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热干面第三代传人是谁(武汉的良心五)

1966年起,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地进行,汉口民生路大蔡家巷,经常有位头发花白、面目憔悴、脸上或身体还带伤的老人,步履蹒跚、踉跄而过,他就是五十四岁的热干面发明人、蔡林记创始人蔡明纬。

第一发 蔡明纬的黄金时代

据蔡明纬长子蔡汉文回忆:

蔡明纬先生,1912年4月24日出生于油面的故乡——武汉市黄陂区蔡家榨镇,父亲和爷爷都是做油面的师傅。

1927年,14岁的蔡明玮进入汉口华清街天宝和中药店做学徒;1932年,药铺关闭,他开始以挑担卖面条为生。“先是卖把子面,加入芝麻酱改良后叫麻酱面,也就是后来的热干面。”

武汉热干面第三代传人是谁(武汉的良心五)(1)

照片中年男子为蔡明纬

那时,解放前的汉口满春路好似北京的天桥,打场卖艺,五花八门。蔡明纬便固定在一家楚剧院门口摆摊,也因此结识了关啸彬等楚剧名角。“后来蔡林记开张,还多亏了演员们的宣传。”

著名楚剧大师关啸彬

第二发 文革前后蔡明纬含恨而终

文革开始后,因热干面结缘的蔡关二人一个是“资本家”,另一个是“戏霸”。再度相聚,竟是在医院病榻前。蔡明纬所能为老朋友做得事情,就是让长子亲手为老朋友做了一碗热干面。蔡汉文回忆道:闻着热干面惹人回味的香味,关啸彬痛哭流涕。

相逢终成死别,关啸彬于1968年1月18日被“造反派”迫害致死。

那些年,批斗之余遵命在家里反省自己封、资、修罪行时,蔡明纬通读《毛泽东选集》很多遍,他想弄明白自己辛辛苦苦一辈子,在家产、生意和店面全部奉献给国家以后,怎么还成了革命的对象。他的财富其实大部分是解放后获得的,是人民政府以特供面粉油料的方式保障的企业。

起早贪黑、含辛茹苦的他从未违背新政府的法令和规矩,也没过一天所谓剥削阶级的奢华腐朽的旧日子,是武汉工商界开明人士的代表,自认为一直还是劳动人民的一份子。但,把他打倒的人没给他一个让他心服口服的理由。

武汉热干面第三代传人是谁(武汉的良心五)(2)

直到1977年春,把他打到的人已被打倒了,他却因病隐恨去世。至死也没想明白这其中翻云俯首的沧桑变幻,更没等来为他平反,重新回到人民中的那一天。

根据蔡汉文提供的资料显示:

1950年,蔡汉文在中山大道租一间两层楼房,经营麻酱面,生意红火,每天要卖出面条千斤以上。当年10月,在税务部门为其办理营业执照时需要登记经营面条名称,第一次将麻酱面命名为热干面后,蔡林记热干面很快传遍武汉三镇。

1952年,国家工商改造运动开始,蔡林记被定为基本守法户。

1956年,工商业改造运动深入,蔡林记被“公私合营”,政府派出一个代表任蔡林记主任,全面接管财务,蔡明纬被被任命为副主任,拿固定工资,原财产变股份,规定以后再分红。

此时至60年代中期,是蔡明纬最春风得意的几年,作为工商界开明人士,他被选为武汉工商联代表,而蔡林记也是武汉市政府的特供企业,在困难时期还保证粮、油的特殊供应。

武汉热干面第三代传人是谁(武汉的良心五)(3)

武汉热干面第三代传人是谁(武汉的良心五)(4)

当年蔡明玮满春街老店所在 舒怀 摄影

1958年,受武汉市政府委托,武汉“四大名小吃”蔡林记热干面、老通城豆皮、四季美汤包、小桃园煨汤到新疆,蔡明纬派弟弟代表蔡林记赴疆,从此热干面传遍大江南北。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造反派把蔡林记的牌子当做封、资、修给砸烂。在批斗跪打中,蔡明纬被逼交出私方证明和副主任证件。由此,蔡林记消失了,改名为武汉热干面馆,蔡明纬及其家族三十几年的私有财产被收归国有。

