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地标建筑简介(老上海地标七重天)

每次走过南京东路与浙江中路十字路口,我的目光总是被那幢22层高的七重天宾馆所牵引。其实,在周围新建筑的包围下,七重天宾馆不论是建筑式样还是外观装饰,都已显现出一种已经过去的年代感。

尽管面对南京东路的正门上有巨幅的“佐丹奴”时尚休闲服装等等广告,大厦四周和顶上霓虹灯光闪亮,五彩缤纷,流光溢彩,炫人眼目,七重天宾馆这幢建于1933年,富有美国现代派建筑艺术风格的“摩天大楼”,还是掩饰不住几许疲惫和沧桑,仿佛有一种“鸡立鹤群”般的沉默孤独和衿持

上海的地标建筑简介(老上海地标七重天)(1)

今七重天大厦(新永安公司)

上海的地标建筑简介(老上海地标七重天)(2)

今浙江中路街景

但是,如果你稍稍了解南京东路的商业发展史,特别是著名的四大公司发迹史,就会知道,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七重天宾馆大厦一直是上海高度仅次于国际饭店的“第二楼”。看过当年美国飞虎队员在国际饭店上向东拍摄的照片,镜头中只有七重天宾馆大厦鹤立鸡群般耸立于万幢重楼之上,就会对七重天这幢外表看似简洁普通,没有繁复装饰的大楼另眼相看。

上海的地标建筑简介(老上海地标七重天)(3)

今新永安公司(七重天大厦)保护 铭牌

整幢大楼占地面积并不大,因为这是在永安公司建造16之后,永安公司的老板为了在高度上“降服”周围的公司,就在已经寸土寸金的浙江中路与湖北路口,花重金购置了原新新舞台的地皮建造远高于对面先施公司的大楼。最初正名叫新永安公司大楼,并采用两座天桥与老永安公司大楼相互连通。 由于受地形的限制,大楼只好依照路形,平面呈三角形,且七层以下呈三角形,七层以上为长方形,南部8层,北部为22层,最高层还有塔楼,塔楼上有旗杆,但这反而使这幢大厦别具特色。

上海的地标建筑简介(老上海地标七重天)(4)

今七重天大厦与老永安 公司之间的天桥

再看建筑外墙,第一第二层用花岗石贴面,第三层以上采用浅米色釉面砖饰面。总之这幢大楼在当时的大楼建筑中可以算是一个“特列”,但却也使得这幢大楼在浙江中路、南京东路十字街头占尽风光。站在浙江中路上,仰望七重天宾馆大厦,只感到楼身分段向上收缩,越高越窄,仿佛有一种渐进的动感,直插云霄。无凝这是当年南京东路上名符其实的“地标”。

上海的地标建筑简介(老上海地标七重天)(5)

松江影视基地里的七重天大厦与老永安公司大楼

我非常喜欢“七重天”这个富有意象和诗意的称谓。其实,“七重天”是当时开设在大楼七楼的一个游乐场名,这个游乐场里还有“七重天”酒楼。由于酒店是当时是上海首屈一指的酒楼,装饰精致,菜肴丰富,酒店配置一色的火车座、弹簧椅,每张桌上都有红色的台灯,餐厅里还附设一个小小的舞池,一时之间,达官贵人、公子小姐趋之若鹜,吃饭跳舞,约会交友、娱乐听歌,“七重天”就渐渐成为与“百乐门”齐名的上海顶级豪华娱乐场所,其名声远扬甚至风靡了整个东南亚。因此后来“七重天”也就成为这幢大楼(新永安公司 )的代名词。

上海的地标建筑简介(老上海地标七重天)(6)

今七重天大厦(新、老 永安公司之间天桥)

上海的地标建筑简介(老上海地标七重天)(7)

今南京东路、浙江 中路口街景

真是“一语双关”。七重天很高,但又不是最高,因为上面还有“九重天”。而“七”在上海话中与又“吃”同音。中国人不喜欢极端,相比“九重天”的远离人世,还是七重天着实让人安稳实在一些。中国人也比较喜欢“七”这个数字,塔有七层,国有七雄。一周七天、人有七情。此外七夕、七仙女……据说在西方的传说中善良之地有七重天堂,故七重天也是至善至地。

上海的地标建筑简介(老上海地标七重天)(8)

今七重天大厦南面

上海的地标建筑简介(老上海地标七重天)(9)

今七重天大厦东侧

上海的地标建筑简介(老上海地标七重天)(10)

今老永安公司大厦

其实余生太晚,并没有亲眼目睹过七重天宾馆当年的盛景。只是从许多影像图片资料中,从谢晋导演的电影《舞台姐妹》、王苹导演的电影《霓虹灯下的哨兵》、叶明导演的电影《七月流火》中组合拼贴了昔日“七重天”的瑰丽姿影。

特别是谢晋的《舞台姐妹》中,当春花和月红两位年轻越剧女演员在班主的牵引下,第一次从十六铺码头下船步入灯红酒绿的上海闹市,镜头就安排她们从“七重天”大楼的天桥下穿过。

