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为什么需要心理自我安慰(发人深省的安慰剂效应)

思想家蒙田在《想象的力量》中写过一个故事。

一位女性坚信自己吞下了面包里的一根针,结果生病了。

医生经过检查,并未发现她体内有一根针,但又无法消除她的病痛。

于是医生给她服用了催吐剂,又偷偷在呕吐物中放了一根针,她就康复了。

实际上,医生对于患者的这种善意欺骗很普遍。

根据俄勒冈健康与科技大学的调查,医生开出的处方里大约有35%—45%都是安慰剂。

这种心理现象就是“安慰剂效应”

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学》中写道:“安慰剂效应在根本上,就是一种潜意识的自我暗示。”

当一个人内心拥有了“相信的力量”,便会吸引到更多的能量,收获更好的结果。

你相信什么,就会遇见什么。

人们为什么需要心理自我安慰(发人深省的安慰剂效应)(1)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人们为什么需要心理自我安慰(发人深省的安慰剂效应)(2)

相信努力,努力便会回应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写过一篇《相信奋斗的力量》,文中讲述了他自己的一段经历。

高中时,他的老师对全班同学说:“你们在座的,没有一个能考上大学,你们以后一定都是农民。”

很多同学就这样相信了,他们不是中途退学,就是考一次就放弃了。

只有俞敏洪铁了心要考上大学,他相信只要努力就会有回报。

但接下来的高考之路异常艰难,他连考两年都落榜了。

他的身边开始出现难听的声音。

有人说,他根本不是考大学的料,好好当一个农民得了;甚至还有人嘲笑他戴了一副眼镜就想冒充大学生。

然而俞敏洪没有被闲言碎语吓倒,没有人看好他,他就自己鼓励自己。

他在心里默念:俞敏洪,相信你自己,你一定能考上大学。

人们为什么需要心理自我安慰(发人深省的安慰剂效应)(3)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就这样,他白天在田里干活,晚上就在煤油灯下学习,每天都学习到半夜三更。

凭着这股不服输的狠劲儿,第三年,俞敏洪终于考上北京大学,人生从此逆转。

在人生的赛场上,有人不战而败或中途弃赛,往往不是因为能力不够,而是因为不再相信。

面对命运的挑战,不同的心态将带来不一样的结果。

你相信什么,什么就会迎面而来;你怀疑什么,什么就会失之交臂。

正如爱默生所说:“坚信自己的梦想,相信自己心里认准的东西,你就一定能实现。”

当你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并努力为之奋斗的时候,整个世界都会助你一臂之力。

生活给予每个人的困难和阻碍都是同等的分量,即使屡战屡败,我们也要选择相信。

顺风顺水也好,逆水行舟也罢,你相信努力,努力便会有所回应。

人们为什么需要心理自我安慰(发人深省的安慰剂效应)(4)

相信善意,方能拥抱善意

《水木格言》中有一段话:“不管富有还是贫困,心地善良是做人的根本,如果你一心利人,即使根本不求回报,也会在不经意时收到惊喜。”

人这一辈子,越是相信善意,越能积攒更多善良的回馈。你对别人的善意,久久行之,最终成全的都会是你自己。

人们为什么需要心理自我安慰(发人深省的安慰剂效应)(5)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曾经看过这样一则故事。

一艘货轮正在烟波浩淼的大西洋上行驶。

一个在船尾搞勤杂的黑人小孩,不慎掉进了波涛滚滚的海水中。

黑人小孩大声呼救,但因为风大浪急,船上的人都没有听见。他眼睁睁地看着货轮越走越远,船身越来越小。

黑人小孩在冰冷的海水里拼命地游,直到游不动为止,他感觉自己要沉下去了。

这时候,他想起老船长那张慈祥友善的脸,“老船长一定会来救我的”,想到这里,孩子浑身又有了力气,又开始拼命地朝前游去……

船长终于发现黑人小孩失踪了,当他断定孩子是掉进海里后,下令返航,回去找。

这时,有人劝他说,这么长时间了,就算没有被淹死,也让鲨鱼吃了。

船长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回去找。

终于,在孩子就要耗尽力气沉下去的最后一刻,船长赶到了,救起了他。

小孩苏醒后,跪在地上感谢船长的救命之恩时,船长问他:“孩子,你怎么能坚持这么长时间?”

孩子说:“因为我相信您一定会来救我的!”

很多时候,支撑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是对善良的笃定。

古人云:“行善之人,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但日有所增。”

人们为什么需要心理自我安慰(发人深省的安慰剂效应)(6)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请相信,再小的善意也有力量。

或许,你随手的一个举动,就能化解别人的无助;随口的一句鼓励,就能熨贴别人沮丧的心情。

你若选择相信善良,福气也会悄悄靠近你。

相信善意,方能拥抱善意。心存善意,人生之路亦会越走越宽。

人们为什么需要心理自我安慰(发人深省的安慰剂效应)(7)

相信奇迹,奇迹才会光临

在网上看过一个感人的故事。

美国女孩杰奎原本是一名游泳运动员。

然而,在她17岁那年,因意外受伤导致腰颈部以下全部瘫痪。医生说她以后再也不可能站起来走路了。

这个消息对杰奎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

但她并没有因此一蹶不振,而是把全部心思投入到了摄影事业上。

几年过去,杰奎事业有成,男朋友安迪还向她求婚了。

但在幸福之余,杰奎一想到她只能坐在轮椅上被推到新郎面前,心中就难免有些遗憾。

就在离婚礼还有十个多月的时候,杰奎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她决定开始锻炼身体,练习走路,她要在婚礼上自己走向新郎。

人们为什么需要心理自我安慰(发人深省的安慰剂效应)(8)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身边人得知她的想法,都说绝对不可能,毕竟杰奎长期坐在轮椅上,双腿早就没有知觉了。

杰奎却坚信只要坚持锻炼,就一定会有奇迹出现。

她每天刻苦训练,虽然每走一步都异常艰难,但她不愿放弃。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她的腿有知觉了。十个月过去,杰奎终于能脱离轮椅走路了。

婚礼这天,杰奎穿着漂亮的婚纱坐在轮椅上,被爸爸推到礼堂上。

就在大家准备迎接坐在轮椅上的新娘时,杰奎自己站了起来。

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呆了,片刻后,全场一片沸腾欢呼。

安迪激动地拥抱着杰奎,开心地流下了眼泪。

杰奎笑着说:“亲爱的,跟你站在一起的感觉真好,我好喜欢自己现在的样子。”

我们常常说,人生哪有那么多奇迹。事实上,当你选择笃定相信时,就已经在平凡的生活里播下一颗奇迹的种子。

相信奇迹,奇迹才会光临;相信奇迹,你就是奇迹本身。

人们为什么需要心理自我安慰(发人深省的安慰剂效应)(9)

你相信什么,便会遇见什么

心理学家麦基曾说:“一个人相信什么,他未来的人生就会靠近什么。”

很多时候,一个人的失败,往往不是能力不足,也不是运气不佳,而是因为你不再相信,结果把人生之路越走越窄。

人们为什么需要心理自我安慰(发人深省的安慰剂效应)(10)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唯有选择相信,生活中的美好才会与你不期而遇。

相信努力,才能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相信善意,才能收获生活回馈的意外惊喜;

相信奇迹,才能让自己成为最靠近奇迹的人。

往后余生,愿你所见皆所愿,善良勇敢,奔赴所爱,遇见一个光芒四射的自己。

人们为什么需要心理自我安慰(发人深省的安慰剂效应)(11)

作者:棠唐,生活琐碎,写作就是出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