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先单亲妈妈(陈先更母爱如山)

世事纷纷,人海茫茫,无论友情、爱情,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不多可是,惟有一种无私的爱,那就是母爱这不仅是一份亲情,还是一份牵挂,更是一种幸福母亲为了儿女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而毫无怨言这份爱没有杂质,没有虚伪,实实在在,真真切切不仅无微不至,而且慷慨无私漫漫人生路,悠悠岁月情虽然,用平凡的文字无法写出母亲不平凡的人生,但即使用尽华丽的词章也难以尽述母爱的纯真和伟大,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陈大先单亲妈妈?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陈大先单亲妈妈(陈先更母爱如山)

陈大先单亲妈妈

世事纷纷,人海茫茫,无论友情、爱情,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不多。可是,惟有一种无私的爱,那就是母爱。这不仅是一份亲情,还是一份牵挂,更是一种幸福。母亲为了儿女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而毫无怨言。这份爱没有杂质,没有虚伪,实实在在,真真切切。不仅无微不至,而且慷慨无私。漫漫人生路,悠悠岁月情。虽然,用平凡的文字无法写出母亲不平凡的人生,但即使用尽华丽的词章也难以尽述母爱的纯真和伟大。

世路艰辛,运途多舛

1936年,母亲孙瑞芳出生在西山孙家中湾的一个大户人家。因此,童年时期,基本衣食无忧。1949年后,因家庭变故,辍学在家从事劳动生产。1953年参加人民公社文艺宣传队时,与父亲陈辉煌相识,继而相恋成家。

婚后,跟着父亲先后在供销社高山站、古佛堂站、船仓站、上土市站共同生活,并育养了大姐、二姐和大哥。1961年五月端午,父亲在参加完社里集体收割麦子的劳动后,和同事们下河清洗身上的灰尘和汗水。不识水性的父亲,被其好友强行拉入深水中,说是教他学游泳,不幸陷入河底淤沙中致使二人溺水身亡。噩耗传来,犹如晴天劈雳,母亲整个人一下子精神恍惚,痛不欲生。

我是遗腹子,在父亲去世的第二十九天后,才来到了这个世上。家里的顶梁柱没了,可怜的母亲拖儿带女,当时大姐9岁、二姐6岁、大哥4岁、再加上一个嗷嗷待哺的我,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在那段艰辛困苦的日子里,母亲差不多哭干了眼泪,年仅27岁的她含辛茹苦拉扯四个孩子,举步维艰,日子过得苦不堪言。街坊邻居看在眼里,同情在心里,都劝母亲再嫁,不要苦了自己。殊不知在母亲的心里儿女是第一位的,硬是一个人咬着牙独立支撑着这个残缺的家。

1963年,经父亲的发小、也是母亲的族侄孙正泉多次动员劝说:“这一次您一定要听我的,既然您不愿再嫁,我给您介绍一位愿意上您家的人。是一位既忠厚又诚实的人,名字叫沈时海,在漫水河区财税所(后财税分开叫税务所)工作,外籍人,多年工作在山区,离异后无子女负担,关键是他愿意帮您一起共同承担抚育子女的义务。您千万不再错过了,这是一位难得的好人。”通过接触后,母亲觉得这人可靠忠实,遂同意一起生活,共同担负抚养子女的重任。

迫于生计 举家三迁

第一次搬家,是在1963年的冬季,因继父来到我们家后,六口人生活在祖父母分给的一间毛草房里(一共四间,分得一间,堂屋公用),约30平米的房子,做饭、睡觉都在一处,实在窄小,根本无法安身。为此找寻了很多地方未果,只得举家搬往母亲娘家后山的山坳里,租借在当时蓄牧场空置的两间简陋房子里,用竹笆分别隔出了两个小间,一家人凑合住在一起。虽然,暂时解决了容身之处,柴水也较方便,但吃粮却成为了一个大问题,离开狮山脚下的老家后,因家中人口多又无劳动力,生产队为减少负担暗地里将我一家的口粮给下掉了,转为吃回销粮,供应的都是杂粮,很少有米。从粮站到家里约有六七里山路,陡峭难行,全靠母亲瘦小身体担挑。在我人生的第一次记忆中,是我九岁的二姐背着小竹箩,拿着铲瓢带着我到山下迎接母亲,并力所能及地帮母亲分担一点。次年的暮春时节,我可爱的三弟在这里诞生了,一家人无不为之高兴。但母亲操持这个家庭的担子又为之加重了,一家七口在这里生活了近三年。因为大姐上学路远,不得不重选栖身之所。

