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为什么有崇高的威望(孙中山--当之无愧的国父)

1956年11月12日,伟大领袖毛泽东在孙中山先生诞辰纪念会上的讲话《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说道:“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在此文中,他给了先生以极高的评价:“他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先生的功绩,由此可见一斑。然而,今人对孙先生的了解不是很多,对孙先生之事业对中国历史之影响亦不能全知。这真是值得悲哀的。我谨以这篇拙文,聊表对先生的精神的赞佩和对其人格的崇敬。 

孙中山为什么有崇高的威望(孙中山--当之无愧的国父)(1)

孙中山画像-转载自百度百科

先生幼名帝象,学名文,号日新,后改号逸仙,旅居日本时曾化名中山樵,“中山”因而得名。 

先生出身农家,家无田产,生活虽不窘迫,却也不富裕。因而六岁即如山为牧童,间暇捕捞鱼虾。其坚忍不拔之性格自此始矣。而后九岁入私塾,使得闻圣人之教。而闻人讲太平天国之事,常感佩不已,曾自称为“洪秀全第二”。十二岁随母亲东渡太平洋,至夏威夷。后就学于“意奥兰尼书院”。学习英文、数学、化学及物理等科目。公元1882年毕业。后进入“奥阿厚书院”继续学业。 

先生少年胆识过人,入中学不及三月,即常劝说工人勿膜拜关帝像。其革命之本心,萌与此也。后与乡人陆皓东捣毁偶像,不为乡里所容,故移居香港,而入于基督教。 

先生最初并无革命之想法,故于1894年6月上书李鸿章,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改革主张,以改革之法挽救清王朝,从而拯救中华民族。而鸿章竟拒绝会面。先生失望之余,开始思索中国之出路。先生观清朝之状况,知其终不能挽回。其革命意愿由此而起。 

是年十一月,先生重回夏威夷瓦胡岛,组建“兴中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誓言,首举中国革命之大旗。而中国之摆脱封建,摆脱帝国之压迫之革命事业自此而始也! 

1895年先生到香港,于2月18日召集旧友陆皓东、郑士良、陈少白、杨鹤龄等,讨论筹备「香港兴中会总会」。 

自此而始,直至先生病亡北京,先生时刻皆为中华民族自立自强与世界而不懈奋斗。于1895年至1911年之间先后发动反清革命11次。其虽屡战屡败,然而却屡败屡战。意志之坚定,目标之明确。实在罕有。 

1910年,武昌起义成功,天下形势,大半归于革命党。先生趁此之势,创建民国,颁布宪法,革除旧俗,布仁德于天下,拯斯民于水火。一改千年帝制,而使共和,民主之观念深入于人心。自此之后,凡再有敢言复辟帝制者,天下共起而讨伐。此可谓先生之不世之功矣 

后袁世凯凭武力而逼迫先生离开大总统之职位,而先生为彻底扫平帝制,树立共和观念,毅然放弃名位,如此无私为国之举,怎能不成为后世之楷模而不被万世所敬仰哉? 

然而先生虽离开大总统之职位,却依旧为国家之民主富强而努力。先后两次护法运动,足见先生为中华民族奋斗之志。 

1925年3月12日,先生病逝于北京。弥留之际,留遗嘱于同志。

其中拳拳爱国之心,使人感触良深。古人云: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死其鸣也哀。先生在此时亦不忘国家民族。怎能不使人感佩流涕呢?先生逝世之后,后人尊其为“国父”,这是对先生一生功绩的最好评价。 

纵观先生一生,为私利者少之又少,其所作为,尽是为天下百姓,为中华民族,不得不说,孙中山先生乃是一个正真革命的人,真正为中国和中华民族的利益而奉献的人。彼孤身奋斗,不为名利,不图富贵,唯求天下太平,百姓安生。此等高尚之志节,后世之人如我辈者,安能不时刻感铭于心?

孙中山为什么有崇高的威望(孙中山--当之无愧的国父)(2)

孙中山先生实拍

孙中山为什么有崇高的威望(孙中山--当之无愧的国父)(3)

中山先生的理想--天下为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