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姓怎么幽默介绍自己的姓氏(品析宗祠对联欣赏41)

彭姓是中国姓氏,百家姓排名47,殷商时诸侯国大彭,即今天的江苏徐州铜山境内是彭姓的发源地,其后彭姓的繁衍播迁,均是出自此支。

彭姓怎么幽默介绍自己的姓氏(品析宗祠对联欣赏41)(1)

起源

源流一:源于风姓包羲伏羲氏《元和姓纂》《帝系谱》载:包羲太昊伏羲氏娶少典为妃,生黄帝。其子孙颛顼帝曾孙吴回之子陆终的儿子篯铿的封地大彭,属于以国名为氏。

彭姓怎么幽默介绍自己的姓氏(品析宗祠对联欣赏41)(2)

源流二: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大夫熊彭名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源流三:源于子姓,出自有商,老彭,即师挚,为商巫师。

源流四: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鲁国公子牙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源流五:由他族改姓而来,据《姓氏考略》所载,有胡、西羌、南蛮,清时满、蒙、回、苗、白、瑶、土家、苦聪、彝、拉祜等民族有彭姓。

源流六:源于官位,出自战国时期军制官吏彭师,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源流七:于西羌族,出自魏、晋时期西羌族,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源流八:源于西戎,出自春秋时期西戎彭戏氏部族,属于以部落名称为氏。

彭姓怎么幽默介绍自己的姓氏(品析宗祠对联欣赏41)(3)

始祖

彭祖。彭姓出自颛顼帝的后裔,上古时代,颛顼帝有一曾孙名吴回,吴回在帝喾时为火正祝融(用火的官)。吴回的儿子陆终娶鬼方氏的女儿为妻,陆终之妻怀孕三年后都未能产下一子,万般无奈的陆终只好用利刃剖开妻子左肋下方,产下三子,剖开右肋下方,又产下三子。六个儿子中的第三子名铿,《唐书》载:风姓。后来被封在大彭,为商朝时的诸侯国之一,彭铿是个有名的长寿者,据说他一生活了八百多岁,经历了夏、商两代,所以又称他为彭祖。他的子孙就按照当时习惯,以国命姓,称为彭姓,他们尊彭祖为彭姓的得姓始祖。

彭姓怎么幽默介绍自己的姓氏(品析宗祠对联欣赏41)(4)

郡望

陇西郡:战国时期秦国秦昭襄王二十八年(甲子,公元前279年)置郡,因在陇山之西而得名,治所在狄道(今甘肃临洮),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东乡县以东的洮河中游、武山以西的渭河上游、礼县以北的西汉水上游及天山市东部,包括今甘肃省兰州市、临洮县、巩昌县、秦州市一带。西汉朝时辖地在今甘肃省东乡县东部的洮河中游、武山西部的渭河上游、礼县北部的西汉水上游及天山市的东部地区。三国时期曹魏国移治至襄武(今甘肃陇西)。北魏时期辖地在今甘肃省陇西县附近一带。

淮阳郡:西汉汉高祖刘邦十一年(乙巳,公元前196年)置淮阳国,为同姓九国之一,都城在陈州(今河南淮阳),汉惠帝后改为郡,其时仍为国,至汉成帝时辖地在今河南省淮阳市、鹿邑县、太康县、柘城县、扶沟县一带地区。东汉朝章和二年乙酉(公元88年)改为陈国。隋朝大业年间(公元605~618年)及唐天宝、至德年间(公元742~758年)又曾多次改陈州为淮阳郡。

彭城郡:彭城郡原为西汉时期的楚国所置。汉宣帝地节元年(壬子,公元前69年)以楚国改置彭城郡,治所在彭城县(今江苏徐州),西汉朝黄龙元年(壬申,公元前49年)复名楚国,东汉朝章和二年(戊子,公元88年)又改为彭城国。南朝宋永初二年(辛酉,公元421年)复为彭城郡。隋开皇时期(公元581~600年)废郡,隋朝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复置。唐朝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又改为徐州,唐朝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名彭城郡。唐朝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复为徐州。历史上的彭城郡,其统辖范围大致包括今山东省微山县、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沛县东南部及邳县西北部,安徽滩溪县东部及山东微山县一带。彭城郡与沛郡在地域范围上有部分重叠。

