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最有争议的重臣(此人是清代宰相)

清代大学士为品官最高,若以大学士身份入值军机处则可称为“宰相”。大学士为正一品、协办大学士为从一品,广义上来说,协办大学士也统称为大学士。比如,清代名臣纪晓岚的身份就是协办大学士,但在很多情况下都称他为纪大学士。

晚清最有争议的重臣(此人是清代宰相)(1)

不管是大学士还是协办大学士,基本上都是饱读诗书之人。可是在清代历史上,有一位协办大学士却不大识字,不解句读,不学无术,又高傲自大自以为是。此人便是晚清政坛上赫赫有名的刚毅。

刚毅,满洲镶蓝旗人,他原笔帖式出身,官至江西按察使、云南布政使、山西巡抚后升任礼部侍郎兼军机大臣。戊戌变法时期,刚毅又任兵部尚书、刑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真宰相。可就是这位主,在清代宰相中堪称第一,可谓笑柄之最。

晚清最有争议的重臣(此人是清代宰相)(2)

光绪二十三年(1897),刚毅任刑部尚书时,监狱中凡是有犯人死于狱中,管监狱的牢头照例要写囚犯“庾”死。所谓的“庾”是指囚犯病死。但是刚毅并不认识这个字,想当然认为犯人在监狱中吃不饱,饿廋了,最后致死。因此他都会将“庾”字改为“廋”字。而且还要当面申斥有关人员不识字,把廋字写错了。属下们知道刚毅胸无点墨,又不敢当面辩驳,只是心中暗笑而已。

刚毅在担任军机大臣期间,见地方官在给朝廷的奏折中有“民不聊生”的字样,但是他不认识“聊”字,竟把它读作“耶”,为同僚们所取笑。

晚清最有争议的重臣(此人是清代宰相)(3)

在任协办大学士期间,刚毅曾向慈禧举荐人才,其中有一人是他在山西巡抚任时的中军,叫做龙殿扬。慈禧便问他此人有何才干。刚毅心想举一名古人来形容龙殿扬的英勇,但因知识匮乏,举不出恰当的人来作比喻,思索了好一阵子竟说出了他好比古代的黄天霸。

事实上,历史上并无黄天霸其人,他不过是戏剧中的一个人物,刚毅也是从看戏中得知黄天霸的英勇,因此拿他来作比喻。慈禧也知道刚毅没什么学问,也没有责怪他。

可退朝后,大学士荣禄等人却忍不住取笑他说:“你把龙殿扬比作黄天霸,是不是以施世纶自命?(施世纶在当时声名显赫)如今演这出戏的演员,却是以下等角色来滥竽充数。”一番话将刚毅气的咬牙切齿,但又拿不出话来反驳,从此二人矛盾加深。

晚清最有争议的重臣(此人是清代宰相)(4)

刚毅在任官期间,出现的笑话多的无法一一列举。作为守旧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刚毅反对戊戌变法,反对一切新事物,他阻扰废除八股取士,只要是向外国人学习的一切行为,他都义无反顾地排斥。

刚毅既然识字不多思想又很保守,为何在仕途上会如此顺利,一直做到了宰相呢?道理也很简单,首先是他的出身好,更重要的是他身上有一个很难得的优点,那就是为官不贪。不论是在封疆大吏任上,还是位居中枢之位,刚毅一直都很清廉,这在晚清官场万马齐喑的情况下尤其难能可贵。但是在刘鹗的《老残游记》中却说像刚毅这样的清官比贪官更可恨。

晚清最有争议的重臣(此人是清代宰相)(5)

不过刚毅对自己的不学无术,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他常自豪地对人说:“求活何必学问,像我这一生,不屑为学,而今当了宰相。和那些咬文嚼字,下笔千言,而落拓穷途一身不能自保的人相比,谁好谁怀?”这种人简直无可救药,让刚毅当宰相,大清国焉有不亡之道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