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南民谣小榆树音频(鲁西南记忆糖疙瘩)

作者:老管 朗读:梁雅

鲁西南民谣小榆树音频(鲁西南记忆糖疙瘩)(1)

糖疙瘩

小时候生活在鲁西南农村,人们都管糖块叫“糖疙瘩”。

疙瘩的意思有很多种,其中的一种意思是小球形或者块状物,鲁西南农村管糖块叫“糖疙瘩”,应该和糖的形状有关系,但或许还有另一种含义,就是对糖的喜爱,比如我们经常说“宝贝疙瘩”,就是比喻极受宠爱的孩子,有时也指极受宠爱的人。

鲁西南民谣小榆树音频(鲁西南记忆糖疙瘩)(2)

在门口盼望爸爸妈妈的小女孩

作为孩子,谁不喜欢吃糖呢?小时候农村物质比较匮乏,糖块对于孩子们来说是稀罕的食品。家里大人去集市赶集,有时小孩子会缠着闹着想要跟着大人去,那时候交通工具少,大人不好携带孩子,就不让孩子跟着,会哄孩子说:小,你别跟着去了,回来的时候给你带几块糖疙瘩。小孩子虽不情愿,一听说会有糖疙瘩吃,也就作罢,坐在门口盼着大人赶集归来。如果大人真的给带来了一包糖块,孩子会无比的高兴。但有的粗心的大人光忙着办事,会忘了给孩子的承诺,坐在门口的孩子没有等到糖疙瘩,就会有一种悻悻的懊恼——美好的盼望落了空。

鲁西南民谣小榆树音频(鲁西南记忆糖疙瘩)(3)

儿时的场景

鲁西南民谣小榆树音频(鲁西南记忆糖疙瘩)(4)

爱幻想的小男孩

小时候能吃到糖疙瘩,就会有一种非常幸福满足的感觉。那时候的糖块比较单一,一般都是硬糖,有玻璃样光泽,半透明,贪吃的孩子会“咯嘣咯嘣”的一连吃好几块。软糖、奶糖、夹心糖等算是更稀罕的东西,在我的印象中高粱饴最好吃。那时候一个表姑在县城工作,春节看望奶奶的时候带了一盒高粱饴糖,奶奶也知道高粱饴糖是好吃的东西,但鲁西南的习俗是不能当着亲戚的面拆吃他们带来的礼品,等送走表姑后,奶奶就立即拆开包装,塞给我几个高粱饴糖。那是我第一次吃到这么好吃的糖疙瘩,细腻无渣、富有韧性、甜而不腻,真是甘美爽口。现在市场上高粱饴很多,偶尔也会吃一块,但是怎么也品不出儿时那种甘甜幸福的感觉。制作高粱饴的原料没有变化,工艺应该比那时候更先进,品味不出儿时的感觉是因为时间、环境、生活条件都发生了变化,人的感觉和感知也会产生很大的变化,就像传说中的名菜“珍珠翡翠白玉汤”一样。也许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颗甜入骨髓、无法挥去的岁月之糖,之后任我们如何努力修行,也无法找回初始的感觉和模样。

鲁西南民谣小榆树音频(鲁西南记忆糖疙瘩)(5)

最喜欢吃的高粱饴

鲁西南民谣小榆树音频(鲁西南记忆糖疙瘩)(6)

嘎嘣脆的糖块

还有一种奶糖,剥开糖纸以后有一层薄薄的蜡皮,紧贴着糖块,小时候以为也是包糖疙瘩的糖纸,会小心翼翼的一点点揪了扔掉,后来被父亲发现了,就和我说这个薄皮也能吃,不用揪掉。我就试着把奶糖整个放进嘴里面,薄皮还真的是入口即化,当时感觉非常的神奇——像纸一样东西也能融化?

鲁西南民谣小榆树音频(鲁西南记忆糖疙瘩)(7)

奶糖

人类对甜味的偏好是一种天然的本能,人们可以拒绝辛辣、苦酸的味道,但是没有任何资料可以显示有某一人类群体抗拒甜味食物。特别是对于少年儿童来说,吃糖,会足以令人产生愉悦美好的感觉。甜味本身和甜味留下的缠绵,会引诱小伙伴们去田野里四处寻找甜味的感觉——挖出茅根使劲咀嚼,寻找高粱、玉米秸秆当甘蔗吃,拔出芦苇草的嫩尖细细品尝……

鲁西南民谣小榆树音频(鲁西南记忆糖疙瘩)(8)

茅根

鲁西南民谣小榆树音频(鲁西南记忆糖疙瘩)(9)

荻菰,你吃过吗?

很多人孩提时代会有这样的恶作剧,自己把里面的糖疙瘩吃了,就捡一小块土坷垃,用糖纸原封的包好,送给小伙伴。小伙伴会很高兴的接过来,兴奋的剥开糖纸准备填进嘴里面,发现是块土坷垃,会气急败坏的追打送“糖”的同伴,欢乐的声音会传遍村头的小树林。

鲁西南民谣小榆树音频(鲁西南记忆糖疙瘩)(10)

或许这就是颗土坷垃糖

鲁西南民谣小榆树音频(鲁西南记忆糖疙瘩)(11)

玩耍的孩子

关于糖疙瘩的记忆,是童年甜甜的感觉。

鲁西南民谣小榆树音频(鲁西南记忆糖疙瘩)(12)

感谢菏泽广播电视台主持人梁雅友情朗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