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快递员辛苦的诗句(古代快递)

唐朝诗人李商隐有诗云:“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无论处在什么时代,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与人交往中,通信是一直是人们的重要交往手段,其历史可谓源远流长。

事实上,当通信发展到李商隐所在的唐朝时期,中国古代通信的邮驿制度已经建设的极为完备了。这就意味着可以通过邮驿的手段,快速传递重要信息,这大大的促进了一个国家的发展时效。因为信息的快速到达,有利于统治者对于决策的快速调整

古代快递员辛苦的诗句(古代快递)(1)

在中国古代的王朝中隋唐年间的邮驿发展是最好最鼎盛的时期,因为邮驿行业的驿站数量与日俱增,这大大的提高了邮传的速度,让更多人享受到了邮驿的福利,以致整个社会经济都得到了快速的进步。

邮驿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邮驿,也称邮传。是从早期的各种讯息的传递而演变而来。诸如商周的烽火戏诸侯,飞鸽传书,鱼传尺素等等。

其实,根据在甲骨文上的记载,早在商周时期就有了邮驿通信的迹象,现在我国的通信历史最早就是从商周时期算起,到清朝废驿算止。

但是在商周时期,还是刚有起色,不能与唐朝相提并论。根据甲骨文记载,商王武丁派一个高龄的信使去传送一个政令,但是由于道路极为漫长,此人在路上走了26天,近300公里还没到达目的地,结果体力不支被活活累死。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商周的邮驿之路还是很漫长的。

古代快递员辛苦的诗句(古代快递)(2)

不过,邮驿虽不发达,其君王还是很重视的,其中在《洛阳市志》里有记载到:周王朝为了建立从镐京至洛阳的邮路,还依照行程的远近不同设立了一种“休息站",设有庐、路室、候馆三种不同的馆舍,以供饮食,不过只能打尖,不提供住宿。具体还有如下记载:

三十里有宿处,称之为路室,可以过夜:五十里设市,市有候馆, 主供重要信使、使臣等往来歇息,且设施考究,有房间供人充分休息,这说明当时已经有了驿站的雏形。

到了秦汉时期,邮驿就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从早期的主要由官员当做传递者邮送到转到民间的人士邮送,而且还分等级有“轻车”,“引强”,“中卒”,尽管都是最底层的传递人员,但是在邮驿系统中的作用可是不容小觑的。

再者就是邮驿的方式也得到了进步,所谓邮,就是古代时候边陲地区传递书信的机构。驿就是古代传递官方文书的马和车。但是到了秦朝,邮驿的方式可不仅仅只有马和车,还有步递、船递等等,但是主要的方式还是马和车

到了魏晋时期,邮驿的发展变得愈加正规,魏国的陈群等人制定了《邮驿令》。这是我国的第一部邮驿法规,在我国古代是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的,因为这象征了邮驿制度的正规化,合法化。

邮驿系统在唐朝的鼎盛

由于隋朝时开凿了大运河,进一步开发了水陆运输,邮驿的发展愈加完备。到唐朝时期,邮驿制度已经是空前的繁荣了。

在唐朝时,邮驿的交通路线是以长安城为中心呈现出一种网状的结构分布,向全国延伸到各个角落,且驿站的数量也达到了巅峰。在唐玄宗时期,据《唐六典》记载,

“全国“凡三十里一驿,天下凡一千六百三十有九所,陆驿1297所,水驿263所,水陆相兼者86所。”

可见唐代邮驿的传递方式有陆驿、水驿、水陆兼有三种。全国大概有1639个供信使周转的驿站,其中水驿约263个,路驿约1297个,二者兼驿超过86个。

古代快递员辛苦的诗句(古代快递)(3)

如此多的周转驿站使得邮驿系统的发展也随之推动,在盛唐时,从事与邮驿有关的人员达到20000多人,规模至此可谓是盛极一时,因此间接催生了邮驿的管理机构。在唐朝,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都会专门设置官员来管理邮驿系统,如马匹,船只的分配管理以及邮送的人员的调配等。据《通典》卷三三《职官典州郡》乡官条记载:

唐制“三十里置一驿驿各有将,以州里富强之家主之,以待行李”。《新唐书 百官一》也有记载:“凡三十里有驿,驿有长。”

