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青少年时期的三首言志诗(毛泽东青少年时期的三首言志诗)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一年的开始,也是充满希望的播种季节。

春天也恰如一个人的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开局之年。

都说在春天播下的种籽,到了秋天自然就有收获;

而在青少年时期立下的志向,也会指引着我们不断走向远方,走出偏见与迷茫。

正如毛泽东在年轻时写的这首诗:

吟天井

天井四四方,周围是高墙。

清清见卵石,小鱼囿中央。

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

这是目前所见毛泽东诗词中最早的一首,当时他年仅十三岁。

那是1906年秋,毛泽东到井湾里私塾读书。

他聪颖好学,深得塾师毛宇居喜爱。

毛泽居既是他的堂兄,也是一位非常严厉的老师。

有一次,他完成作业之后就开始玩耍,被毛老师发现了,要惩罚他。

毛老师知道一般的惩罚或读或背都难不倒他,就有意让他写诗,题目就叫《吟天井》。

毛泽东青少年时期的三首言志诗(毛泽东青少年时期的三首言志诗)(1)

天井并不是与我们今天所了解的“井”,而是中国传统建筑宅院中房与房之间,或者房与围墙之间所围成的露天空地。

天井一般面积都比较小,光线也被高墙围堵得比较晦暗,状如深井,因此而得名。

当我们了解了天井的基本构造之后,就能很好的理解这首诗的含义了:

表面上,它讲的是小鱼在天井的水里长不大;实际上,他要表明的是:

只呆在一个小圈子里,肯定是没有出息的

这首小诗前四句平平无奇,后两句笔锋突然一转,画龙点睛,使主题瞬间升华。毛宇居看了很是欣赏。

虽然这首诗从气势上与后来的诗完全不可比 ,但其儿时的志向已然不同凡响。

毛泽东青少年时期的三首言志诗(毛泽东青少年时期的三首言志诗)(2)

四年后,毛泽东通过刻苦努力学习,考入了湖南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

这是他第一次离开家乡韶山,到五十里以外的地方去求学。

临行前,他写了一首诗,夹在父亲每天必看的帐簿里,以作告别。

呈父亲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这一年,他也只有17岁。

之前,当他了解到这所新式学堂之后,就迫切想去求取新知。

但是,父亲却说:家里已经给你安排好了一份“体制内”的工作,就是去湘潭当学徒,旱涝保收。

毛主席不肯听从父亲的安排,就找了村里许多德高望重的人,劝说父亲。

父亲最终同意了,当他看到毛泽东走之前留下的诗时,既有几分吃惊,从内心也感到有几分高兴。

作家倪匡曾说:人类之所以有进步,是因为下一代不听上一代的话

看似戏言,却也揭示了一个事实真相:

孩童心智的开放程度是超越父母的。

就好比这个当时才十六七岁的少年,已经立志冲破祖辈的生存环境,奔向更广阔的天空。

他给自己定下目标:学不出样子就不回乡,死后也不必埋在故土。

桑梓即家乡,落叶归根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可是他却认为:

大丈夫既已志在四方,祖国的壮丽河山之下,随处都可安息。

这不仅是一种少年的志气、大胆的突破,更是一种对自我的期许。

当然,他不仅说到了,也做到了。

毛泽东青少年时期的三首言志诗(毛泽东青少年时期的三首言志诗)(3)

那天,毛泽东自己挑着担子走了五十里路,到了晚上他才到达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

来到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之后,现实的压力又给了他当头一棒。

当时,只有有钱人家的子弟才会来此读书,他们瞧不起毛泽东那一身不起眼的衣着和乡间口音。

这让他颇为郁闷,二十多年后,毛泽东在接受美国记者斯诺采访时,回忆起这段往事时说道:

“我在东山高小学习时,平时总是穿一身破旧的衫裤,许多同学因此看不起我,可是在他们中也有我的朋友,特别是有两个是我的好同志,其中一个现在是作家。”

尽管受到世俗眼光的排挤,他却没有就此沉沦,而是又写下一首立志诗,表明心迹:

咏蛙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做声。

“独坐池塘如虎踞”的青蛙,既写出了青蛙的独特生活习性,也是胸怀大志的青年形象的真实写照。

“绿荫树下养精神”,道出了自己在学校期间认真学习、刻苦钻研的情况。

末两句:“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春天到了,如果我不先叫唤,哪个虫儿敢发出叫声来呢!以此写出自己救国救民的雄心壮志。

从这首诗可以看出,毛泽东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座右铭,决心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崇高理想。

这种救国救民的理想,既是他青少年时代的远大抱负,也是他领袖气质和英雄情怀的绝妙写照。

毛泽东青少年时期的三首言志诗(毛泽东青少年时期的三首言志诗)(4)

这年年底,他回家乡韶山过了离家后第一个除夕(这年除夕是1911年1月29日)。

从此,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毛泽东将大展拳脚,实现自己的抱负,施展自己的才华。

《井赞》、《呈父亲》、《咏蛙》这三首诗都是毛泽东少年时期所作,感情上层层递进,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心怀梦想、不断奋进的少年英才形象。

在这些诗句当中,既能看出毛泽东敢为天下先的远大抱负, 也启发着我们:

志向就是在给人生播种,也承载着人生的希望。

他引领着我们一步步努力奋斗,克服很多困难,慢慢到达终点。

毛泽东青少年时期的三首言志诗(毛泽东青少年时期的三首言志诗)(5)

也许你已走过青少年,慢慢步向人生的中年。

回首往昔,每年新春过后你也曾正襟危坐,在纸上写下一年的计划,雄赳赳气昂昂,似乎这一年将立万世不朽之功勋,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可是,到了岁末年尾时又早已不记得春天里立下的宏愿,只能感叹自己又蹉跎了一年岁月,只能期盼新年后重新开始,又在纸上建功立业、大展鸿图!

周而复始,年华虚度。

其实,你心里早已明白:

这个世界根本就不会因为我们而改变,能够改变的只有自己,让自己更加适应社会,才能成为一个更加幸运的人。

你缺的,只是一个非常明确而又能坚定执行的目标而已。

“勇敢选择,充满希望,能超越自己的,只有自己!”

新的一年,你又立下了哪些Flag?欢迎在下方留言,让大家见证你的改变。

毛泽东青少年时期的三首言志诗(毛泽东青少年时期的三首言志诗)(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