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肠造口术后愈合(肠造口康复治疗史)

回肠造口术后愈合(肠造口康复治疗史)(1)

造口的康复治疗的是提高造口人士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其产生和发展是逐步完善的过程,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造口的康复治疗这门新兴的学科也将更专业化。

结肠造口成功了 ,但收集粪便的工具和方法却不多。最初提到使用“人工肛袋”( 是一个“小皮囊 ”)的人是 Daguesceau医生 (1795),他为一位被木板车刺伤的农夫腹股沟部的结肠造口术。那位农夫自制了一个收集装置 ,能方便地将粪便收集到一个“小皮囊中 ”,患者带着“小皮囊 ”活到 81岁 。1935年,Koenig(英)和 Rutzen(英)首例回肠造口袋问世。1975年,H. Feustel(德)和G. Herring(德)报告了采用磁性底环及磁性帽控制结肠造口节制功能的方法。但由于感染导致的失败病例较多,这种方法未能得到广泛应用。随着造口治疗的发展,造口器材也不断改进,辅助用品也应运而生,目前世界上有十几家大公司专营造口器材,为患者提供各式各样的造口护理用品给患者带来了方便和舒适。

1961年,Turnbull(美)首先提出了造口治疗与护理是一门新的学科的概念。即“肠造口治疗学”,他认为肠造口治疗是一种特别的护理,除了注意肠造口技术外,应格外注意造口患者的腹部造口护理、预防和治疗造口的并发症,开展造口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咨询,为患者提供各种康复护理。他被誉为造口治疗之父,并培养出世界上第一位专业肠造口治疗师Norma Gill。这是他培养肠造口治疗护理专业人员的开端。第一所造口治疗师学校也于1961年诞生。 1962年,Turnbull主持成立了美国肠造口治疗师组织,1969年在Cleveland成立了此类造口治疗师协会,即现在的国际肠造口治疗师协会(WCET)。目前(WCET)每2年召开1次世界性会议,参加人员正式会员造口治疗师,副会员是医生和造口器材公司人员。

Norma Gill是世界上第一位专业肠造口治疗师。她本人是一位因溃疡性结肠炎行全结肠切除、回肠造口的肠造口者(1954年),其家人中还有多名肠造口者(母亲因直肠癌行结肠造口,女儿因溃疡性结肠炎行回肠造口)。在与疾病的斗争及对家人的护理过程中,Norma Gill对造口者所经历的身心痛苦十分了解。1958年她应Turnbull的邀请来到克利夫兰基金会医院肛肠外科作肠造口治疗师,协助Turnbull医生培养了数百名专业护理人员。

肠造口治疗师(enterstomal therapist,ET)的主要职责是负责造口的护理,预防和处理肠造口并发症,为患者及家属提供与造口有关的咨询服务和心理护理,以达到患者完全康复的最终目的,同时还包括失禁护理和伤口护理。

目前国内已认识到造口康复治疗的重要性,1988年喻德洪教授率先在上海举办了第一期造口治疗师培训班,至1997年共办7期为全国共培训了400名医护人员。1988年成立上海肠造口学会。目前全国有许多城市和地区成立了造口联谊会,造口联谊会的诞生和所开展的工作,得到了广大造口人士及家属的欢迎与参与。1996年4月中国造口协会在沈阳成立,喻德洪教授为主席。自2001年2月4日“中山大学造口师治疗学校”成立至今,国内已有国际承认的造口治疗师学校8家(广州、北京、南京、上海、长沙、温州、安徽、西安),拥有国际执照的肠造口治疗师(ET)700名,主要分布在北、上、广,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多,江苏就有60名,基本活跃在临床第一线。国内还建立了造口图书馆、造口博物馆(上海),并出版了造口报纸。2000年喻徳洪教授还得到了国际造口师学会(IOA)最高奖励——职业奉献奖,奖励他在推动中国造口事业发展中所作出的伟大贡献。他是第三位获此殊荣的学者,也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亚洲人。

造口患者的康复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世界卫生组织还将1993年10月2日定位第一个“世界造口日”,以后每3年的10月第一个星期六举行1次。2012年第7个“世界造口日”的活动主题是:“Let’s be heard”(让世界听见我们)。

随着造口治疗师队伍的不断扩大,相应的学术团队和学术会议不断增加。2003年11月中华护理学会组织成立造口、伤口、尿失禁专业委员会。目前许多省市护理学会也相应成立了造口专业委员会。造口治疗师的培养对确立中国专科护士的地位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肠造口和造口康复治疗已经经历了一段很长的历史,造口治疗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随着造口术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必然要求造口治疗师更加专业化,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的专业护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