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和脸书比较(脸书新logo抄袭腾讯号)

腾讯和脸书比较(脸书新logo抄袭腾讯号)(1)

在名为Facebook Connect的年度大会上,Facebook宣布,Facebook将公司名称更改为“META”,公司股票代码将从12月1日起变更为“MVRS”。

Facebook更名为Meta,将专注于转向以虚拟现实为主的新兴计算平台。

腾讯和脸书比较(脸书新logo抄袭腾讯号)(2)

扎克伯格表示:“元宇宙是下一个前沿,从现在开始,我们将以元宇宙为先,而不是Facebook优先。在Facebook看来,无论是在会议室与同事交谈,还是在遥远的世界各地与朋友闲逛,人们都将通过进入虚拟环境来进行聚集和沟通。”

Facebook为何改名,扎克伯格究竟打着怎样的算盘?

腾讯和脸书比较(脸书新logo抄袭腾讯号)(3)

腾讯和脸书比较(脸书新logo抄袭腾讯号)(4)

自2018年被曝出泄漏大量用户私人信息的丑闻后,Facebook已“深陷泥潭无法自拔”。

Facebook前雇员向媒体泄露了数千页的Facebook内部文件,指控该公司以“利益至上”为原则,存在煽动分裂、破坏民主、损害年轻用户心理健康等一系列罔顾公众利益的行为。

Facebook正面临着越来越多层面的监管和审查压力。“改名换运”或许是一个方法。

腾讯和脸书比较(脸书新logo抄袭腾讯号)(5)

改名的另一个好处可能是,扎克伯格可以从一系列的法律纷争中“金蝉脱壳”。

或许下一次在国会议员面前作证时,他的身份将不再是Facebook的首席执行官,而是“Horizon”集团的首席执行官。

从理论上讲,这将使他免受为Facebook任何错误负责的烦恼。他甚至可以拒绝出席作证,不再是那个不得不为Facebook负责的人。

腾讯和脸书比较(脸书新logo抄袭腾讯号)(6)

Facebook改名后的Meta新logo和腾讯视频号logo高度相似,感觉就是翻个后,变了个方向,不知道腾讯会不会因为此事起诉Meta,扎克伯格可能又要摊上事儿了。

腾讯和脸书比较(脸书新logo抄袭腾讯号)(7)

以下是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就公司改名和元宇宙业务的公开信的全文翻译。文中也提到了扎克伯格对元宇宙的构想,以及转型元宇宙的初衷。其中也可以读出小扎对当前本该是“互联”的互联网变得更加隔阂的失望,以及对构建元宇宙的决心。

腾讯和脸书比较(脸书新logo抄袭腾讯号)(8)

我们正处于互联网下一篇章的开始,也是我们公司下一篇章的开始。近几十年来,技术赋予人们能够更加自然地与彼此联系、表达自我的能力。当我创建Facebook时,人们还是主要在网站上聊天打字。当带摄像头的手机越来越多,互联网也变得更加视觉化和轻便化。随着网络速度的加快,视频成为分享丰富生活的主要方式。我们已经实现了从单机到网页再到移动端的进化;也从文本到照片再到视频变得越来越丰富。但这不是终点。下一个平台将使我们的体验更加身临其境——一个有认知的互联网,您可以亲身体验其中,而不仅仅是看着它。我们称之为元宇宙,它将涉及到我们构建的每个产品。

元宇宙的决定性品质将是一种存在感——就像现在的你和另一个人在一起,或在另一个地方一样。感受到与他人真正在一起,是社会技术的终极梦想。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专注于构建这个元宇宙。

在元宇宙中,你将可以完成几乎任何你能想象到的事情——与朋友和家人聚在一起,工作、学习、玩耍、购物、创造——等等完全不同的体验,这些体验并不真正符合我们今天对计算机或手机的看法。我们制作了一部电影,探索在未来你将如何使用元宇宙。将来,你将能够立即以全息图传送,无需通勤即可在办公室工作、与朋友共同欣赏音乐会或在父母的客厅叙旧。

无论你身在哪里,元宇宙都会给你更多体验。你将可以把更多时间花在对自己更重要的事情上,减少交通时间,并减少碳排放。想想你现在周围有多少实际的物品,这些东西将来可能只是全息图。你的电视、多台显示器搭建的办公桌、棋盘游戏等——它们以后将不是在工厂组装的实际物品,而是由世界各地的创作者设计的全息图。

您将可以在不同设备上体验这些——增强现实AR眼镜可以让你身在现实世界,而心却完全沉浸在虚拟现实中;手机和计算机也可以从现有的平台接入。这不是要花更多时间在电子屏幕上;而是要让我们的时间变得更加珍贵。

我们的角色和责任

元宇宙不会由一家公司创建。它将由许多创作者和开发人员构建,提供可交互操作的新体验和数字项目,并解锁比当今平台及其政策约束大得多的创意经济。我们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是加快基本技术、社交平台和创意工具的发展,将元宇宙带入生活,并通过我们的社交媒体应用程序将这些技术串联起来。我们相信元宇宙可以提供比今天任何事物更好的社会体验,我们将致力于帮助实现其潜力。

