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歌行优秀公开课教案(短歌行复习课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能够熟练地背诵默写全诗,读准字音。

2、积累重要文言字词,准确翻译诗歌。

3、体悟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结合情景式默写理解诗句所运用的表达技巧。

【教学过程】

(因为本课已经在上网课的时候讲过了,所以本节课重点检查复习学生掌握的情况,通过训练夯实基础)

一、检查背诵默写,读准字音。

1、检查两名学生背诵情况,纠正读错的字音。

2、全体背诵。

3、检查默写

两名同学爬黑板(对酒当歌——鼓瑟吹笙,明明如月——天下归心)

其他同学在下面默写。

点评默写情况,了解下面同学默写全对的情况,对默写全对的同学提出表扬。

二、积累重要文言字词,准确翻译诗歌。①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翻译:面对着美酒与高歌,(感叹)人生短促。几何,多少。

②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翻译:好比晨露转瞬即逝,逝去的时日实在太多! 去日,意思是指过去的日子。苦:患,苦于。

③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翻译:听着席上的歌声慷慨激昂,心中的忧愁却难以遗忘。当以,无实在意义。

④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翻译: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何以,倒装,以何。

⑤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翻译:那穿着青领的学子哟,你们令我朝夕思慕。子,对对方的尊称。衿(jīn),古式的衣领。青衿,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悠悠,长久的样子,形容思虑连绵不断。

燕歌行优秀公开课教案(短歌行复习课教学设计)(1)

⑥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翻译:正是因为你们的缘故,我一直低唱着《子衿》歌。但,只是。

⑦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翻译: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悠然自得啃食田野里的艾蒿hāo。

⑧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翻译: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宾客。鼓,弹。

⑨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翻译: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你运转着,永不停止。掇(duō):拾取,摘取。一说掇为通假字,通“辍(chuò)”,即停止的意思。

⑩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翻译:我久蓄于怀的忧愤哟,突然喷涌而出汇成长河。中,内心。

⑪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翻译: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陌,东西向田间小路。阡,南北向的小路。用,以,表目的,相当于而。存,问候,思念。“枉”是屈驾的意思,(《出师表》中“猥自枉屈”的“枉”意为:屈尊)。相,代指我。

⑫契阔谈䜩,心念旧恩。

翻译: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重温那往日的恩情。契阔:契是投合,阔是疏远,这里是偏义复词,指久别重逢。䜩(yàn):通“宴”或“讌”,宴饮。

⑬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翻译:明月升起 ,星星闪烁,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

⑭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翻译: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

⑮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翻译: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厌,满足。

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翻译:我愿如周公般礼贤下士,愿天下英杰真心归顺我。

燕歌行优秀公开课教案(短歌行复习课教学设计)(2)

三、体悟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思考并归纳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这首诗歌通过宴会的歌唱,以沉稳顿挫的笔调抒写诗人求贤若渴的思想感情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四、结合情景式默写理解诗句所运用的表达技巧

1、《短歌行》中写诗人一边喝酒一边高歌,感叹人生短促,日月如梭的句子是:“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2、《短歌行》中运用比喻的手法感慨人生短暂(感叹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好比晨露转瞬即逝)的诗句是: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3、《短歌行》中写诗人在宴饮欢乐中仍忧思不忘(写诗人在酒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难遣)的诗句是: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4、《短歌行》中运用借代手法写解除忧愁的唯有美酒的诗句是: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5、《短歌行》中运用典故指出作者渴望得到贤才的诗句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6、《短歌行》中诗人因思念贤才而一直低声吟诵到今天的诗句是: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7、曹操在《短歌行》中借用《管子•形解》中的典故,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既是运用比喻又是运用典故的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的句子是: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8、曹操在《短歌行》中运用典故,以周公自比,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的诗句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9、王绩的《野望》中“东皋薄暮望,徒倚欲何依”化用了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诗句,来表现诗人的彷徨之情。

燕歌行优秀公开课教案(短歌行复习课教学设计)(3)

五、总结《短歌行》的艺术特色

《短歌行》的艺术表现手法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言志与抒情相结合。诗歌抒发了诗人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的宏图大愿。言志的同时也抒发了诗人的感情:有人生苦短的忧叹之情,有对贤才的渴求之情,有既得贤才的欣喜之情,有对犹豫徘徊的贤才的劝慰之情,有坚信自己礼贤下士,天下贤才定会归附自己的自信之情。诗人把这些复杂的感情,通过似断似续,低廻沉郁的笔调表现了出来。

引用《诗经》中的成句。引《子衿》中表现女子对情人深情思念的名句,表达诗人对贤才的渴望;引《鹿鸣》中描写欢宴宾客的句子,表达诗人对贤才的期待和礼遇。

比喻。以明月比喻贤才,以明月不可掇比喻贤才难得。以乌鹊择木而栖比喻贤才的徘徊歧路,表达对他们前途的关切。以“山不厌高,还不厌深。”比喻自己广纳天下贤才的`宽阔胸襟。

用典。以周公吐哺的典故,表示要虚心待贤,使天下贤士归心。

【所谓“用典”,是指在诗词中通过各种手法,或引用、或化用、或改用前人的成句、故事。作用:典雅耐读、富于文采,增加内涵容量,咏史以言志或抒情,有据可依,生动形象,含蓄简洁】

总的说来,这首诗虽然充满了深沉的忧叹,但是其中洋溢着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激荡着一股慷慨激昂的感情,给人以鼓舞和力量。

燕歌行优秀公开课教案(短歌行复习课教学设计)(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