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前十位元帅是谁(有三位元帅不在场)

关于我国1955年9月27第一次授衔的传闻,在民间和网络上一直有很多。这一次授衔中的“十大元帅”,也一直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

有一点很少有人知道,其时关于设不设军衔,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都是有争议的。

因为我军主张历来军官与士兵同甘共苦,不允许军官搞特殊,而军衔制度被认为不利于团结士兵,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军都是只有职务,而没有军衔制度的。

那么,为什么我军在1955年的时候,又进行了元帅授衔典礼呢?元帅授衔典礼的背后,又有哪些故事呢?

世界上前十位元帅是谁(有三位元帅不在场)(1)

抗美援朝与军衔制

关于我军的军衔问题,早在1950年,朱德和罗荣桓就已经在军委会上提过了。

那时候罗荣桓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干部管理部部长,他在1950年7月份就要求总干管理部开始筹备关于我军军衔和奖励方面的准备工作。

这一年的9月,朱德老总更是在总干部管理部开会的时候,非常明确地指出:“建立军衔制度,还要尽量争取在第二年的服装上把军阶标出来。

而总干部管理部也确实在这一年的年底,把关于筹备确立军衔当做1951年工作的重点方向。

世界上前十位元帅是谁(有三位元帅不在场)(2)

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让总干部管理部的工作计划被打乱了,筹备军衔的工作被暂停了下来。

在我军在抗美援朝的过程中,发现因为朝鲜人民军有军衔,而我军却没有,时常会遇到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这一情况让率领志愿军司令员的彭德怀老总不胜其烦,在发给中央军委的电报中说:“规定职务识别,在目前战斗中已感必要。”

不过彭老总也知道我军无军衔的传统时间已经很久了,想要一下子确定军衔肯定不符合现状,所以他提出看看能不能找个过渡性的办法来解决。

中央军委在收到老总的提议之后,更加坚定了确立军衔的决心,在1951年10月开始全军的领导评级活动。

1952年4月彭德怀因生病暂时回国休养,中央经过研究之后决定,把他留在北京主持军委的日常工作。

世界上前十位元帅是谁(有三位元帅不在场)(3)

彭德怀对于确立军衔的工作非常看重,在这一年的年底,召集总干部管理部、总政、总后、军务部等部门一起讨论关于设立军衔的细节,并且在这期间还邀请了苏联顾问卡苏林从旁出谋划策。

苏联顾问认为,根据他们在苏联授衔时总结的经验,第一次授衔的时候应该尽量压低军衔,而且评定的过程中也要尽量严格一点。所以第一次授衔的时候,在评定的细节和流程上,都非常的严格。

1953年初的时候,中央军委本来打算在这一年的7月份在全军实行军衔制度的,但是由于一些复杂的原因,这个打算又被推迟了。

不过总干部管理部,在这一年的1月9日下发了《关于军衔鉴定工作的指示》,这份指示详细地规定了军衔鉴定的内容、基本要求以及进行的方法。

世界上前十位元帅是谁(有三位元帅不在场)(4)

这一年年底的时候,中央政治局的会议上通过了在1954年对军队进行改革的决议,这份决议中确定了我们熟悉的人民解放军四大制度:征兵制、薪金制、军衔制、勋章奖章制

到这个时候,实施军衔的先期预备工作基本已经完成,剩下的就是如何在全军范围内推广的问题了。

于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全国军事方面的高级干部,在1953年底到1954年初齐聚北京开会,在这次会议中大家一致同意,为了部队的现代化和正规化,决定在全军实施军衔制、干部薪金制以及义务兵役制。

这次会议之后,全军实施军衔制已成定论,剩下的就是如何推行的问题了。

为了顺利推行军衔制,中央军委在1954年2月27日成立了军衔实施委员会。

世界上前十位元帅是谁(有三位元帅不在场)(5)

