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李清照写夏日绝句的故事(战后李清照借古讽今)

一、

当金兵南下时,一路经过险关要津,全无宋兵抵御,使金人都叹息说,宋朝太无人了,足见当时宋朝军队的无能了。——胡绳《二千年间》

关于李清照写夏日绝句的故事(战后李清照借古讽今)(1)

这是宋徽宗宣和七年,金兵灭辽国之后,大举南下进攻北宋时的场景。

堂堂中原王朝,面对入侵,竟然组织不起来有效地抵抗,金兵南下时,就好似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一路畅通无阻,直逼国都东京开封府。

宋徽宗内心恐惧,连忙将自己的皇位让给了宋钦宗,在宋钦宗的努力下,开封得以暂时保全。

还别说,这法子当真有效,至少宋徽宗不是亡国之君了,至少他不用费尽心思想办法对付金人了,想想,当真是可笑至极,此举与掩耳盗铃又有何异?

不过宋徽宗开心就好。

但他的开心并没有持续多久,仅仅一年之后,金兵再次来犯,开封沦陷,掳走了宋徽宗和宋钦宗,顺便带走了赵氏皇族、后宫嫔妃、朝廷大臣三千多人北上金国。

东京城被洗劫一空。

次年二月,金人废黜了宋徽宗和宋钦宗,北宋正式宣告灭亡,同年五月,康王赵构在南京应天府即位,南宋开始。

关于李清照写夏日绝句的故事(战后李清照借古讽今)(2)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李清照和赵明诚两夫妻,亦在这乱世之下,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当时赵明诚已在淄州为官数年,虽然战火还没有燃烧到此地,但浓烈的火药之味,已经压抑的李清照无法再展露笑颜。

好在李清照觉得还有赵明诚可以依靠,一切都不算太糟,但她没想到的是,这个男人会成为她一辈子的伤痛。

面对朝廷软弱,面对丈夫弃城而逃,李清照写下了《夏日绝句》,用词直击心灵令丈夫羞愧难当。

二、

生当作人杰。

汉高祖刘邦在打天下的时候,有三个人功不可没,分别是萧何、张良和韩信,刘邦曾称他们为“人杰”。

在李清照的心目中,这三个人也是她心目中的榜样,在乱世,国家正是需要这样的臣子来力揽狂澜,只不过她失望了,她没看到人杰。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是宋朝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说到婉约,不少人都觉得李清照擅长吟风弄月,乐写儿女情长,但殊不知,李清照更有一股让男人汗颜的豪迈之气。

关于李清照写夏日绝句的故事(战后李清照借古讽今)(3)

这种气质得益于她的父亲李格非。

李格非为官清廉正直,虽数次被朝臣排挤,但依然不改其志,当时的宋代有兼职兼薪制度,郡守见他清贫,便让他兼任其他官职,不过却被他断然谢绝。

在李格非的影响下,李清照虽为一介女流,但亦有男儿般的豪爽之气。

身处乱世,国家正值用人之际,可是放眼望去,全是些贪生怕死之辈,置祖国的大好河山于不顾,哪还有什么民族气节?

她只恨自己是女儿身。

三、

死亦为鬼雄。

说到爱国,就不能不提屈原,面对楚国国都被秦人攻破,屈原内心无比悲痛,最终投江殉国,他在《国殇》中曾这样写道: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李清照以“鬼雄”为典故入诗,既是对屈原的缅怀,也是对眼前乱世的感伤,人杰不在,鬼雄又有何来,人人惜命如金,国家山河却已不在,如果李清照是男儿,想必她一定会征战四方。

死亦忧何惧?

关于李清照写夏日绝句的故事(战后李清照借古讽今)(4)

赵明诚在淄州为官数年,夫妻二人费尽心思收集了不少珍贵文物,这些文物在乱世之中该如何保全,成为了一个巨大难题。

可是屋漏偏逢连阴雨,赵明诚的母亲郭氏偏偏在这时候去世了,遵循古礼,赵明诚必须去江宁奔丧。

李清照明白,这些文物不能丢,但丈夫又必须去奔丧,危急时刻李清照为赵明诚规划好路线送她出城,而她自己则留在淄州,照看这些珍贵文物,并将它们分批运往江宁。

是啊,李清照就是这么一个奇女子,乱世之中依然不忘记拯救文物,宁可与丈夫分离,宁可独自面对纷争的乱世。

四、

至今思项羽。

在李清照的心目中,项羽是她崇拜的偶像,败了就是败了,男子汉大丈夫,敢做就要敢当,面对失败,要敢于担负责任,承担后果。

项羽就是这么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李清照当然也希望她的丈夫赵明诚也该如此,在乱世之中为国尽忠,为民尽责。

