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十大屠杀事件 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古代十大屠杀事件 尸横遍野血流成河(1)

人类在地球上产生了多少年?有人说一百万年,也有人说有几百万年。或许今天人类在求证自己的祖先产生时间时,已经不觉中把自己从动物的范畴中划分而出,定性为一种高高在上的种族。然而,纵观历史,我们悲哀地发现,即便是已经穿起了衣服,进入了文明的时代,人类依然有着做为野兽的本能与血腥,甚至在屠杀同类这件事上,远超出地球上其他任何一个种族。而做为曾经在世界领先了一二千的中华民族,在抵抗外族或是自我征战的过程中,自己或是被外族进行大屠杀的事情也不断地发生,这是人类的悲剧,也是我们民族的悲剧。让我们来看看中国历史上的那些著名的大屠杀事件,回顾这些历史,反省我们的未来。

一、秦并六国战争及秦徭役暴政

举世闻名的秦始皇兵团,曾被誉为“世界四大超级军团”之首。之所以军功辉煌,亦坐实于“一将功成万骨枯”之论。其实秦人早在战国时代已以杀伐为荣,尚武为耀。他们“左提颅,右挈虏”,反觉其乐无穷焉。仅公元前262年,白起击便坑杀赵卒42万! 据史料推断,战国鼎盛时期仅六大国人口之和就有4220万之多,但到了秦统一天下后人口不足3000万。

战国时的秦人嗜好战争,他们左手提着人头,右臂夹着俘虏,追杀自己的对手。司马迁记载:秦国攻魏杀8万人,战五国联军杀8.2万人,伐韩杀1万人,击楚杀8万人,攻韩杀6万人,伐楚杀2万人,伐韩、魏杀24万人,攻魏杀4万人,击魏杀10万人,又攻韩杀4万人。前262年,击赵白起杀42万人,又攻韩杀4万人,又攻赵杀9万人。以上不完全统计,杀人已达130万之多。此外,秦人战死的数字还没有计入。战国末中国人口2000万人。可中国军队却远远超过欧洲。秦始皇守五岭用兵50万,防匈奴30万,修长城50万,造阿房宫秦皇陵的130万(其中受宫刑者达70多万人)。以至于“丁男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死者相望”。长平之战:白起坑杀赵国四十万降卒秦国与赵国在山西长平决战,结局赵国惨败,赵括突围不成,被杀,40万士兵投降。白起留下240名士兵回赵国报信,其余尽数坑杀。

提起历史上的屠杀俘虏事件,不得不提的就是白起。这位中国古代的著名将领因为坑杀赵国四十万降兵几千年来饱受争议和诟病,而其悲惨下场也似乎佐证了上天对他冥冥之中的惩罚。公元前260年,秦国倾全国之力进攻赵国,于长平大败赵军,斩杀赵军统帅赵括。四十万赵兵在粮草尽绝,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向秦将白起投降。四十万降兵虽已投降,但在白起眼中,这四十万投降的士兵显然依然是一种威胁,他与幕僚商议认为:赵国士兵反复无常,不全部杀掉,恐怕日后会成为灾乱;而且以当时秦军的后勤供应条件,也无法同时供应秦国几十万大军和赵国四十万降兵的给养,但四十万降兵放回赵国显然也无异于放虎归山。于是白起定计,把四十万赵国降兵全部坑杀,只留下二百四十个年纪小的士兵回赵国报信,用以宣传秦国的强大与恐怖。长平一战,赵国精锐尽失,四十万人几乎是赵国全部的成年男子,从此赵国元气大伤,一蹶不振。白起因一手导演了这起中国历史最规模最大,最残忍的屠杀俘虏事件而遗臭青史。而在随后秦国征讨赵国的进程中,此次杀俘事件也使得赵国举国奋力反击,使得秦国在以后的进攻赵国的过程中屡次受挫,损失惨重。而白起这位当世名将,最终却被秦昭王赐剑自刎,临死前,白起感叹道:“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一代名将最终未能善终,或许也是一种轮回。nrad{clear: right; float: right; width:360px; height: 300px; margin: 18px 0 15px 15px;} zhan{ clear: right; float: right; height: 210px; width: 1px;} .bt_ad{ width:590px; height:30px; text-align:center;}