上海的地标建筑简介(老上海地标七重天)(11)

电影《舞台姐妹 》中的七重天大厦

上海的地标建筑简介(老上海地标七重天)(12)

电影《舞台姐妹 》中的七重天大厦

“七重天”上的霓虹灯勾勒出这座摩天大楼的雄姿。大楼、天桥,横竖相接,一格一格的窗户灯火通明,如巨兽的眼晴。宇宙牌雨衣、双妹牌花露水、大减价、大甩卖……等广告招牌随风飘荡。随着镜头的缓缓摇移,很自然地使观众感到现代都市摩天大楼的非凡气韵,又明确地感受到夜上海繁华的商业氛围。

上海的地标建筑简介(老上海地标七重天)(13)

今七重天大厦与老永安公司大厦

其实,作为现代都市商业繁华标志的大百货公司,大都建在繁华的十字路口,喜欢用橱窗和霓虹灯装饰来炫耀千奇百怪的商品,尤其是百货公司四周的霓虹灯管,既是文字招牌又是广告,夺人眼球又能烘托氛围,更给人一种现世的安稳和迷醉,也是时代发展,人性所至。当时的南京路之所以成为人们心目中的不夜城,新新、先施、大新、永安、七重天等大百货公司塔楼上彻夜不灭的霓虹灯广告功不可没,所谓的十里洋场、灯红酒绿也。

上海的地标建筑简介(老上海地标七重天)(14)

夜色中从浙江中路南眺七重天大厦

但1949年之后,随着人民当作家做主时代的来临,旧上海这个曾经的“冒险家乐园”遭到主流舆论的诟病,灯红酒绿似乎是殖民地生活的一种象征。加上后来计划经济盛行,商品缺少了促销的动力。故从1952年起,"七重天"等大楼顶上的霓虹灯渐渐减少,直至1956年之后,人民广场南京路一带夜晚已经没有霓虹灯闪烁了。以至1964年红色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搬上银幕,需要在故事的发生地——南京路永安公司、"七重天"大楼等处重现霓虹盛景时却遇到了尴尬,因为现场已经没有霓虹灯了。无奈,只得在电影厂内部搭景装置霓虹灯,根本无法还原老永安公司、七重天一带的氛围,甚至连老永安公司、七重天等富有南京路标志特色的大厦全景都没有出现过。

上海的地标建筑简介(老上海地标七重天)(15)

今七重天大厦南面

不过,到了1980年,以“孤岛”时期为背景的电影《七月流火》拍摄时,需要重现“七重天”、老永安公司的霓虹灯夜景,尽管当时南京路上的霓虹灯还没有恢复,但是该片导演为了影片的真实,决定在现场装置霓虹灯广告。那时候还没有影视基地一说。只能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拍摄,而且必须一晚上就全部拍完。

这是电影置景师们大显身手的时机。他们将一辆辆铲车改造成双层电车,又在“七重天”等建筑上悬挂了大量“大减价”等实物广告和霓虹灯招牌。一到夜深,大量群众演员出现,一时间浙江中路、南京东路口,电车、人力车穿梭不停,车水马龙,各色霓虹灯闪烁,使七重天、老永安公司的旧貌得以生动的再现,很好地烘托出那个时代的氛围。

上海的地标建筑简介(老上海地标七重天)(16)

今七重天大厦正门(北门)

据说,当年站在七重天酒楼的窗户前:天空夜雾沉沉,但是给南京路上那一溜大百货公司的霓虹灯一照,那红红的灯光就像是整个一条南京路在燃烧着。远方,高耸着一幢一幢高大的建筑,每一个窗户里发射出雪亮的灯泡,在夜雾茫茫中,仿佛是天空中闪烁着的耀眼的星星。站在窗口会使人产生一种幻觉,仿佛到了天空似的,有点飘飘欲仙。

七重天,老永安公司、霓虹灯、夜上海……这是一个老上海标志的组合,也成为一组代表老上海奢华生活的意象集合。

上海的地标建筑简介(老上海地标七重天)(17)

霓虹灯下的夜景

上海的地标建筑简介(老上海地标七重天)(18)

霓虹灯广告

霓虹灯是克洛德于1910年在巴黎发明的,1926年便传到上海。进入1930年代后,上海的商店、酒楼、剧场及舞厅等纷纷安装了霓虹灯,其闪烁艳丽的色彩,将夜晚的上海装饰得美轮美奂。南京路上许多商店,特别是有名的四大公司,都装上了鲜艳的霓虹灯,高耸在夜空,耀眼的灯光和夜空融为一体,成为构成不夜城“摩登上海”的一个象征。

霓虹灯标志对于南京路的夜晚是不可或缺的,霓虹灯的光焰剪裁着夜幕的轻纱,是可以安慰人心的,在商品的宣传上也是收效明显的,也因此霓虹灯成为近代都市的标志物。

上海的地标建筑简介(老上海地标七重天)(19)