在强大的王朝颠覆面前,李清照一介女子,使出了浑身解数,拼死也只保住了部分珍贵的文物,后来李清照带着这些文物去江宁寻赵明诚。

此时的赵明诚已经担任了江宁知府,在李清照看来,她的丈夫必定会给他一世安稳。

关于李清照写夏日绝句的故事(战后李清照借古讽今)(5)

就如同项羽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想着虞姬那般。

或许,李清照打心底想拥有一份这样的爱情,只不过尘世间令她崇拜的那个叫项羽的男子,只有一个。

尤其当她和江宁的百姓被赵明诚无情地抛弃时,我想李清照一定在想,自己为何偏偏不是虞姬呢?

那般义无反顾地为爱人自刎,李清照其实也能做到。

只可惜,赵明诚不是项羽,而李清照也无法成为虞姬。

五、

不肯过江东。

项羽在楚汉争霸中,败给了刘邦,但他明明是有退路的,他可以退守江东,日后再图东山再起。

但项羽偏不,他认为自己无颜面对江东父老,所以他宁愿自刎江东,宁愿失去江山。

这种男子气概,李清照希望赵明诚也有,最起码不该在江宁城内发生暴乱的时候,趁着月黑风高,独自逃走。

宋高宗建炎三年的二月,赵明诚在江宁担任知府已有一年,江宁城内有一个叫王亦的官员趁机在城内兴兵作乱,导致城内发生了暴乱。

关于李清照写夏日绝句的故事(战后李清照借古讽今)(6)

作为江宁知府的赵明诚,本该迅速平定暴乱,但是他却没把此事当回事,因为此时的他已经接到了调任湖州的调令,所以城内的暴动,他觉得应该新任的江宁知府去平定。

可是新任的知府还没有到任好吗,怎么去平定叛乱?

但赵明诚不管这些,更不理会李清照的劝说,就这样任凭江宁的暴动愈演愈烈,赵明诚一看势头不对,便撇下李清照,撇下一城百姓,带着两个官员,跑了。

没错,真跑了,还是趁着天黑从城墙上悬下一根绳子逃走的。

直到天亮,赵明诚的部下去寻他的时候,才知道他们的知府大人早已经不在江宁城内了。

六、

江宁城内的叛乱还是被平定了,但这和赵明诚没有任何关系,而是他手下的一个叫李谟的官员,临危不惧,果断采取行动,粉碎了王亦的叛乱。

赵明诚是否想过,万一他逃跑之后,没有人组织抵抗,江宁城会遭遇什么样的劫难,他的妻子李清照被叛军抓住之后又会怎么样?

赵明诚没有想过,他脑海中只有逃跑……

当李清照知道自己的丈夫逃跑了之后,她羞愧难当,没想到自己爱了几十年的丈夫,竟是一个贪生怕死的小人。

李清照认了,她没有过多苛责,毕竟赵明诚是她的丈夫,曾经给过她欢乐的爱人,但两人之间还是有了不能修复的裂痕。

关于李清照写夏日绝句的故事(战后李清照借古讽今)(7)

后来,局势更加糟糕,赵明诚的懦弱成为了李清照心中抹不去的伤痕,李清照还是寻到了被免职而又复被启用调任湖州的赵明诚,两人一路向江西方向逃亡。

当小船行至乌江时,李清照想到了心目中的英雄项羽,想起了这些年宋朝君臣的不抵抗,想到了收藏的珍贵文物在战火中丢的丢毁的毁,更想到了自己的丈夫弃城而逃……

各种情绪的叠加让李清照内心痛苦异常,面对浩浩江水,李清照随口吟出了这首以古讽今、流传千古的《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此时正站在李清照背后的赵明诚,听到这首诗后愧悔难当,深深自责,他再也没有脸面对李清照,没多久后,赵明诚身染疟疾,一命呜呼。

这一年,赵明诚四十九,而李清照四十六。

参考资料:《宋史》、《续资治通鉴》、《金石录后序》等。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