二、秦末陈涉首义及楚汉战争

这场浩劫人口灭杀最为惨重,自公元前前209年到前202年,七年时间,全国人口由秦二世时期2900万,骤然降至汉初约750万,人口锐减70%!大都市长安人口仅剩十分之二三。甚至出现了“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尴尬境地。从公元前205到公元前195年西汉建国初,共历10年。秦朝末年全国有2000多万人口,到汉初,原来的万户大邑都只剩下两三千户,消灭了原来人口的70%。也就是说,大城市的人口剩下十分之二三。甚至出现了“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的现象(《史记·平准书》)。《史记.项羽本纪》记载的六次大屠杀:在中国人的眼中,楚霸王项羽绝对是一个英雄,虽然他最终是一个失败者,但经过二千多年时间的洗礼与民间的演绎,这位著名的“失败者”被大大地美化了,最终成为了一种精神,一个英雄。然而,传说与演绎未必是真实,光环与美化也未必能掩盖“英雄”身上的血腥。

第一次 襄城屠城,坑杀全城平民。据说没有任何人的命令,楚军开始放肆屠杀城中的秦军和百姓,无论男女老少,一个活口不留。第二次 城阳大屠杀,杀光了辅助秦军抵抗的全城平民。第三次 新安大屠杀,秦将章邯投降后,项羽杀秦降卒20万。第四次 咸阳大屠杀,项羽入关后,杀戮关中平民无计,大烧,大杀,大劫掠,大掘墓。火烧秦宫室第五次 齐城大屠杀,坑杀田荣降卒数目不详,逼反复辟后的齐国。第六次 外黄大屠杀,因一个少年的利害说辞,好不容易放弃。

项羽杀秦降卒20万: 公元前208年,项羽率领地楚军大败秦将章邯所指挥的秦军,断秦军归路。章邯进退无路,无奈之下率20万秦军投降。然而,项羽担心这些投降的秦军造成威胁,便下令将20万降兵全体活埋。而屠杀完二十万降兵的楚霸王也似乎受到了天谴,在此后与汉高祖刘邦争天下的过程中,英雄盖世的楚霸王居然败了,被实力原来比他弱小得多的刘邦所击败,最后饮恨收场,自刎于乌江,也算给了二十万死不瞑目的无辜士兵一个交待。然而,换一个角度想,也许项羽留下这二十万降兵,收为己用,那么这场与汉高祖刘邦争天下的大戏可能会是另外一种结局,历史正是这样充满了讽刺性。nrad{clear: right; float: right; width:360px; height: 300px; margin: 18px 0 15px 15px;} zhan{ clear: right; float: right; height: 210px; width: 1px;} .bt_ad{ width:590px; height:30px; text-align:center;}

三、汉朝:匈奴战争及刘秀复汉

汉武帝发动大规模匈奴战争汉武帝虽与秦始皇一样为中华多民族的统一做出了杰出贡献,但民生付出的代价更为惨烈。他在位53年几度讨伐匈奴,造成“海内虚耗,人口减半”,50%的人死于战场或突遭劫杀。汉武帝在位50多年(前140-前87),几度讨伐匈奴,海内虚耗,人口减半,50%的人死亡。

新莽年代更始战争及刘秀复汉《后汉书 — 刘玄刘盆子列传》载:“时三辅大乱,人相食,城郭皆空,白骨蔽野,遗人往往聚为营保”。公元2年,全国人口5960万,但到了东汉公元57年,人口只剩下2100万,损失率高达65%!20年间,西安的人口从68万减到28万,大荔从91万减到14万,兴平县从83万减到9万,绥远县从69万减到2万。

四、东汉末年军阀争雄及魏蜀吴三国鏖战

黄巾起义时,《魏书》载曰:“北地饥甚,人相食啖”。全国人口自155年的5100万下降到265年年赤壁大战后的678万,一百一十年浩劫,人口灭杀高达80%! 曹孟德云“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余一,念之断人肠”,并无虚夸。公元156年,人口5007万。经过黄巾起义和三国混战,公元208年赤壁大战后的全国人口为140万,公元221年人口下降到90万,损失了98.3%。诗人描述为“马前悬人头,车后载妇女”、“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余一,念之断人肠”。公元208年赤壁之战,曹操说汉末三国大动荡后活下来的人,只是原来人口的1%!一直到公元265年,三国人口总计才767万。