玄菟郡:历史上的玄菟郡有两处,一称北玄菟郡,一称南玄菟郡。北玄菟郡在秦、汉时期位于东辽地区东北部,是古北燕国遗民夫余族的境地。在汉武帝刘彻征服朝鲜半岛的过程中,建“汉四郡”,夫余之地归属于其中的玄菟郡管辖。玄菟郡境地在今朝鲜咸镜南道、咸镜北道以及中国辽宁、吉林省西部一带,郡治在咸镜南道境内。汉始元五年(己亥,公元前82年),汉武帝将真番、临屯二郡撤销,并将玄菟郡迁至今吉林地区。到了东汉时期,玄菟郡西移至辽东地区,之后为高句丽所吞灭。南玄菟郡亦称南粤郡,即今两广(广东、广西)之地,治所在番禺(今广东番禺)。东汉时期兼指南越、闽越。秦末南海龙川(今广东龙川)令赵佗兼并桂林、南海、象三郡地(今广东、广西及越南北部地),自立为南越武王。汉初南越虽对汉称臣,实为一割据政权。赵佗死后,三传至其五世孙赵兴为王,汉武帝想直接统治南越地区,于西汉朝元鼎四年(戊辰,公元前113年)派遣使者安国少季、终军等去招抚赵及其母王太后樛氏入朝。南越王赵兴及王太后都同意归附内属,但丞相吕嘉坚决反对,起兵杀死了南越王、王太后和汉使。汉武帝于西汉朝元鼎五年(己巳,公元前112年)秋发兵十万攻南越,于次年(公元前111年)冬俘获吕嘉,平定南越全境。汉武帝曾封闽越贵族余善为东越王,南越吕嘉反汉,余善曾与通谋,西汉朝元鼎六年庚午(公元前116年)秋,又起兵杀汉三校尉,于是汉兵往讨,至西汉朝元封元年(辛未,公元前110年),东越贵族杀余善请降,事平。此后南越国消,为南越郡。彭氏郡望中的玄菟郡属于北玄菟郡。

宜春县:西汉时期置宜春县。晋朝时期改名为宜阳。隋朝时期设袁州,改宜阳为宜春,治所便在宜春(今江西宜春),其时辖地在在今江西省宜春市一带地区。元朝时期为路。明、清两朝均为袁州府。民国时期废府改县,治所在今江西省宜春县。

彭姓怎么幽默介绍自己的姓氏(品析宗祠对联欣赏41)(5)

堂号

陇西堂:以望立堂。

淮阳堂:以望立堂。

玄菟堂:以望立堂。

宜春堂:以望立堂。

彭城堂:以望立堂。北宋末年原籍江西吉安的彭延年告老辞官后定居于揭阳,是彭氏进入广东的始祖。其子孙除留居揭阳外,先后迁居梅州市梅县区、丰顺、大埔、兴宁、五华等地。迁居丰顺县人数最多,有“彭半县”之称。

可祖堂:都是说的彭铿(即彭祖)的故事。彭铿封于彭邑,人称彭祖。彭祖活了八百岁,商朝末年他就当了守藏史,到了周朝又当柱下史,所以又叫长寿堂。

彭姓怎么幽默介绍自己的姓氏(品析宗祠对联欣赏41)(6)

祠联

源自高阳;望出宜春。

——佚名撰彭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出彭姓的源流和郡望。

疏陈十策;名列三奇。

——佚名撰彭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北宋饶州鄱阳人彭汝砺,字器资,治平初年状元,官监察御史里行,首次上书,便陈述“正己、任人、守令、理财、养民、赈救、兴事、变法、青苗、盐事”等十件事,指陈利害,多是当时朝中大臣所不便说的。后历官中书舍人、吏部侍郎、吏部尚书,因被人弹劾,降为江州知府。他为官处世,言行必合于大义;与人结交,则尽诚尽敬,当时人称他有“古人风”。著有《易义》、《鄱阳集》。下联典指宋代宜丰人彭渊材,喜爱游历,通晓大乐,曾向朝中献乐书,官协律郎。当时,洪觉范奇于诗,邹元佐奇于命(五行阴阳),彭渊材奇于乐,号称“新昌三奇”。

武原二仲;新昌三奇。

——佚名撰彭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清代诗画粗彭孙贻,字仲谋,号羿仁,海盐人。天性孝友,善诗工墨兰。与同邑吴仲木同为名流推重,时称武原二仲。下联典出宋代学者彭渊材,宜丰人。曾出入京兆贵人之门十余年,及归上有李廷珪墨一丸,文与可竹一枝,欧阳公五代史稿一巨编而已。善晓大乐,尝献乐书,珍重协律郎。为“新昌三奇”之一。

吴中三老;鸿博第一。

——佚名撰彭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明代贡生彭行先,字务敏,长洲人。崇祯时授知县不就,隐居教授,年九十二卒。与金俊明、郑敷教称“吴中三老”。下联典出明代进士彭孙遹,字骏孙,海盐人。工诗,有文才,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康熙中举鸿博第一,授编修,历官吏部右侍郎。

作柱下史;封长平侯。

——佚名撰彭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上古时彭祖,自尧时举用,作柱下史。下联典指东汉·彭宣,哀帝时封长平侯。

宜春世泽;渔阳家声。

——佚名撰彭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彭姓望出宜春。下联典指东汉·彭弘,哀帝时为渔阳太守。

