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读力耕典故(力读力耕那些年)

十二 阳丰中学

勤读力耕典故(力读力耕那些年)(1)

阳丰中学是个桃红梨白落英缤纷的地方。

阳丰中学是1939年创建的,在原来的阳丰求志书院即现在的恩江小学基础上建设起来,因此说阳丰中学与原求志书院一脉相承也说的过去。1955年搬迁至现校址。

中学朴实至简,还保留有书院的气息。学校学制六年,三年初中三年高中,最快乐最无忧的是初中三年。学校也是初中部这边极为有趣。高中的学生埋头学习,因此教室前后也是有几棵泡桐树,高大壮硕,仅此而已,实在无趣。

从外面走进校门,就是一条环形跑道,周长四百米,用煤渣铺就夯实,跑道极为坚实平整。正对大门,隔着跑道就是一个小花圃,过去就一口池塘,池塘隔着跑道,就是学校办公室了,三层的苏式老房子,里面的楼梯和楼板都是杉木板,调皮的学生经常趁着老师不注意,直接从三楼的楼梯扶手一直滑到一楼来。办公大楼南北向,不知为何,南边大门常年关着,也许是从大门下来就是跑道的关系的。南面种着芙蓉花,到了秋天,一簇一簇的芙蓉花无声无息的开着,你看与不看,它就在那里,不张扬,也绽放。东西两边是旁门了,也是小门。我们进出办公楼,多是走东西小门。东门两簇楠竹,绿油油的,给人生机勃勃的力量。西边是两株合欢树,每片秋叶左右对开,二三十对镰刀型小叶片,白天打开,晚上就收拢了,其花半红半白犹如绒团,可爱之极。北边是后门了,后门以楼梯为界,分左右两小门。挨着办公室窗户,以门分开种植了两排芭蕉,发达的芭蕉叶经常被学生们扯下来。隔着后门七八米,就是报墙。报墙十来米,开着十几扇玻璃窗,玻璃窗可以360度旋转。每天,学校收发员都要花不少时间来更换报纸的。有《人民日报》《江西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

报墙的东边是爱恨交织的高中部,三排教室面无表情的矗立在那里,教室前后都是那高大挺拔的泡桐,阔叶,树干粗壮,严肃。一到秋天,秋叶以极快的速度落下,光秃秃的壮实的树干斜斜的刺向天空,实在是无趣。到了高中,大家由少年长大到了青年,有了自己的思想和独立性,进入了另一层的生活经历。

正对报墙的,是两个排球场,一个跳远的沙坑,一个跳高的沙坑。排球场基本上是高中同学占用,初中同学玩排球的少。排球场侧边是大型的黑板报,每周更新内容,有时事,有数理化小技巧,有小诗歌。跳远的沙坑和黑板报夹着一口池塘,池塘很大,鱼多。孩子们尤其是初中的孩子们最喜欢偷偷的去钓鱼了,由于是偷偷摸摸,大都是丢一块柚子皮或泡沫在池塘里,挂了带蚯蚓的鱼钩。其实基本上是没有收获的,就是这种偷偷摸摸的感觉刺激着孩子乐不疲此。

报墙的西边是初中部,初一初二两排教室一前一后,再往北隔着一口小池塘,是初三教室。因为初三要面临中考,因此与初一初二的孩子适当的隔开来。

从校门口进来,向左走,经过环形跑道,来到办公大楼西门,左拐,一砖制小便处,旁边一棵不起眼的桃树,一条煤渣路从办公楼西门一直延伸,大概有五十米,到公厕,公厕边上有桃树两棵,梨树若干。煤渣路右边两排教室,初二教室在前,初一教室在后。每排教室四间,前面一律是泡桐树,后面是一排梨树。便是这桃树和梨树给了我们这些孩子无穷的乐趣和记忆。

早春二月,开学进校,入眼就是粉红如云的桃花,相对梨树而言,这桃树更加高大,调皮捣蛋鬼也不会想去爬树,因此这桃花安安静静地开着,春风吹过,花瓣轻柔无骨地落下,似乎还带着香气,会有爱美的女生站在桃树底下,用手接着落下的桃花,一汪剪水带着青涩,也带着铃铃的笑声。

不过几天,梨树也开花了,如雪,一片一片的覆盖。初一初二教室后面梨树较多,也矮。男孩子最喜欢倒挂在梨树上逞强,或倒挂着做仰卧起坐,或用脚背勾住树枝荡来荡去。梨树不高,树干粗壮,树枝多,有几根低矮树枝被孩子们爬上爬下磨的溜圆发光。课间十分钟,孩子们多在梨树下站着,调皮捣蛋鬼就上树了,上课铃响了,哧溜下树,灵活如猴。地面是黄泥巴夯实,偶尔有孩子从树上掉下来,爬起来拍拍屁股就没事了。黄泥地面比水泥地面可爱多了,温情脉脉,下雨天还可以看着地面千条细沟流水,带走了桃花梨花和小虫子。

桃花梨花花期差不多都是一个月左右,然后狭长的桃树叶子,心形的梨树叶子相继长出来,嫩绿鹅黄各有所长。索性桃子梨子也悄悄地露头了,他们很识时务的成熟在七八月,这时孩子们放暑假了,桃子梨子大体能安生了。

勤读力耕典故(力读力耕那些年)(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