第二次搬迁,举家搬至新修的霍英公路旁,上土市白沙岭的公路旁蓄牧场的房子,共有四小间。不久,四弟出生。一家人的主粮是山芋干,母亲在沟坎边开地种些蔬菜南瓜之类的农作物,聊以果腹充饥,为了让儿女们吃饱,总是想法变着花样让我们填充肚子,红芋干加工成粉做粑粑、圆子、糊糊、碎头煮米饭或煮稀饭等。靠着继父每月节省16元钱维持全家七口人的生活。难以为继。母亲为谋生计,不得不时常带着两个十多岁的姐姐到河里淘铁沙卖给锅厂,河边砸石子卖给道班铺垫路基之用。1969年,继父为响应“干部上山下乡接受贪下中农再教育”的政策,母亲又为即将搬迁而奔走于多地之间作着选择。

第三次搬家,随继父下放落户到了漫水河公社边远的小山村陈家畈生产大队陈家塆生产二队,我们住在队里闲置的三间公房里,两头都是人家,前后没有余地,为生计只得在后檐沟里养头猪。菜地分给的少,背靠东南山边,三方竹林围绕,阳光不足,无法解决一家人的吃菜问题,母亲领着我们将边缘的一个沙石坑填起作菜地。继父从小生活在一个非常富裕的家庭,没干过农活,脱鞋走不了路,手拿不了锄头,肩担不了担子,全靠母亲带领孩子生产劳作。在农村家中没有劳动力,其日子过得清苦是可想而知的。每年年终兑现只有赔钱的份,辛苦一年养的猪也要抵作充公,分粮时没有发言权,队里给什么是什么。

1971年继父实在是干不了农活,被社里召回到招待所做了会计(后来落实政策又回了原单位),在这期间,家中分别于1970年和1972年又新添了五弟,六弟。家中全靠母亲和二姐挣着维薄的工分和继父每月供给家中18元钱,维持着家里九个人的生计。大姐十八岁那年便就出嫁了。妈妈为了这个家,除了繁重体力活之外,家里的烧洗补链缺一不可。六个兄弟每月剃头发没有钱找师傅剪,只得与继父商量买回了一把推剪,母亲便自已学着给我们理发,直到我二十二岁离家到县城,临走时还是母亲为我理的发。

白手起家 置业建房

母亲看着我们渐渐长大,可住的房子没有自己的一块砖,一片瓦。就盘算着要做几间属于自己的房子,向队里提出了正式申请,却遇到了预想不到的阻碍,有人就提出“人口在增加而田地没有增加,不能占用可耕地”。又说什么:“盖房不能从本队山上砍伐木材,大树出林,小树遭殃”等理由阻止我家盖房,还有人说,“她家有六个儿子,将来得要盖多少房,砍多少木料啊?”究其原因是不想让我家在本队扎根落户。好事须多磨,面对家中渐渐长大的孩子,母亲急在心里,没有自己的房子实在是不行啊,通过一次次挨家挨户做工作,努力总算没有白费,同意让我家盖房。但队里会议给的结果是盖房所需木材不能自己砍伐,由队里统一砍伐,按件定价从队里购买。

母亲带着我们和姥姥家的亲戚们的援工,经过一冬一春挖出屋基的雏形,垒砌好房子的基础工程,等待队里备料交于附近一个业余建筑队承建。俗话说“十包九不尽”,未知的事太多,家中只有妈妈带着二姐操劳,历尽了千辛万苦。1974年8月一座明三暗六的土墙新瓦房终于落成,一家人总算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遮风挡雨的容身之所。次年二姐要出嫁了,母亲一人实在难已担承如此沉重的家务负担,大哥中学未读完便辍学回家帮助母亲分担各项杂务。

文革结束后,我刚读完初中,没有继续上学,回到了家中务农。自此,家中有了双劳力,情况才开始有了一些好转。随着政策的改变,家中总算逐渐解决了吃粮难的问题,可以吃饱肚子了。伴随着兄弟们的长大成人,原有房屋已不能满足居住需要,母亲开始与我们商量二次建房的总体构想与打算,打算将我们兄弟六人的住房分为四批次来完成。先是二次建房的各项准备工作:从备瓦、备木料、备砖和石料开始,近一年的时间,在原基上连脊盖起了四间瓦房,解决了短时之需。这一次的盖房较前一次让母亲感到了欣慰,见到了希望,人多好做事,虽然人累点但精神上很轻松。母亲早年的愿景,苦尽甘来、满堂儿孙,和乐融融的日子正一步一步到来。

