则不在减刑之列。

到了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十恶”之名才正式进入中国的律法,“十恶”遂成为沿革久远的刑名。《隋书·刑法志》载:“置十恶之条,多采后齐之制,而颇有损益。一曰谋反,二曰谋大逆,三曰谋叛,四曰恶逆,五曰不道,六曰大不敬,七曰不孝,八曰不睦,九曰不义,十曰内乱。犯十恶及故杀人狱成者,虽会赦,犹除名。”《唐律疏议》中议论说:“周齐虽具十条之名,而无十恶之目。开皇创制,始备此科。”就是指隋文帝开皇元年的“十恶”之名。

十恶不赦中的十恶包括哪些(不能赦免的到底是哪十种)(1)

隋唐的“十恶”跟北齐的“重罪十条”稍有不同,以下根据《唐律疏议》,对“十恶”稍加注释。

一曰谋反,企图推翻现政权。这一条历来都是“十恶”之首。

二曰谋大逆,危害君父、宗庙、宫阙等罪行。

三曰谋叛,背叛朝廷。

四曰恶逆,殴打及谋杀祖父母、父母,杀死伯叔父母、姑、兄、姊、外祖父母、夫、夫之祖父母及父母。

五曰不道,杀死一家非死罪三人,将人肢解,造毒物杀人,用邪术诅咒人。

六曰大不敬,冒犯皇帝的尊严,偷盗皇帝祭祀的器具和皇帝的日常用品,伪造御用药品以及误犯食禁,皇帝所乘的舟船造得不牢固导致败坏,等等。

七曰不孝,对祖父母或父母不孝。

八曰不睦,亲族之间互相伤害。

九曰不义,杀本属府主、刺史、县令、现受业师;吏卒杀本部五品官以上官长;闻夫丧匿不举哀,守丧期间作乐、穿吉服及改嫁。

十曰内乱,亲族之间通奸或强奸。

隋唐之后,“十恶”就成为古代社会不可饶恕的重罪,“十恶不赦”也成了人们的口头禅。

喜欢文章内容的欢迎关注评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