军衔实施委员会的主任由当时总参的代理总参谋长聂荣臻担任,副主任由总参第三副总参谋长黄克诚、总政治部副主任萧华担任。

同年10月27日,中央军委为了能够确保在第二年能够顺利实行军衔制,任命宋任穷为总干部管理部第一副部长,协助部长罗荣桓推进关于授衔以及颁发勋章、奖章等方面的工作。

到了这一步,我国实行军衔制已经是万事俱备了。

时间刚刚迈入1955年不久,中央军委就在1月23日,发出了《关于评定军衔工作的指示》和《关于颁发勋章奖章工作的指示》两项指示文件,开始在全军内展开评定军衔和颁发勋章的具体工作。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1955年我国实施的军衔制军官军衔分为4等14级: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大尉、上尉、中尉、少尉,后来又增加了准尉军衔。

世界上前十位元帅是谁(有三位元帅不在场)(6)

授衔的故事

在1955年的军衔制中,元帅本来分为两种:大元帅和元帅。

根据最初的设计,大元帅的肩章上为一圈麦穗围绕五角星,而元帅的肩章则是黄底国徽和五角星。

至于大元帅的人选,毫无疑问,肯定是毛主席了!

只不过主席无意于接受大元帅军衔,他曾经对负责评定军衔的彭德怀和罗荣桓说:“我这个大元帅就不要了,穿上那个制服多不舒服啊!到群众中去讲话、活动,不方便啊!”

主席还指出,已经到地方上工作的,还是不评军衔为宜。受毛主席这一号召的影响,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一批革命家,都纷纷主动表示赞同该意见,自身不参与军衔评定

后世的我们大家对评定军衔的将帅们津津乐道,但实际上,没有参与评定军衔的老革命家当中同样是藏龙卧虎,即使没有军衔,他们中的有些人在军中一样有着不可估量的威信。

在不参与评定军衔的革命家当中,其中以邓小平的情况最为特殊。

在1954年9月的中央军委名单当中,中央军委12位成员,除了毛主席和邓小平其他十位都是元帅。

世界上前十位元帅是谁(有三位元帅不在场)(7)

实际上在军衔评定的时候,邓小平也是被评为元帅军衔的,只不过邓小平坚持拒绝参与军衔评定,所以他也就成为了中央军委除了毛主席之外,唯一一个不是元帅的军委成员。

而且在“十大元帅”中,陈毅的元帅军衔,当时是有人持异议的。

陈毅当时的情况跟邓小平差不多,他当时任上海市市长和国务院副总理,虽然在中央军委挂职军委委员,但从工作内容上来说已经算是转业到了地方。所以一些高层觉得当时还是军事干部的粟裕,更适合被授予元帅军衔。

不过周恩来在中央评定审核元帅人选的时候,认为创建和领导人民武装力量,领导战役军团作战,建有卓越功勋的高级将领,可以授予元帅军衔,而陈毅无疑是符合这个标准的,所以他主张授予陈毅元帅军衔。

为了支持授予陈毅元帅军衔,周恩来还特意打电话给时任中央办公厅主任的杨尚昆,向他列举了苏联元帅布尔加宁的例子,布尔加宁虽然是元帅,但是也没有影响他在苏联搞地方工作。

世界上前十位元帅是谁(有三位元帅不在场)(8)

在周恩来的支持下,陈毅被授予了元帅军衔。当然,从历史情况和陈毅的资历上来说,他也确实更适合被授予元帅军衔,这才是主要原因。

随着毛主席签发命令:“1955年10月1日实施军衔制,授予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元帅军衔。”,“十大元帅”从此确定了下来。

世界上前十位元帅是谁(有三位元帅不在场)(9)

十大元帅

元帅授衔的典礼于1955年9月27日,在北京的中南海怀仁堂举行。

然而在这场授衔典礼上,到场的却只有7位元帅。

叶剑英叶帅当时在辽东半岛主持大型抗登陆演习的筹备工作,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根本抽不开身去参加授衔典礼,所以他向中央写报告请了假;刘伯承元帅当时主持军事学院的工作,同样非常繁忙,而且当时他身体也不好,所以他也写报告请了假;而林彪本来身体就不好,当时也是在病中,同样向中央请了假。