古代十大屠杀事件 尸横遍野血流成河(2)

董卓屠洛阳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二月,董卓部属的羌兵在阳城抢劫正在乡社集会的老百姓。士兵们杀死全部男子,凶残地割下他们的头颅,血淋淋地并排在车辕上,令人触目惊心。此外,他们还趁机掳走:大批妇女和大量财物。回到洛阳后,他的手下将领把头颅集中起来加以焚烧,而把妇女和财物赏赐给士兵,却对外人宣称是战胜敌人所得。一次,朝中许多官员被董卓邀请去赴宴。官员们都莫名其妙,不知董卓葫芦里到底装的什么药。宴会上,董卓兴致高昂,招呼大家不要顾忌,畅怀痛饮。酒过三巡,董卓突然起身,神秘地对在场的人说:“为了给大家助酒兴,我将为各位献上一个精彩的节目,请欣赏!”说完,击掌示意,狂笑不已。顿时,整个宴席变成了肃杀的刑场。董卓把诱降俘虏的几百名北方反叛者押到会场正中央,先命令士兵剪掉他们的舌头,然后有的人被斩断手脚,有的人被挖掉眼睛。其手段之残忍,令所有在场官员和士兵惨不忍睹,许多宾客手中的筷子都被吓得抖落在地。董卓却若无其事,仍然狂饮自如,脸上还流露出洋洋得意的神色。另有一次,董卓把俘虏来的数百名起义士兵先用布条缠绑全身,头朝下倒立,然后浇上油膏,点火活活将他们烧死,可谓残忍至极。nrad{clear: right; float: right; width:360px; height: 300px; margin: 18px 0 15px 15px;} zhan{ clear: right; float: right; height: 210px; width: 1px;} .bt_ad{ width:590px; height:30px; text-align:center;}

迁都长安时,为了防止官员和人民逃回故都洛阳,董卓将整个洛阳城以及附近二百里内的宫殿、宗庙、府库等大批建筑物全部焚火烧毁。曹操徐州大屠城公元一九五年,曹操打败张邈,屠雍城。公元一九八年,攻打吕布,屠彭城。公元二○四年,攻打袁尚,屠邺城。公元二○七年,攻打乌丸,屠柳城。基本上曹操每到一处,都执行严格的三光政策。

五、两晋十六国食人的时代及南北朝混战西晋八王之乱

从公元291年开始,先后有汝南王亮、楚王玮、赵王伦、齐王、长沙王、河间王、东海王越及成都王颖八王为争夺皇位,在洛阳相互攻杀,战乱历时16年之久,死亡人口达60万,,许多城镇焚毁殆尽,加之关东爆发“蝗、瘟两疫”, 人口再次骤减,史称“八王之乱”。“八王之乱”使西晋初年并不十分发达的经济,受到更为严重的破坏。与此同时,关东地区又爆发了罕见的蝗灾和瘟疫,史载“至于永嘉,丧乱弥甚。雍州以东,人多饥乏,更相鬻卖,奔迸流移,不可胜数。幽、并、司、冀、秦、雍六州大蝗,草木及牛马毛皆尽。又大疾疫,兼以饥馑”,“流尸满河,白骨蔽野”。

《北史》载曰“关东大饥,又见人相食。神蒨四年,慕末及宗族五百余人出降,送于上邽,遂为定灭”。 仅后赵石虎皇帝石虎,因征集美女而不情愿者被杀者达3000余人。高压之下,“数缣,民削榆皮食之,既而人相食”。北齐辖2000万人口,到北周时人口仅900万。