1974年,店面在次迁移至佳丽广场旁并扩大,蔡林记热干面每天能卖到3000斤,期间,蔡明纬一直坚持在灶台前负责计算技术把关。

1977年初,蔡明纬含冤去世,蔡家人逐步淡出蔡林记。

1979年4月,湖北省、武汉市为关啸彬平反昭雪,并举行追悼大会。

1993年,武汉市对中山大道进行旧城改造,蔡林记面馆一度被拆迁停业。

1997年,时任蔡林记热干面馆经理的刘社军注册“蔡林记”商标,并取得商标的使用权和经营权。

2000年,刘社军将“蔡林记”品牌的6年使用权卖给私营企业,一时间冒出百余家蔡林记加盟店,由于扩张速度快,管理和质量难以跟上,出品质量下滑,民怨沸腾,短时间这些加盟店就基本关张了。

2008年,在政府相关部门协调下,成立了武汉蔡林记商贸有限公司,股东有两人。10月6日,张向阳任董事长,认缴出资122.4万元,实缴180万元;张绪民出任董事总经理,认缴出资150万元,实缴150万元;武汉德云楼经理王永中出任董事执行总经理负责技术。

第三发 蔡林记重生,却与蔡家无关

然而,对蔡明纬这位热干面发明人、蔡林记创始人,这个让无数在武汉劳碌繁忙者的每天都能有一个充实愉悦开端的人、给无数漂泊在外的武汉游子心身所系归心如箭的人,武汉却选择了遗忘。好像这个人从未存在,连我们万能的百度百科也没有蔡明纬的词条。他所创立的蔡林记品牌也几经辗转,已落入他人之手,好像国家相关的政策之光,从未为他照亮。

蔡林记似乎得以重生,但蔡家人却与此无关。目前,现在的蔡林记无论是经营者还是技术传承,均与蔡家及老蔡林记的传统热干面技术无关。只有蔡家热干面嫡传——蔡明纬长子蔡汉文老先生,凡二十余年为恢复与传承蔡家传统热干面技术,为武汉人能吃上一碗正宗传统风味的热干面而奔走不辍。

武汉热干面第三代传人是谁(武汉的良心五)(5)

目前,蔡林记官网上武汉市有三十一家门店,外地有九家。虽顶着热干面的第一品牌及先发优势发展至今,其势头与那几家蔡家嫡传相比并不令人满意。究其原因可能还在于其名不正、言难顺,事与愿违吧。

而常青麦香园、蔡明纬、曾麻子,这三个字号的热干面技术,均由蔡家嫡传蔡汉文先生授徒经营,其出品和口味遵从上述热干面的出品标准,所以,在短短五六年时间就开店超过近六百家,基本扭转了热干面因口味而失去传统顾客的颓势。

武汉热干面第三代传人是谁(武汉的良心五)(6)

武汉热干面第三代传人是谁(武汉的良心五)(7)

令人意外的是,蔡林记在努力“去蔡化”,口味上以使用黑芝麻酱和卤水著称。与老蔡林记的黄芝麻酱和绝不使用卤水泾渭分明,视“知乎”和其他互联网论坛上大部分对蔡林记热干面味道异议的吐槽于无形。

但现在蔡林记的经营者,就像他们当年轻取蔡林记品牌一样,在餐饮行业内运作的本事非凡,武汉热干面近几年在全国各类大赛中获奖,几乎都是他们运作的结果。但在武汉人眼里,蔡林记早已不是传统热干面的代表。

2015年9月,曾参加《十二道峰味》为代表武汉热干面参加一城一味PK大赛时,即使有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热干面技术)蔡林记董事总经理王永中亲自下场,仍败给后起之秀第二届武汉热干面大赛第七名面妈妈热干面。

目前,武汉蔡林记商贸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500万元,2015年12月31日武汉蔡林记商贸有限公司增加了一个公司股东,来自湖南益阳的南县克明投资有限公司。这家公司现名:南县克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陈克明,是为上市公司克明面业的创始人)认缴出资170万,实缴0元。

为什么加入了蔡林记却一年之久没有实际入资呢?作为中国著名的筒状面制造企业,陈克明品牌各种筒状面的持有者,堂堂的上市公司,是否是对现在蔡林记的这种没有传承的热干面技术没有信心呢?

我们将拭目以待。

亲爱的读者,关于武汉选择遗忘热干面发明人蔡明纬、以及那些有关蔡林记的恩恩怨怨,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讨论哦!

武汉热干面第三代传人是谁(武汉的良心五)(8)

关于热干面的前世今生与爱恨情仇,

请各位慢慢接着看下去。

以上照片未注明者均为网络照片,在此向作者一并致谢。

本文作者:姬图米

文编:舒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