所以元帅授衔典礼实际到场的七位元帅为:朱德元帅、彭德怀元帅、贺龙元帅、陈毅元帅、罗荣桓元帅、徐向前元帅、聂荣臻元帅。

在这十位元帅中,朱德资历最老,他自1928年井冈山会师之后,担任我党第一支武装红四军的军长,后来担任过红军总司令、十八集团军总司令等职务,可谓劳苦功高。

彭德怀元帅在资历上仅次于朱德元帅,他不但历任红三军团司令员,第十八集团军副总司令,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等职务,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指挥了抗美援朝战争,还主持当时的军委工作。

世界上前十位元帅是谁(有三位元帅不在场)(10)

林彪元帅是十位元帅中最年轻的,授衔典礼时他才48岁,但论起来他的功劳却是最大的。他从长征时期就负责率军保护毛主席和党中央,在抗日战争中又指挥部队取得了平型关大捷的胜利,在解放战争中他历任东北民主联军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司令员,率领第四野战军从东北打到海南岛,军功之高应该没有争议。

刘伯承元帅不但有着丰富的军事经验,还曾经在著名的伏龙芝军事学院留学,是一个在军事理论和实践上都极为优秀的军事家,他在长征时担任总参谋长兼中央纵队司令员,129师师长,解放战争中第二野战军司令员,率军挺进大别山。

刘帅解放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他在这个职务上为新中国部队的正规化,做出了很大的长远贡献。

世界上前十位元帅是谁(有三位元帅不在场)(11)

贺龙元帅两把菜刀闹革命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他也是当年南昌起义的总指挥,也是一个老革命,解放后他历任西南军区司令员,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体委主任、国防工业委员会主任等职务。

陈毅元帅是十大元帅里,唯一一个没有参加长征的元帅,因为长征时期他在南方领导游击战,后来历任新四军军长兼山东省军区司令员、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解放后陈毅元帅开始担任华东军区司令员兼上海市市长,以及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

罗荣桓元帅是当时少有的大学生,在十大元帅中学历最高的,他历任第四军军委书记兼政治委员、第一军团政治部主任、八路军第115师政治部主任等职务,在解放战争中他与林彪元帅搭档。

徐向前元帅是黄埔军校一期的毕业生,是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他曾经担任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历任八路军第129师副师长、八路军第一纵队司令员、太原前线司令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太原前线总前委书记等职务,新中国成立后担任总参谋长,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

世界上前十位元帅是谁(有三位元帅不在场)(12)

聂荣臻元帅曾经赴法国留学,是一位十分博学的军人,在黄埔军校时期担任政治部秘书兼政治教官。在长征中他和林彪元帅一起担任掩护中央的任务,打过不少硬仗,抗日战争时期日本所谓的“名将之花”阿部规秀中将,就是他和杨成武将军击毙的。

在解放战争中聂帅同样有着不俗的表现,解放后历任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后代理总参谋长等职务。

叶剑英元帅是黄埔军校的筹建者之一,人称“参谋长专业户”,在长征中他接替刘伯承任红军总参谋长,后来解放战争中又任军委第一纵队司令员、总参谋长。解放后,他担任军事科学院院长,中央军委副主席兼秘书长,国防部部长。

世界上前十位元帅是谁(有三位元帅不在场)(13)

结语

1955年的授衔,对我军的正规化和现代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在1965年的时候由于一些复杂的时代原因,又被取消了。

虽然到了1988年的时候,中央军委决定恢复军衔制度,但实行的是新军衔制,而不是恢复旧军衔制,在新的军衔制度中军官军衔等级设置为三等十一级,最高等级是一级上将,没有再恢复元帅的军衔,由此,元帅这个军衔也就成了历史绝唱。

到了1994年,一级上将也被取消了,从那时候开始我国实行三等十级军衔制,一直延续至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