五胡乱华时期的杀俘吃俘事件自汉朝起、就不断地有北方的胡人因为仰慕中原文化和生存原因,向中原内地迁徙,逐渐盘踞了华北地区,势力不断壮大。到了西晋年间,胡人已入居关中及泾水、渭水流域,对晋都洛阳形成包围之势。而恰在晋惠帝时期,中原发生了八王之乱,最终导致晋王室分裂,国力空虚,民生凋敝,晋王朝的军事实力严重下降。此时,盘踞中原北方的胡人趁机起兵进攻,于是中原大乱,军阀割据,胡人占据了中原大片土地。在百余年间先后由胡人及汉人建立数十个强弱不等、大小各异的政权,史称“五胡乱华”。而入主中原的五个主要胡族为匈奴、羯、鲜卑、氐、羌,史称五胡,习惯称为五胡十六国。

无可否认的是,这些北方的游牧民族当时的开化程度是极低的,因此行事野蛮、残暴。进入中原的胡族中,羯、白匈奴、丁零、铁弗、卢水胡、鲜卑、九大石胡等部落主体都是金发碧眼的白种人,这些来自蛮荒之域的野蛮胡族还保留着原始的食人兽性,其中以羯族,白种匈奴,鲜卑族三族最为凶恶。公元304年,段部鲜卑乘机大掠中原,在大肆抢掠后,掳掠了数万名汉族少女。回师途中一路上大肆奸淫,同时把这些汉族少女充作军粮,宰杀烹食。走到河北易水时,吃得只剩下八千人。幽州刺史王浚发现后,要求鲜卑人留下这八千名少女,鲜卑人一时吃不掉,又不想放掉,于是将八千少女全部淹死于易水,易水为之断流。nrad{clear: right; float: right; width:360px; height: 300px; margin: 18px 0 15px 15px;} zhan{ clear: right; float: right; height: 210px; width: 1px;} .bt_ad{ width:590px; height:30px; text-align:center;}

羯族比之鲜卑显然更加凶残得多,史载他们行军作战并不带粮草,专门掳掠汉族女子作为军粮,羯族称汉族女子为“双脚羊”。夜间奸淫,白天则宰杀烹食。在其所建立的后赵政权中,汉族几乎被完全灭绝。冉闵灭后赵政权,一次解放被掳掠的汉族女子达二十万。这些汉族女子不是被掳去作妻作妾的,而是作为“双脚羊”一样的家畜,随时随地被奸淫蹂躏,也可能随时随地被宰杀烹食。此时,有五万多少女无家可归,被冉闵收留,但不幸的是,冉闵很快被慕容鲜卑击败,这五万名少女又全部落入慕容鲜卑的手中。慕容鲜卑奸淫污辱,同时把这五万名少女充作军粮,一个冬天就吃了个干净,城外这五万名少女的碎骨残骸堆成了小山。

虽然这些民族后来都融入了汉民族这个大家庭中,但今天我们也不应该去回避这一段血腥的历史,因为他真实地存在过,而这些民族被无情地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也恰恰证明了野蛮对文明的冲击,哪怕暂时起了波澜,最终还是会被文明所吞没,野蛮战胜不了文明。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活埋五万燕兵公元395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率军攻燕,大败燕军,俘虏燕军五万余人。为了彻底地打击对手,拓跋珪在大臣的建议下,将五万投降燕兵全部活埋。此时的鲜卑人虽然已经入主中原,并学习汉文化多年,但骨子里的野蛮与凶残再度占了上风。不过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位道武帝也终究未能善终,在公元409年的宫廷政变中被自己的儿子刺杀身亡,年仅三十九岁。

六、隋末杨广暴政及瓦岗起义

修运河,隋炀帝大兴工程,开凿运河,兴修宫殿,“诏发天下丁夫,男年十五以上,五十以下,俱要至。如有匿之者斩三族”,“役夫达543万余人。昼夜开掘,男人不足,女人充数,死者过半”。且三征高丽,伤亡无算。加之,流民起义、军阀割据。全国人口由606年4602万人,减至618年的1665万人。隋文帝仁寿四年(604年),文帝杨坚的次子杨广发动宫廷政变,杀死了父亲和哥哥杨勇,霸占父亲最宠爱的陈夫人。他扩建洛阳皇宫,每月役丁200万人。修运河,隋炀帝“诏发天下丁夫,男年十五以上,五十以下,俱要至。如有匿之者斩三族”,役夫达543万余人。昼夜开掘,男人不足,女人充数,死者过半。如此浩大的工程,其目的只是为了满足隋炀帝到江都享受骄奢淫逸的腐朽生活。又三次率军进攻高丽,伤亡无数。

