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升仙(民间故事灵猫救主升仙)

以下故事,出自清代徐岳《见闻录》,翻译时有增改。

民间故事升仙(民间故事灵猫救主升仙)(1)

在山西省,有一富贵人家,家主叫张苗(原故事主人公无姓名,为便于记忆,所以替他拟了个名字)。张苗很喜爱小动物,猫儿、狗儿、鱼儿等,他都喜欢。但是,若说张苗最喜欢的小动物,当属猫儿。

张苗家倒是养了不少猫,其中有一只猫,张苗尤为喜爱,视为掌上明珠,甚至不肯轻易示人。

这只猫之所以得张苗重视,是因为品相特别好。它的眼睛是金黄色的,如同黄沙大漠,非常美观;它的爪子却是有点碧绿色,这实在很稀有;而且猫儿头顶还有一撮毛,偏红色;最妙的是,猫儿浑身雪白,没有其他杂色,唯独尾巴是黑色。

古人对不同颜色的猫儿,有不同的命名。

比如腿部以上黑色而爪子白色的猫,叫乌云盖雪;如果下面为白色而爪子为黑色的猫,则叫踏雪寻梅;若是浑身白色,只有尾巴是黑色,这样的猫儿叫雪里拖枪,或者铁枪拖玉瓶。至于浑身白色,尾巴黑色,而额头有一点黑色的猫,则叫挂印拖枪或者负印拖枪。

民间故事升仙(民间故事灵猫救主升仙)(2)

另外,古人对猫也讲究面相,认为不同颜色的猫儿,也能决定主人家的富贵。

《相猫经》云:纯白而尾独纯黑,额上一团黑色,名曰挂印拖枪,或负印拖枪,人家得此主贵。也就是说,对于挂印拖枪猫,能够让主人家富贵。

也正是因此,所以张苗对自家的这个猫更加喜爱、重视。

每天,张苗给猫儿买好吃的鸡肉、鱼肉、蛙肉等,舍不得让它去抓老鼠。天冷了,猫儿跳到他身上取暖睡觉,他便一动不动,唯恐打扰猫儿。晚上睡觉时,张苗也会把猫儿带在身边。有时候,猫儿调皮,或者受到惊吓,抓伤了张苗,张苗也毫不介意,反而认为是自己不该吓到猫儿。

总而言之,张苗对猫儿的感情,简直就像自家人一样。

时间久了,这猫儿也有灵气,对张苗百依百顺,寸步不离。别人别说摸它撸它,就是想靠近看看,它都会跑开。

当地有一人,也是富贵之家,家主的儿子叫周礼英(名字代拟,原故事无名字),也喜欢猫,距离张苗家不远。周礼英看到张苗家的猫,顿时想要,表明意思后,张苗自然直接拒绝。

民间故事升仙(民间故事灵猫救主升仙)(3)

周礼英知道,张苗也喜爱这只猫,不会轻易割爱,于是用家中的骏马,去换张苗家的猫。张苗不爱骏马只爱猫儿,果断拒绝。周礼英被拒后,狠了狠心,把重金买来的爱妾送给张苗,只为换到那只猫儿,但张苗还是拒绝了。

周礼英拿出一千两银子,直接说要买了猫儿,但张苗也有钱,根本不在乎。周礼英气急败坏,买通官府,诬陷张苗私通贼寇,劫掠百姓。官府封了张苗的家,还好他没有成家,没人受到连累,而张苗则因为人缘好,提前得到消息,带着猫跑到了广陵。

在广陵,张苗住在好朋友家,这个朋友也是大商人,他看到了猫后,也喜欢猫,想尽办法想得到这只猫。给金银珠宝、美服高楼、美姬美妾等,张苗都拒绝了,只要猫儿,其他什么都不要。

这个朋友为了得到猫,居然也起了杀心,他想了个办法,自以为万无一失。

朋友有一天晚上宴请张苗,说不再要猫了,就让张苗在自己家住,这样等于自己也有了猫儿。张苗很高兴,跟朋友一起吃饭。朋友敬酒,张苗正要举起酒杯,猫儿忽然跳到了桌子上,推翻了酒杯。

民间故事升仙(民间故事灵猫救主升仙)(4)

张苗以为猫儿调皮,把猫儿抱在怀里,朋友又给他斟酒。此时,猫儿又跳上来,推翻了酒杯,朋友脸色微变。

张苗没生气,把猫儿抱在怀里,对朋友表示猫儿调皮,不要见怪。朋友脸色阴晴不定,又倒了一杯酒,那只猫儿挣扎着出来,又把酒杯推倒了,还龇牙咧嘴,似乎看到了恶人。张苗察觉出不对劲,对朋友大喝一声:这酒有毒,是也不是?

趁着朋友呆住的时候,张苗带着猫儿连夜跑路。

路上,张苗又遇到一位故人,故人划船,张苗藏在船后,求朋友带自己过黄河,故人答应了。在船上的时候,张苗百感交集,几个人都要害自己,真是不知道该高兴还是该伤心,想到猫儿救了自己一命,他又很感动。

把猫儿放在船舱里后,张苗在船头踱步,不知道后面还能信任谁。

这时候,由于张苗心事重重,忘了在船头,结果不小心掉在了水里,他不会游泳,在水里挣扎,因为呛水也无法喊救命,朋友在那头划船,也没看到。

民间故事升仙(民间故事灵猫救主升仙)(5)

危急时刻,猫儿似乎感应到了,从船舱里跑出来,看到主人掉在河中,大声呼喊,朋友看到后,拿出船桨要去救他,已经来不及了。

猫儿看到后,毫不犹豫跳下水,游到张苗跟前,用嘴和爪子拉着张苗,似乎要把他拉上来。但它怎么拉得动人呢?几次挣扎后,猫儿不再费力,竟然在水里不出来,死死咬着张苗的衣服。

很快,这一猫一人淹没在水中,消失不见了。

当天晚上,这个朋友伤心之余,做了个梦,梦中,张苗说:好朋友,不要伤心,我和我的猫都没有死,我们在天妃宫里,天妃水神觉得我们很有情义,所以留下了我们,现在我们都成了神仙。

朋友觉得奇怪,于是找到天妃宫,发现张苗和猫的尸体,都在天妃雕像下面。他把张苗埋了起来,把他的猫儿也埋在了身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