从这些典籍中得以知晓,唐代在各地行政机构及乡下角落都会设有驿将或是驿长,为的就是主管驿站事务,并由当地的富贵之家主事。

邮驿系统的法定职能

在邮驿系统达到了极盛的规模后,其主要职能便更加体现的明显了,其主要的职能包括主要的通讯职能与交通智能,还有次要其他的一些职能。

在通讯职能上,主要传递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信息

在通讯方面,国家的管理和运作是极为重要的。政治军事的公文传递无疑是重中之重,历届王朝的推动邮驿发展的一个极为看重的因素就是出于行政信息的需要。

在广大的王土疆域中,为了了解臣民的动向,天灾人祸等,有一个便捷快速的信息传递系统无疑能够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国家,以便封建统治者巩固政权。在无论是传播工具还是交通都比较落后的古时,高效快捷的邮驿系统无疑是统治者们最想要的。

古代快递员辛苦的诗句(古代快递)(4)

政治军事上的信息流转,是保证国家生存的根本。在中央系统发布信息公文后,各地官员能够极早的接触到,这就直接加强了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的联系,使得行政效率进一步提升;而军事上,在边疆的一个战报来时,一个高速度高质量的信息传播是可以导致战争的主动权在哪一方手里。

文献典籍中关于军事信息的记载颇多:

如“'孝恪近奏称八月十一日往击焉耆,二十日应至,必以二十二日破之,朕计其道里,使者今日至矣!'而言未毕,驿骑至。”李晟收复长安后发布露布:“臣已肃清宫禁……庙堂如故”

这简短的几句寥寥几语,将行军打仗信息传递的时间之紧体现的淋漓尽致。


至于邮驿的交通职能

这个职能主要包括有关于出行官员的食宿之所,还有特殊官员的赴任,再有就是一些物资的运输。

大家所熟知的唐玄宗为博得妃子一笑,不远千里而用驿站运送荔枝的事,也就不足计较了。

《新唐书》原文记载:“妃嗜荔支,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可见唐时邮驿系统的交通职能有多么发达了。

古代快递员辛苦的诗句(古代快递)(5)

另外还有一些特殊刑犯的处死场所以及关津要塞职能的重合也都是邮驿系统的重要职能,但是却都是一些扩展的职能,不能与传递信息和交通运输相提并论,在这里就不多花笔墨来赘述。

邮驿制度对唐朝及后世的影响

上文说道邮驿系统的几项基本及扩展职能,那么这些职能的互相配合再作用。

慢慢地对整个社会影响也越来越重大,其中包括,直接促进巩固了唐代的大一统以及扩大了唐代在整个封建王朝中的影响,最重要的就是促进了当时唐代社会的发展与繁荣。

首先邮驿系统的传递信息功能,使得国家的信息能够快速的在中央,地方,民间这三者之间形成有序的良性流转,从而维持了帝国的正常运作,而军事方面的信息传递使得国家在面对外族的侵略是能够有效及时的做出反应。

在整个唐朝期间,帝国能够在近300年的时间里,使得信息简单高效率的传递,直接帮助统治者巩固了唐代的大一统。

而邮驿在促使人员流动,促进社会繁荣,和对外交往方面也起到了极大的辅助作用。邮驿的驿站邮舍等场所,使得各种人员可以方便流动,人员的流动间接带动了物资的流通,这也使得经济和文化能够快速的发展,在许多诗歌中都出现过描写驿站的情形,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社会的繁荣。

古代快递员辛苦的诗句(古代快递)(6)

总而言之,在唐朝国力强盛,因为邮驿系统的发达而带来的便利条件,使得其他各国都愿意派使者来学习,极大的促进了文化在民间的发展,诸如李白杜甫等大诗人,就是这种条件下得以诞生再扬名天下。而唐朝当时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也因为各国的进贡,臣服而愈加提高。

后世朝代的学习

这些唐朝的盛况对后世的影响是极为巨大的,因为在邮驿系统的历史上,唐代可以算是起到一种承前启后的作用。邮驿不再是单单传递一份信息这么简单,而是自成一个系统,集传递信息,运输物资和馆舍等多种作用于一体的复杂庞大的体系。

后世的宋元明清各朝代,都是取自唐时的邮驿作为基础而做出的不同的程度发展。在《清史稿·师俭传》中记载到:

“置邮传命,如人身血脉,不能一日废。”

这里就直接突出了邮驿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因此,唐朝之后的各朝统治者对于国家维护与巩固统治之宗旨,就是重视并加强对邮驿系统的管理。并且邮驿制度的优势也影响到了后世王朝的方方面面!


End:我是望舒君,原创不易,朋友们如觉得此文尚可,求转发收藏,不胜感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