隋末至唐初,从公元611到628年18年间,兵变、民变和宫廷政变共136次,有50多位称帝称王者,均统兵15万人以上,各据一方,相互混战。全国户数由890万减至290万,人口由公元606年的4602万人,减到639年的1235万人,损失率73%。nrad{clear: right; float: right; width:360px; height: 300px; margin: 18px 0 15px 15px;} zhan{ clear: right; float: right; height: 210px; width: 1px;} .bt_ad{ width:590px; height:30px; text-align:center;}

七、盛唐的杀戮文明

唐末到五代十国,前后历时80年,中国内外一片混战,亿万生灵涂炭。前后58个皇帝,有42个死于非命。唐武宗(841年-846年在位)时,全国有496万户,后周世宗(955年-960年在位)进,仅余120万户。到宋初为200万户。损失率76%。唐朝初期:薛仁贵活埋十三万铁勒降军【薛仁贵出身于河东薛氏世族,在贞观末年投军,征战数十年,曾大败九姓铁勒,降服高句丽,击破突厥,功勋卓著,留下“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故事。】

公元661年,铁勒酋长比粟毒伙同其他部落起兵犯境,唐高宗任命郑仁泰为铁勒道行军大总管,薛仁贵为铁勒道行军副大总管,出兵讨伐思结、拔也固、仆骨、同罗四部。当时铁勒九姓拥兵十几万,凭借天山之地利,企图与大唐军队一决胜负,但被唐军打得大败。铁勒部被迫投降,为了消除后患,薛仁贵命令部下将13万已经投降的铁勒人就地坑杀。本来,唐军的此次出征是以大胜开局的,但薛仁贵的杀俘完全违背了唐朝当时对少数民族的安抚政策,也使得本来已经投降的铁勒各部再度反叛,郑仁泰率一万四千多人追击反叛铁勒,由于孤军深入,最终被铁勒大败,仅生还八百余人,使得一场本来完胜的战争惨淡收场。为此,司宪大夫杨德裔弹劾他和郑仁泰:“仁泰等诛杀已降,使虏逃散,不抚士卒,不计资粮,遂使骸骨蔽野,弃甲资寇。自圣朝开创以来,未有如今之丧败者。仁贵干所监临,贪淫自恣,虽矜所得,不补所丧。并请付法司推料。”唐高宗下诏,令他们将功赎罪。

薛仁贵在中国历史上做为一代名将,一直为后世所推崇,但残杀投降十三万铁勒士兵却成为他戎马生涯的一个污点。唐朝中期:安禄山、史思明之“安史之乱”唐肃宗、唐代宗父子为夺回大唐江山,不得已向匈奴、回纥借兵,导致洛阳出现“三光”政策。全国人口3/4的人死于变乱,残存者以纸为衣,苟延残喘。公元755年至公元763年,爆发了安史之乱,历时8年。唐朝皇帝为夺回江山,竟乞求匈奴、回纥帮忙收复洛阳,应允其任意抢掠三日,使洛阳成了一片废墟。历时8年的残杀,使黄河流域萧条凄惨,人烟断绝,兽游鬼哭。中国人口从900万户锐减至200万户,3/4的人惨死于变乱之中,残存者以纸为衣。公元755年,全国有5292万人口,到760年,全国人口仅余1699万。损失率68%。

唐末之乱:黄巢起义军“人吃人”当黄巢占据长安时,其部属“杀人满街,巢不能禁”。待到城内百姓心向大唐时,“巢怒,纵兵屠杀,流血成川,谓之洗城”。所过之地,“百姓净尽、赤地千里”。无论男女,不分老幼,悉数纳入巨舂,顷刻磨成肉糜,并称之为“捣磨寨”。陈州四周的老百姓被吃光了,就“纵兵四掠,自河南、许、汝、唐、邓、孟、郑、汴、曹、徐、兖等数十州,咸被其毒”。当时有一句俗语:“黄巢杀人八百万——劫数难逃。”黄巢占长安,其部属“杀人满街,巢不能禁”。待到官军反扑长安,城内百姓都向着官军,“巢怒,纵兵屠杀,流血成川,谓之洗城”。nrad{clear: right; float: right; width:360px; height: 300px; margin: 18px 0 15px 15px;} zhan{ clear: right; float: right; height: 210px; width: 1px;} .bt_ad{ width:590px; height:30px; text-align:center;}