与人为善 以邻为友

母亲一生勤劳辛苦,待人接物,情到礼周。虽读书不多,但很贤良。一直奉行着“于人方便,于已方便”的行为准则,一心向善,本份为人。家门口的羊肠小路,无论是房前屋后,每一条路都修的是平平坦坦,方便家人及他人行走,就连平时只要在她走过的路上发现有可能绊倒人的石头或它物,母亲定会将其搬走,以防拌着别人而栽倒。一颗菩萨心肠决定她一生的为人,只要看到别人有困难,总要想法接济一下。一生中以德为邻,友好相处,教育我们“远亲不如近邻”,只要村邻乡舍有什么事都要主动积极帮忙。妈妈做得一手好菜肴,远近红白喜事都有她忙碌的身影。

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家中虽然请贫,但母亲给了我们一个充满欢乐的家。在炎热的夏季,晚上在户外纳凉时,母亲常给我们讲故事。日积月累,我们慢慢知道了卧冰求鲤、扇枕温衾、孔融让梨、曹冲称象、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等典故。这些典故不仅包含孝义仁爱,也催人奋进。母亲不仅在精神上教导我们怎样做人,在当时有限的物质条件下,总是尽最大可能将好吃的留给我们。哪怕自己饿着,也要想办法让我们尽可能的多吃上一口。在我们身体成长的关键时刻,母亲经常到小河里,稻沟间,捞些鱼虾改善生活,给我们补充营养。 母亲年轻的时侯,人很漂亮,中等身材,一头乌黑齐耳的短发,显得非常精明强干。家里家外,事无巨细,都操持的井井有条。在我们姐弟心中,母亲是我们儿时的温暖、成长路上的向导、生活中的参谋、家庭的主心骨。

母亲在老家已生活了五十年,从未与人发生过口角,讲信修睦,以和为贵,在方圆二十里范围内,只要认识或了解她的人,对她无不尊重,深得邻心。母亲的优良品德给我们树立了典范,作为子女的我们处处受教,得益一生。致使我们走向社会后,能够时刻铭记“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做人的道理。大到一人一事,小到一草一木,逐渐养成了我们姐弟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

苦尽甘来 颐养天年

母亲辛苦了大半辈子,含辛茹苦,以柔弱之躯硬是把一个负担深重的家给撑起来了,不仅为我们撑起了一片天,也指引了我们的未来。如今,我们基本完成了母亲当年的期望。母亲看着我们的每一个进步,关注着我们的每个人的生活点滴,母亲是我们儿女生活中的参谋、心灵的港湾、精神的依靠。母亲最高兴的事就是逢年过节,因为,儿女们都回来了,家里总是非常热闹,每餐要做两桌子的饭菜,那怕再累,只要儿孙们吃的高兴,她的脸上就溢出幸福的微笑。儿女们给她买件衣服或是带点零食之类的,母亲总是高兴地说:“不要乱花钱,以后花钱的地方多”。儿孙们每次离家外出的时侯,母亲总要做些我们喜欢吃的米面粑粑、年糕、红豆腐、各种小吃给我们带着,让我们永远忘不了家乡的口味。

1999年岁末,继父因突发心脏病离世,相守大半辈子的伴儿说走就走了。母亲在那段时间里,很是落寞,很长时间都没有走出孤独的阴影。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母亲身边只有小弟一家三口侍奉相伴,坚守着她白手起家创下来的基业,舍不得离开山里。多年之后,母亲才最后走出了那个生活了几十年的偏辟山村。大哥早在集镇上建业,其余的兄弟都住进了城里,母亲的孙辈也工作在不同的城市里。

母亲和我们互为精神支柱,母亲是我们的根,我们是母亲的期盼。母亲现在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按她的话说是旅游生活,八个儿女中她想到哪就到哪,无论到哪家,能做的事情从来手不闲着,不给儿女添负担。闲暇之时听一听戏曲,画一画素描,画出来的花、草、鸟、禽,有模有样,形态逼真。

母亲是我们的执爱,没有母亲的精心培育,就没有我们的今天。在动手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忍不住数次落泪,以至常常撂下笔来,不能自已。抚今追昔,母亲当年辛苦劳累的情景,呕心沥血的教诲……这一切仿佛就在昨天。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父母培育儿女,儿女孝敬父母,这本是天经地义之事。但母亲给予我们的太多太多,却从不要儿女回报些什么。有时,甚至只是一句言语,一个微笑,一杯清茶,却能带给母亲无比的安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