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男女朋友怎么相处(古代男女青年约会指南)

古代男女朋友怎么相处(古代男女青年约会指南)(1)

一般人都以为“男女有别”是三代圣王传下的教训,在很古的时候,整个社会的男子与女子已经“不相授受”和“不通音问”了。这个观念至少可以说有一半是错的!我们谨慎些说,“男女有别”,在战国以前,只是上层贵族间所守的礼教;至于中等以下的阶级,满没有这回事!

我们先从最可靠的《诗经》里看看当时(春秋时)中等以下阶级的男女间的关系:号称周初的诗而实际上大半是西周以后的作品《召南》里有一首《野有死麕》,它叙述一个武士向一位闺女求爱的情形:“他用白茅包了一只死鹿,当作礼品,送给怀春而如玉的她。她接受了他的爱,轻轻对他说道:‘慢慢地来呀!不要拉我的手帕呀!狗在那里叫了!’”这首诗证明了那时的男子可以直接向女子求爱。男女们又有约期私会的,如《邶风》的《静女》的作者说:“美好的女儿在城角里等候我,我爱她,但找不见她,使我搔着头好没主意。她送给我一根红色的管子,又送给我一束荑草,这些东西是何等的好——唉,我哪里是爱的这些,只为它们是美人的赠品!”又如《鄘风》的《桑中》记着一位孟姜在桑中的地方等候她的情人,又在上宫迎接他;相会过之后,就到淇水上送他回去。我们看那时女子们的行动是何等的自由。她们可以到东门外像云一般的团聚游玩,她们可以同男朋友坐在一辆车上或并肩行走去游玩。

“……前年到了云南大学,就用通俗体裁编写上古史讲义。人家笑我写的是小说,我说:我正要写成一部小说,本不希罕登大雅之堂。”

1940年的一个冬日,飘零成都的历史学家顾颉刚写下上面这段文字。是夜,他与齐鲁大学的后进同事历史学家钱穆、胡厚宣一起赏月散心,踏着残破山河,讲古论今,感叹无常。75年后,他写的这部“小说”,经世纪文景公司重新编排,出现在21世纪读者面前,更名《国史讲话:上古》。同时出版的,还有《国史讲话:春秋》及《国史讲话:宋蒙三百年》。

顾颉刚被余英时赞誉为“中国史现代化的第一个奠基人”,他在民国史学界长期坐第一把交椅,发掘或培养钱穆、谭其骧、童书业、杨向奎、白寿彝等大批史学名家。他是首届中央研究院院士,同届人文组院士还有胡适、冯友兰、金岳霖、傅斯年、陈寅恪、陈垣、梁思成、郭沫若等27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