黄巢所过之地,百姓净尽、赤地千里。《旧唐书》记载:黄巢率领全军围陈州近一年,数百(一说三千)巨碓,同时开工,成为供应军粮的人肉作坊,流水作业,日夜不辍。将活生生的乡民、俘虏,无论男女,不分老幼,悉数纳入巨舂,顷刻磨成肉糜,并称之为“捣磨寨”。陈州四周的老百姓被吃光了,就“纵兵四掠,自河南、许、汝、唐、邓、孟、郑、汴、曹、徐、兖等数十州,咸被其毒”。879年,黄巢在攻占广州后制造屠城血案、劫掠财货,屠杀回教徒、基督教徒、犹太人及平民共12万人(一说20余万)。

公元880年,黄巢带兵攻陷长安,自立为帝,几个月后,出现粮荒,长安城里一片混乱。小股唐军乘乱攻城,黄巢十分虚弱,立刻带了少数随从逃出城。唐军进城之后,受到长安百姓的欢迎。黄巢到了城外定下神来,才发现入城唐军人数很少,随即反攻入城。重入长安的黄巢,对于百姓欢迎唐军一事恨之入骨,居然下令血洗长安城。这座当时世界人口最多的第一大城市长安,人烟断绝,成为一座空城。883年4月,黄巢逃出长安之时,下令纵火。这座周、秦以来一直作为首都的古城,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建都史,当时世界最大的百万人口城市,一炬成灰。从此,这座古城即与首都无缘。

八、金、元灭两宋:蒙古人入主中国大屠杀

宋宣和三年(1122年),全国人口9347万。到元初至元十一年(1274年),人口仅剩887万。损失率高达91%。成吉思汗铁木真公元1215年,铁木真攻陷金国都城中都(北京),对城中居民进行了长达一个月之久的大屠杀,超过100万人未能幸免。公元1221年,铁木真第一次西征,对撒马尔罕进行了疯狂屠杀。当时蒙古兵有5万人,平均每人杀死24个百姓,共计120万,就像杀猪宰羊一般。蒙古人灭花剌子模,屠杀撒马尔罕城约百万人;灭西夏,屠杀八十余万人。蒙古人数次西征,凡有抵抗即屠城,共屠数百城,包括屠杀了巴格达的数十万人口,整个中亚一片废墟。

古代十大屠杀事件 尸横遍野血流成河(3)

忽必烈攻屠南宋铁木真的孙子忽必烈。这位元朝的建立者施行种族灭绝政策,大肆屠杀汉人、南人累计1800万之多,中国北方90%的汉族平民几乎惨遭种族灭绝。四川在屠杀前,估计有1300—2000多万人,屠杀后竟然不满80万人,几乎成了无人区。这种惨绝人寰的种族灭绝,已作为世界记录收录在《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上(1985年版)。忽必烈屠杀了中国1800万人,中国北方地区有90%的汉族平民惨遭种族灭绝。四川在蒙古大军屠杀前,估计有1300万—2000万人,屠杀后竟然仅剩下不满80万人,几乎成了无人区。在蒙古军队的杀戮和统治下,中国丧失了7000多万人口。蒙古人在中国境内实施的种族灭绝,作为世界纪录,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1985年版。

蒙古铁骑屠城屠民,南方损失尤烈。《宋史》载“襄阳饥,人相食。扬州谷价腾踊,民相食”。尔后,忽必烈屠杀了中国1800余万人,中国北方地区有65%的汉族平民惨遭灭杀。全四川,包括重庆,屠杀后平民仅剩下不足90万人蒙古人统治下的汉人、南人是贱民,如果杀死蒙古人要偿命,杀回回罚银80两,杀汉人则只需罚交一头毛驴的价钱。汉人娶新媳妇,头一夜一定要让给蒙古保长,中国人甚至连姓名都不能有,只能以出生日期为名。也不能拥有武器,只能几家合用一把菜刀。不得不承认,蒙古人在建立元帝国时确实是野蛮与落后的,因此,整个世界被一个野蛮与落后的民族踩在脚下时,很多当时与现在先进的民族都感到耻辱,因此,或多或少都有点刻意忘却的意思。而蒙古人在征服世界的过程中的血腥屠杀至今也是欧亚很多民族心头挥之不去的疼痛。nrad{clear: right; float: right; width:360px; height: 300px; margin: 18px 0 15px 15px;} zhan{ clear: right; float: right; height: 210px; width: 1px;} .bt_ad{ width:590px; height:30px; text-align:center;}