正如我在最初的创始人信中写道:“我们构建服务不是为了赚钱;我们赚钱是为了构建更好的服务。”我们一直秉承着这一观点。我们创建公司就是为了支持更大规模的长期投资,以构建更好的服务,这就是我们计划在这里做的事情。过去五年在许多方面都让我和我们公司学到了很多。我学到的主要教训之一是,只创造人们喜欢的产品是不够的。

我深知互联网的故事并不简单。每一章节都会都带来新的声音和新的想法,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风险和对既定利益的破坏。我们需要从一开始就共同努力,让这个未来的最佳版本成为现实。从第一天起,隐私和安全就需要内置在元宇宙中。开放标准和互操作性也是如此。这不仅需要新的技术工作——例如支持社区的加密和NFT项目——还需要新的治理形式。

最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帮助建立生态系统,以便更多的人在未来拥有利害关系,不仅可以作为消费者,而且作为创造者受益。这一时期也是让人成长的阶段,尽管我们是一家大公司,但我们也了解了在其他平台上开始新业务是什么感觉。生活在他们的规则下深刻地塑造了我对科技行业的看法。

我开始相信,消费者缺乏选择权,并且开发人员费用高昂,这两点正在扼杀创新,阻碍互联网经济。我们试图采取不同的方法。我们希望我们的服务能让尽可能多的人使用,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努力降低、而不是增加成本。我们的移动应用程序是免费的。我们的广告模式旨在为企业提供最低的价格。我们的商业工具以成本价格或少量费用提供。因此,数十亿人喜欢我们的服务,数百万企业依赖我们的工具。这就是我们想去帮助构建元宇宙的方法。

我们计划以成本价或补贴价格出售我们的设备,以便向更多人提供服务。我们将继续支持PC端的侧载和流媒体,以便人们有选择的使用,而不是强迫他们使用Quest Store查找应用程序或联系客户。我们将致力于在尽可能多的情况下,降低开发人员和创作者服务的成本,以便我们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体创意经济。

不过,我们需要确保我们不会在此过程中损失太多钱。我们希望在未来十年内,元宇宙将惠及数十亿人,托管数千亿美元的数字商务,并为数百万创作者和开发人员提供就业机会。

我们是谁

在我们开始下一篇章时,我思考了很多元宇宙对我们的公司和我们的身份意味着什么。我们是一家专注于社交的公司。虽然大多数科技公司专注于人们如何与技术互动,但我们一直专注于构建技术,以便人们可以相互互动。今天,我们被视为一家社交媒体公司。Facebook是世界历史上使用最多的技术产品之一。这是一个标志性的社交媒体品牌。

构建社交应用程序对我们来说总是重要的,还有很多东西需要构建。但我越来越觉得,这不该是我们唯一需要做的。在我们的DNA中,我们构建技术将人们聚集在一起。元宇宙是连接人的下一个前沿,就像我们开始社交网络一样。

目前,我们的品牌与自己的一种产品联系非常紧密,以至于它不再能代表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更不用说未来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希望我们被视为一家元宇宙公司,我想将我们的工作和身份定位在我们为之建设的方向上。我们刚刚宣布,我们正在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公司。我们现在将我们的业务视为两个不同的部分:一个是我们现有的应用程序系列,另一个就是我们在未来平台上的工作。

我们在元宇宙方面的工作不仅仅是这两个部分。元宇宙包括社会经验和未来技术。随着我们拓宽视野,是时候采用新品牌了。为了反映我们是谁以及我们希望建设的未来,我很自豪地宣布,我们的公司现在正式更名为Meta。我们的使命保持不变——仍然是将人们聚集在一起。我们的应用程序和他们的品牌也没有改变。

我们仍然是围绕人们而设计技术的公司。但我们的所有产品,包括我们的应用程序,现在都有一个新愿景:帮助将元宇宙带入生活。现在我们有一个名字,反映了我们工作范围。从现在开始,我们将以元宇宙为先,而不是以Facebook为先。这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推移,您将不需要Facebook帐户来使用我们的其他服务。随着我们的新品牌开始出现在我们的产品中,我希望世界各地的人们了解Meta品牌和我们所代表的未来。

我曾经研究过古典文学,而“元”一词来自希腊语单词,意思是“超越”。对我来说,它象征着总是有更多需要建造的,故事总是有下一章。我们的故事始于宿舍,发展得超出我们任何人的想象,成为一个人们用来相互联系、找到自己声音以及创办改变世界的企业、社区和运动的应用程序系列。我对我们迄今为止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我对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感到兴奋——因为我们超越了今天可能的范围,超越了屏幕的约束,超越了距离和物理的限制,走向了一个每个人都可以相互出现、创造新机会和体验新事物的未来。

这是一个超越任何一家公司的未来,将由我们所有人创造。我们建造了以新方式将人们聚集在一起的东西。我们从与困难的社会问题作斗争和生活在封闭的平台下中吸取了教训。现在是时候把我们学到的一切都拿走,并帮助构建下一章了。我正把我们的精力投入到这一点上——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公司都多。如果这是你想看到的未来,我希望你能加入我们。未来将超出我们所能想象的任何范围。

—马克·扎克伯格

腾讯和脸书比较(脸书新logo抄袭腾讯号)(9)

END

腾讯和脸书比较(脸书新logo抄袭腾讯号)(1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