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顶碧霞元君祠几点开门(三月十五碧霞元君挂袍日)

农历三月十五,泰山碧霞元君(泰山老奶奶)“换袍日”、诞辰,每年的这个时候,天不亮,碧霞祠(上庙)、红门宫(中庙)、灵应宫(下庙)门前就挤满了前来的善信,他(她)们持清香,捧鲜花,掌香烛、拎蛋糕,提水果,擎元宝,携袍衣、寿鞋,表情凝重、严肃。大门开启后,人们顺序进入,在泰山老奶奶神像前虔诚地叩拜,为她祝寿、换袍,并祈愿泰山老奶奶护佑自己及家人除病去灾,幸福安康。

泰山顶碧霞元君祠几点开门(三月十五碧霞元君挂袍日)(1)

今年的农历三月十五也不例外,香客信众风雨无阻,早早赶到山门前排起了长队。下庙灵应宫外面,队伍自校场街南首一直排到了灵应宫山门前。中庙红门宫门前的队伍一直延续到下面的环山路。上庙碧霞祠内,南、西神门下也是人头攒动。受疫情影响,景区分别设置了警戒线,每个人也都做好了充分的防护措施,戴着口罩,拎着祭拜物品,静静地等候着,随着队伍慢慢向前挪动。

泰山顶碧霞元君祠几点开门(三月十五碧霞元君挂袍日)(2)

那么,换袍日到底是个什么节日,它到底有什么含义呢?旧时,人们到泰山对皇帝那些虚头巴脑的封禅祭祀等繁文缛节并不感冒,他们的诉求很现实,即“贫者愿富,疾者愿安,耕者愿岁,贾者愿息,祈生者愿年,求子着愿嗣”,林林总总,不同群体有不同的心愿。他们认为,在泰山老奶奶诞辰这一天许愿、还愿最为灵验。于是备足物品,为碧霞元君贺寿同时将她穿了一年的袍服、寿鞋全部更换成新的。

泰山顶碧霞元君祠几点开门(三月十五碧霞元君挂袍日)(3)

袍服有的做成服装,有的则献一块布料,这叫作“献袍布”,为泰山神或泰山老奶奶换上新衣、新鞋,因此,这一天又被称为“换袍日”。那时,给泰山神或泰山老奶奶换袍是一件非常体面的事情。善信所献袍布用于为神灵御寒保暖,就被赋予了灵气和神力,孩子、老人做成衣服或裁剪成布条带在身上,就会无病无灾,幸福吉祥。因为所献袍服(布料)数量较多,往往会被祈福的人求走或由宫内的道人施予。

泰山顶碧霞元君祠几点开门(三月十五碧霞元君挂袍日)(4)

不明就里的人们往往会感到好奇,究竟是什么原因吸引得这么多人心甘情愿、自发地为泰山碧霞元君祝寿、换袍?

其实这与自古以来的泰山崇拜有关!远古时期,世人尊崇泰山为万物发育之地,主管人的生死。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都对其崇拜有加。自有史料记载以来,6位封建帝王到此封禅,向世人夸示自己的文治武功、千秋功业,把泰山推高到神山、国山的地位。也成为文人墨客抒发情怀的地方,他们诗词歌赋、著书立说,歌颂泰山、赞美泰山,至今在沿途及山间留下了不胜枚举的摩崖石刻、碑碣。

泰山顶碧霞元君祠几点开门(三月十五碧霞元君挂袍日)(5)

那时,人们拜祭的是东岳大帝泰山神-一位充当上天和帝王沟通桥梁的神祇。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八这一天,各地的香客、信众不远万里前来为泰山神祝寿、换袍。到宋真宗封禅泰山时,将山顶玉女池内玉女石像建龛供奉,并敕封为碧霞元君。后又建昭真祠(近代改名为碧霞祠),内置玉女像加以祭祀。自明朝中期开始,碧霞元君在民间的影响力超过了泰山神,人们又开始为碧霞元君换袍。

泰山顶碧霞元君祠几点开门(三月十五碧霞元君挂袍日)(6)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一般认为是“父严母慈”,作为女神的碧霞元君,美丽、善良、仁慈、智慧,人们更愿意将苦闷向她诉说,而不是高高在上一脸严肃的泰山神。另外,明中叶至清末,后宫权重,特别是万历、崇祯皇帝,其母后对泰山碧霞元君无比尊崇,清慈禧也曾多次派员到泰山祭祀。“上有所好,下必甚之”,庙堂之上对碧霞元君的信奉更加促进了民间对她的崇拜,让她成为最受欢迎的女神。

泰山顶碧霞元君祠几点开门(三月十五碧霞元君挂袍日)(7)

也许有人会认为,这些都是迷信行为!其实,这是宗教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两者难以割舍,至今传承。千百年来,碧霞元君一直是人们心目中的美好寄托,通过对碧霞元君崇拜,寄予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的是广大劳动人民勤劳、淳朴、善良、富有爱心的优良品德。

泰山顶碧霞元君祠几点开门(三月十五碧霞元君挂袍日)(8)

喜欢这篇文章,就动动你发财的小手,加个关注点个赞,转发出去留个言!期待分享你的建议和观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