蒙古人数次西征,凡是进行了抵抗的在占城后都要屠城,在蒙西的整个征服世界的过程中,最少屠了几百座城,整个中亚当时一片废墟。而在中国,蒙古人曾一度要杀绝中国人,意图使良田全部变为牧场,当时整个中国北方90%汉族和女真平民惨遭种族灭绝。公元1279年,元蒙两度攻陷四川成都,随即展开大屠杀,“城中骸骨一百四十万,城外者不计”(引元代贺清泉《成都录》)。“蜀民就死,率五十人为一聚,以刀悉刺之,乃积其尸。至暮,疑不死,复刺之”。四川在蒙古人攻川大屠杀前,约有1300-2000多万人,屠杀后竟然不满80万人,几乎成了无人区。宋代时中国人口有保守估算约一亿两千万多,而至元代仅余5000万。在蒙古人杀戮和统治下,中国丧失了近7000万人口。蒙古人在中国境内的种族灭绝,是空前绝后的。

今天的蒙古族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或者出于民族团结的因素考虑,当年蒙古人在建立其世界最大帝国进程中的血腥屠杀历史多多少少被人或有意或无意地掩盖去了,以至于今天有歌颂蒙古帝国辉煌的,歌颂成吉思汗英雄气概的,而蒙古当年的血腥屠杀史却被抛在一旁。历史需要还原,只有正视历史,才能客观反思。

九、明朝:人心惶惶不可终日

明朝的开国者朱元璋出身微贱,生性残暴。他在生计艰难之际为郭子兴收留重用,完全借郭子兴而兴,得势后却忘恩负义。朱元璋的好友杀了都元帅,朱元彰又杀了好友,当上都元帅。1366年,朱元彰救应遭难的皇帝,在龙舟上把皇帝推入长江,建立了明朝。他杀来杀去,先征服了中国人,才转向驱赶已经式微的蒙古人。夺得天下后,朱元璋翻脸不认人,“火烧独角楼”,大杀功臣、朝臣。据史书记载,胡惟庸、李善长、蓝玉三案总共杀人达10万之多。朱元璋在位30年,杀人20万,基本上将功臣杀光。连毫无二心的幼时放牛娃朋友徐达也不放过,可谓冷酷残暴到了极点。朱元璋赐给常遇春美妾,可常遇春的元配砍掉了美妾的手。朱元璋派人杀了常遇春的元配,将其肋骨砍成小块煮熟,由朱元璋分发给常遇春及众大臣食用。

明朝最著名的酷刑莫过于“剥皮楦草”,就是将一个活人的皮剥下来,再塞上草。历史上的皇帝很少用这种酷刑,只有土匪、流寇和酷吏才下得了手,而明初的几个皇帝竟都乐此不疲。剥皮时如果让被剥皮者早死了,明朝竟规定:“有即毙者,行刑之人坐死。”朱元璋在各州县设有“剥皮亭”,官员一旦被指控贪污,无须审判即被剥皮,悬皮于亭中,以示警戒。他惩治官僚,如空印案、郭桓案,数万人被连累致死。因贪污罪名死于监狱或被判刑的,每年都有数万人。但明王朝最终仍然陷于腐败泥淖而不能自拔,严嵩的贪污款就相当于好几年的国防预算!明太祖朱元璋死后,用了46名妃妾、宫女殉葬。在以后的70年中,这种野蛮的制度又在皇帝与诸王之中流行。

好了今天的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你气质那么好还来看小甲的文章,喜欢历史和房产知识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小甲,每天都会更新好文章哦^_^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