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三国诸葛亮吊唁周瑜(诸葛亮灵堂哭周瑜)

旧三国诸葛亮吊唁周瑜(诸葛亮灵堂哭周瑜)(1)

《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所著的一部历史演义长篇小说,这本书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建立之间近百年的历史,主要以描写战争为主。以东汉末年群雄争斗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对峙为主要内容,刻画了许多性格各异、形形色色的人物。《三国演义》作为我国第一部章回体小说,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开山之作,也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

《三国演义》最突出的特点是对战争的描写,书中上百次的战争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群雄争霸的传奇年代。当然《三国演义》中有很多我们印象深刻的人物,比如说诸葛亮、曹操、刘备、周瑜等等。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说一说诸葛亮和周瑜之间的事情。

旧三国诸葛亮吊唁周瑜(诸葛亮灵堂哭周瑜)(2)

周瑜英年病卒,死前大喊“既生瑜,何生亮”

周瑜是东汉末年名将,因为少年时与孙策交好,所以在孙权即位后,成为了孙权的部下。周瑜作为东吴的重臣,和蜀汉的重臣诸葛亮之间有着不一般的关系和情感。首先蜀吴曾经一起联合起来在赤壁之战中攻破了曹操的军队,和诸葛亮之间总有英雄相惜的情感。

其次两个人侍奉的君王不同,是敌对阵营中的对手,所以免不了相互争斗、大动干戈。周瑜这个人善用兵法、谋略过人,虽然在《三国演义》中不如诸葛亮出彩,但是却也是一位过人的英雄。可惜周瑜这个人肚量非常小,眼中容不下任何人,尤其是在和诸葛亮交手过程中。

旧三国诸葛亮吊唁周瑜(诸葛亮灵堂哭周瑜)(3)

周瑜和诸葛亮一起商量功曹计谋,但是他也想趁机加害诸葛亮,周瑜在攻打南郡时,身上中了毒箭,受了重伤,而诸葛亮在趁着周瑜伤病时夺取了好几个州郡。这件事传到了周瑜耳朵里,周瑜一气之下箭伤加重,但是周瑜仍然企图要夺取荆州,没想到又被诸葛亮看出计谋,周瑜气上加气,一命呜呼。死前周瑜还不停地喊着“既生瑜,何生亮”。诸葛亮作为周瑜的对手,在得知周瑜死讯后,前去吊孝。

诸葛亮得知周瑜死讯,昔日对手前去吊孝

诸葛亮前往安葬周瑜处吊孝,周瑜部下想杀诸葛亮,但是奈何赵云在身边跟随,无从下手。孔明亲自到灵前,为周瑜祭酒,跪在地上诵读祭文。读完祭文之后,孔明伏地大哭,止不住的眼泪不停地流着,更是大喊“从此天下,更无知音”。诸葛亮在周瑜的灵前展示了自己无比伤心的心境,关于诸葛亮吊孝刘备这件事后人认为主要有三个作用:首先诸葛亮在灵前向众人展示了自己的文采,他的祭文写得那是文辞华美,极尽情感之深处,令人动容。

旧三国诸葛亮吊唁周瑜(诸葛亮灵堂哭周瑜)(4)

其次诸葛亮为了展示自己宽厚的人格,本来两个人就是水火不容的对手,但是孔明这一行为正是显示了大度的人格。最后为了消除自己气死周瑜的隔阂,毕竟周瑜是因为诸葛亮才气死的,化解仇恨,联合攻曹才是大势所趋,而仇恨本就不应该存在过久。

在诸葛亮刚刚得知周瑜死讯后,他其实先是大笑的,后来到了灵堂才是大哭。这个笑和哭是不冲突的,一个强大敌人的消失对蜀汉肯定是有益处的,诸葛亮最大的目标就是兴复汉室,所以周瑜的死一定对蜀汉来说是一件好事。

但是在灵堂前诸葛亮的那段祭文,又向我们展示了诸葛亮内心是将周瑜看作知音的,两个人之间在一些方面是相似的,是心心相惜的。一个杰出将领的去世,对诸葛亮来说伤心也是真实的。

旧三国诸葛亮吊唁周瑜(诸葛亮灵堂哭周瑜)(5)

诸葛亮的形象刻画一直是《三国演义》中最出彩的,也是小说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的形象代表着智慧,代表着那个时代最杰出的政治家、谋略家,所以诸葛亮带着大量的目的前去吊孝一定是不争的事实,也只有这样才能展现出诸葛亮的与众不同。

究竟如何看待诸葛亮吊孝?是真情流露吗?

关于诸葛亮前去吊孝这件事,很多人都在纠结一个问题,那就是:诸葛亮在灵前大哭,是真情流露更多,还是政治表演更多呢?我认为这个问题应该分开来看,不应该混为一谈。前面我们已经分析过了诸葛亮吊孝是有三个作用的,这三个作用让我们肯定了诸葛亮吊孝是有政治目的的,东吴和蜀汉之间既是对手又是合作伙伴,所以诸葛亮显示出应有的礼貌和宽厚的人格是政治必须,是国与国交往的基本礼仪。

诸葛亮作为一个才智过人的人,一定不会平白无故地做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的事情,也不会做没有把握的事情。当然仅仅将这件事情划分为政治表演就有些片面了,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就不够立体了。他是一个成功的、卓越的政治家,同时他也是一个忠诚仗义、忠心护主的人,多方面的性格刻画才能使人物更加形象。

旧三国诸葛亮吊唁周瑜(诸葛亮灵堂哭周瑜)(6)

如果诸葛亮在周瑜死后只是一味地表演、一味地开心,那么小说就不能成为一个最成功的小说。反而是真情流露才能让读者被人物感动,才能展现英雄的另一面,人物形象也会更加饱满。

所以说政治目的和情感流露之间是完全不冲突的,诸葛亮前去吊孝更是达到了一箭双雕的结果,不得不说仅仅这一件事我们就看到了诸葛亮的运筹帷幄,更是看到了虽然不在同一阵营,但是彼此欣赏的英雄之情。

诸葛亮和周瑜之间都是想置对方于死地的,毕竟属于对立的阵营,如果两个人处于同一个阵营,那一定可以成为很好的朋友,但是现实就是各为其主。周瑜知道诸葛亮的才能是比自己高的,所以心里嫉妒有气是一定的,尤其是诸葛亮连连胜利,而自己连连失利,一气之下还丢了性命。

旧三国诸葛亮吊唁周瑜(诸葛亮灵堂哭周瑜)(7)

《三国演义》的文学成就和影响是十分深远的,人物均有其特定的背景和现实矛盾。小说中塑造了四百多个人物形象,虽然不是每个都立体全面,但是却也做到了各具特色。当然作为中国第一部章回体小说,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可是瑕不掩瑜,《三国演义》依然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瑰宝,是中国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和巅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