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祛湿的方法(这些事情不要做)

秋季多雨,外界湿气容易入侵人体,尤其此时人们还易贪凉,导致体内湿气聚集。湿气对人有什么影响?如何正确祛湿?一起来看↓

湿气对身体的影响

影响皮肤:易出现头发油腻、毛孔粗大、暗黄无光、黑眼圈、痤疮、色斑等问题。

发胖浮肿:长期被湿气困扰,影响新陈代谢水平,进而导致肥胖。若体内湿气过重,会影响肾脏的利尿功能,继发全身浮肿。

关节不适:湿气侵入关节后,导致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排泄功能受损:体内湿气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表现为大便黏腻、排便不净、次数增多。

诱发多种疾病且迁延难愈:湿邪在体内久了,会影响气血流通,诱发脏腑疾病,也会使人出现头晕、乏力、四肢困重、食欲减退等症状。

从头到脚的祛湿方法

洗澡洗头后要充分擦干身体,吹干头发,头发还湿着时不要直接入睡。

别为了贪凉一次性吃太多生冷食物,减少暴饮暴食的机会,远离太过油腻的食物。少喝或不喝酒,尽量不要酗酒或一次喝得酩酊大醉。

躯体

坚持运动可有效加快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促进湿气排出。建议大家平时动起来,推荐跑步、健走、游泳等有氧运动,适当排汗可加速“排湿”。

久坐也是运动少的“隐形”表现,长期坐着不动,代谢就会变慢,容易招来湿气,因此要改掉久坐的习惯。劳动、休息时要尽量避开水湿之处,尤其是老年人,在外走累了,也尽量别坐潮湿的木椅木凳等。

秋季祛湿的方法(这些事情不要做)(1)

下雨天减少外出,不慎淋雨的话要及时更换衣物,鞋子湿了就不要连续两天穿同一双,同时要将湿的鞋子充分晾晒。此外,还要注意保持房间干燥;如果外界湿气也很重,可打开风扇、空调等保持空气流通。

四大“祛湿法宝”

1.中药

藿香、佩兰等:可化湿醒脾、解暑发表,做成香囊随身佩戴,有祛湿避秽的效果。

苍术等:可燥湿健脾、祛湿解表。

猪苓、茯苓等:可利水渗湿。

2.食疗

薏米可健脾祛湿。薏米与葛根、赤小豆、茯苓等共食,能清湿、排湿、挡湿。

秋季祛湿的方法(这些事情不要做)(2)

3.艾灸

艾叶味苦、性辛温,具有温经止血、祛寒止痛的作用,能起到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散寒除湿的疗效。

4.拔罐

拔罐是较常见的祛湿法,可调整人体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达到扶正祛邪之目的。

编辑:张紫薇

* 转载请注明来自浦东发布官方微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