采女问道;小姑嫁郎。

——佚名撰彭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彭祖善养生术,有采女乘车向其问道。下联典指江西省彭泽有小孤山在江水中,江侧有彭浪矶,后人戏称小孤为“小姑”,彭浪为“彭郎”。

十策家声远;三奇世泽长。

——佚名撰彭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安徽省宿松县陈田村彭氏宗祠联。上联典出清代诗画粗彭孙贻。下联典指宋代宜丰人彭渊材。

画梅留刚直;悬竹志春晖。

——佚名撰彭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清彭玉麟,擅画梅,卒谥“刚直”。下联典指清彭启丰,于园中植花竹,朝廷赐额曰:“悬竹春晖”。

福随如愿至;寿比老彭增。

——佚名撰彭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上古彭姓始祖彭祖。

采女乘軿问道;小姑得仙嫁郎。

——佚名撰彭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彭祖善养生术,有采女乘车向其问道。下联典指江西省彭泽有小孤山在江水中,江侧有彭浪矶,后人戏称小孤为“小姑”,彭浪为“彭郎”。

悬竹志春晖之瑞;画梅留刚直之型。

——佚名撰彭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清代江苏省长洲人彭启丰,字翰文,号芝庭,自号香山老人,雍正年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乾隆年间历官侍讲、左佥都御史、刑部侍郎、吏部侍郎、兵部尚书。为官四十年,以谨慎著称。为了奉养母亲,曾请求辞官,在家中壁园亭,植花竹,乾隆皇帝曾赐匾额“慈竹春晖”。工于书法,善于绘画,又能诗文,著有《芝庭诗文集》。下联典指清末湘军将领彭玉麟,字雪琴,湖南省衡阳人。咸丰年间,随曾国藩创办湘军水师,购买洋炮,建造大船。曾在湘潭、岳州等地与太平军作战,率水师封锁长江,围攻九江、天京、官兵部右侍郎加太子少保。光绪年间官兵部尚书,因病辞去,奉命赴广东办防务,死后谥刚直。擅长写诗,下笔立就,尤其善于画梅花。

一室名师,专治易书义理;四朝元老,博通今古精微。

——佚名撰彭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汉代大司空彭宣,字子佩,阳夏人。事禹受易经,禹受易于施雠,由是施家有张彭之学。哀帝时官至大司空,封长平侯。下联典出上古彭祖,相传自尧时举用,历夏至殷。本姓钱名铿,封于彭城,故称彭祖。

政治精明,卓尔循良龟鉴;学识正大,粹然性理鸿儒。

——佚名撰彭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宋代进士彭俞,字济川,宜春人。少隐集云峰,学邃于易,自号连山子。绍圣年间进士,官终朝散郎。有《君子传》、《循吏龟鉴》、《贯通篇》、《时议》等传世。下联典出宋代乾道进士彭龟年,字子寿,清江人。乾道年间进士,曾与朱熹、张栻交游,学业益进,累官秘郎、吏商侍郎、宝谟阁待制。他学识正大,议论直切,严于辨析善恶、是非。著有《止堂集》。

盛德大功,四世国家元老;孤忠峻节,百年天地一人。

——庞尚鹏撰彭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福建省莆田县的新度镇港利村彭氏宗祠联。全联典指明·彭韶,港利村人。天顺元年进士。为政简静明法,决疑狱,督粮储;仗义执言,弹劾权奸,曾两度被陷下狱。他任刑部尚书时,安远侯柳景总戎两广,贪赃巨万。韶依法褫 其爵。柳仗权贵之力,希望以八百两捐公脱罪,韶坚持不准。因他不畏权贵,批鳞逆谏、得罪于巨室。他就辞官回里。著有《名臣录》等书。

七百岁、八百年流沙记身世;四十妻、五十子独卧妙权衡。

——佚名撰彭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出古代长寿彭祖(铿)传说事典。

掌东鲁文衡,数十生徒,尽是皇家之客;传西陵望族,两三兄弟,因为工佐之臣。

——佚名撰彭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湖北省麻城市彭家寨彭氏宗祠联。

肇派自吴西,宋元明清,雁塔鹰扬开甲第;解缨迁楚北,祖孙父子,鹿鸣琼晏荫箕裘。

——佚名撰彭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湖北省麻城市彭家寨彭氏宗祠联。

汉司空德业、宋御史勋猷,溯从前忠孝传家,渊源有自;六百年宗坊、廿余代族姓,欣此日馨香根本,典型维新。

——彭笏臣撰彭姓宗祠通用联

此为湖南省桂阳县青兰乡彭氏宗祠联

李纲罢相,累及外家,忆先世辟地西江,六七族椒衍瓜绵,若汪若黄,祸我翻成福我;至正肇修,迄兹民国,仰前徽发迹南宋,十二次梨灾枣火,即彭即蔡,宗同不必姓同。

——蔡飞陆撰彭姓宗祠通用联(32 32=64字)

此联为江西省奉新县彭氏宗祠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