南京东路夜景

上海的地标建筑简介(老上海地标七重天)(20)

南京东路夜景

上海的地标建筑简介(老上海地标七重天)(21)

南京东路夜景

当年的七重天酒楼是观赏南京路的绝佳位置,可见七重天大厦正是南京路的重要标志性建筑之一。据说,当年高耸在南京路夜空中的霓虹灯,首先就以永安新大楼(即七重天)上的宇宙牌雨衣广告图案设计为最精致,其次是大新公司屋顶上的中华第一针织厂的菊花牌内衣广告的图案变化最多,这两个地方恰似大上海的两只眼睛。

上海的地标建筑简介(老上海地标七重天)(22)

今七重天大厦(新、老永安公司之间)

1949年的5月25日,“七重天”的塔楼上出现了上海第一面五星红旗之后,整个永安公司不可避免地走上了“公私合营”的道路。“七重天”内的游乐场、酒楼、舞厅……包括“七重天”上的霓虹灯自然就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大厦也先后成为上海华侨商店和上海电视台、东方电视台所在地……以至“七重天”这个名称也被人们淡忘。只成为老上海人口头传诵的一个“奢华场所”,成为电影、话剧等文艺作品中的一个背景。

上海的地标建筑简介(老上海地标七重天)(23)

1970年代南京东路

上海的地标建筑简介(老上海地标七重天)(24)

1958年时的七重天大厦(上海电视台)

上海的地标建筑简介(老上海地标七重天)(25)

1987年时的七重天大厦

上海的地标建筑简介(老上海地标七重天)(26)

1993年时的七重天大厦

历史是螺旋式上升。改革开放后,随着商品经济文化的发展,霓虹灯广告的商业和宣传功能又被人们重视。南京路的大小商店又纷纷恢复了霓虹灯广告,南京路又变亮了,不夜城的种种情形又回到了人们的视线之中,“七重天”这个品牌自然被人们记起。

1984年10月,大厦决定改建为宾馆,并于次年12月对外开放营业,定名当然为“七重天宾馆”。双人房、单人房、大套间……空调、彩电、冰箱、卫生设备……宴会厅、中餐厅、西餐厅、歌舞厅、酒吧……一应俱全。“七重天宾馆”以它独特的人文历史,浓郁的怀旧色彩、优良的地理位置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宾客。据说七重天宾馆的音乐茶室是全上海第一个恢复歌手驻唱的茶室。

上海的地标建筑简介(老上海地标七重天)(27)

今七重天大厦门口

然而什么又都在流变。七重天宾馆在短暂而又辉煌的“蜜月期”过后,特别是在1990年代之后,四周建筑式样更新颖的世茂商城、王宝和大酒店、古象大酒店等雄起之后,七重天宾馆不可避免地由“皇后”屈尊为“贵妃”了。虽然七重天宾馆七楼的“老上海餐厅”还在营业,但七楼以下已经成为香港“佐丹奴”品牌店了,始终不火不温,二至四楼则分别卖一些皮货和杂牌货了。

上海的地标建筑简介(老上海地标七重天)(28)

今七重天大厦餐厅菜单

上海的地标建筑简介(老上海地标七重天)(29)

今七重天大厦

前不久,我进入七楼的老上海餐厅,餐厅在总体装潢和细节布置上刻意“做旧”,还增加了“历史图片和实物”,凸现七重天这幢老楼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仿佛时光倒流,怀旧之情让人倍感温馨。我特意在走廊边的窗户口眺望南京东路上的人流……虽然南京路上人如蚂蚁,但放远看去,远处近处比“七重天”高得多的大厦比比皆是,而“七重天”由于本来就是依特殊地形而建的大厦,内部的构造和设施在今天看来无疑显得狭小和陈旧了。

但这并不能否认它曾是上海最高的建筑之一,最奢华的娱乐场所之一,也是最具标志性的建筑的历史。什么都是相对的。如果时光倒流,我想许多人也许根本就没有机会和资格来到这里。

上海的地标建筑简介(老上海地标七重天)(30)

今七重天大厦一楼门厅

上海的地标建筑简介(老上海地标七重天)(31)

来过七重天的名人

上海的地标建筑简介(老上海地标七重天)(32)

名人为七重天题的字

上海的地标建筑简介(老上海地标七重天)(33)

老上海餐厅

上海的地标建筑简介(老上海地标七重天)(34)

老上海餐厅门厅

上海的地标建筑简介(老上海地标七重天)(35)

从七重天大厦北眺

历史就是这样,道是无情也有情。在我看来,今天的七重天不用去争什么商业老大了,它只要做好它自己就够了。当一幢建筑渐渐有了年代感之后,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座无言的丰碑,是会记忆历史的。“七重天”上的霓虹灯明明灭灭,闪闪烁烁,叠现的其实是这个城市社会民情发展变迁的脉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