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皆与彼此有关广播剧在哪(广播剧的不同人生)

余生皆与彼此有关广播剧在哪(广播剧的不同人生)(1)

“各秉风月,各拥闲愁。”

什么情况下才会做广播剧?

余生皆与彼此有关广播剧在哪(广播剧的不同人生)(2)

相信这是不少人对于广播剧的初印象(手动滑稽

讲真,广播剧的世界,简约而不简单。

虽然广播是一种古早的传媒,但广播剧却是相当时兴的娱乐。借着从二次元刮起的东风,广播剧的青春一直延续着。

火爆的日漫像《命运石之门》、《LoveLive!》等,都有相关广播剧。

余生皆与彼此有关广播剧在哪(广播剧的不同人生)(3)

近年来,这股风似乎也吹到了中国:《魔道祖师》、《全职高手》、《百妖谱》、《灵囿动物园》《从前有座灵剑山》……好一批热门作品都推出了自己的广播剧,一时热闹非凡!

余生皆与彼此有关广播剧在哪(广播剧的不同人生)(4)

作为动漫广播剧双厨,能享受更多的双倍快乐,自然是让笔者狂喜!

可是,这种“亦步亦趋”的熟悉姿势也令人不禁沉思:难道“XX崛起”要把触手伸到广播剧这块小田里了?中国广播剧有自己的个性吗?

广播剧在日本:居于配角的周边

广播剧,又叫放送剧,通常是只有画面而没有声音的,有的广播剧会配上插图,插图上会标上剧目、演员表之类的信息。

余生皆与彼此有关广播剧在哪(广播剧的不同人生)(5)

广播剧作为一种周边产业,一般作为衍生品随着漫画、动画DVD/BD以特典的形式进行售卖,其次则是直接进行生放送。

余生皆与彼此有关广播剧在哪(广播剧的不同人生)(6)

(hibiki-radio.jp/)

在日本,要推出广播剧一般分这样两种情况:

一是为动画化先试水。比起直接动画化面临暴死的风险,先出广播剧的成本就要低的多了。根据观众对广播剧的反响再来考虑进行动画化。

例如《月刊少女野崎君》、《幸运星》、《这就是僵尸吗》都是先广播剧放放送再进行动画化的。

余生皆与彼此有关广播剧在哪(广播剧的不同人生)(7)

(月刊少女野崎君CD封面)

二是对原作的世界观和内容进行补充。这样的广播剧也可以很好的起到吸粉的作用,在看完原作后,起补充作用的广播剧可以填补粉丝心中的空虚。

例如《NEW GAME!》、《漫画家与助手》、《蔷薇少女》是在动画完结后推出的广播剧。

余生皆与彼此有关广播剧在哪(广播剧的不同人生)(8)

(《NEW GAME!》CD封面)

广播剧跻身于ACG界并占据一席之地并不是偶然,其破发点至少可以追溯到人称“IP常青树”、“粉丝钱包收割机”的传奇名作——《EVA》。

余生皆与彼此有关广播剧在哪(广播剧的不同人生)(9)

《EVA》的火爆,众所共知。为了满(ci)足(ji)粉丝的欲求,周边市场开始持续繁荣,以致后来者有样学样。数十年的积累使日本动画产业已经成熟,除了动画之外,像广播剧、周边等次生产业也应运而生。

余生皆与彼此有关广播剧在哪(广播剧的不同人生)(10)

广播剧就好比附属品一般的存在,依附于TV动画,来满足粉丝的需求,也因此,一般称之为“衍生广播剧”。

归根到底,在动漫产业已经定型的日本,广播剧是ACG世界里的一个配角,如果说动漫是人们茶余饭后的消遣,那广播剧就像消遣时的茶点,起一点锦上添花的作用。

广播剧在中国:耽于自美的小众事业

跟日本比起来,中国的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首先最大的不同就是创作者不同。日本广播剧一般是官方统一企划,统一发布广播剧放送和动画化的消息。并且广播剧的声优一般和TV动画的声优往往是同一班人马。

余生皆与彼此有关广播剧在哪(广播剧的不同人生)(11)

(《独占我的英雄》广播剧与动画声优对比)

中国就要更加复杂一些。

早期中文网络广播剧一般是由爱好者自发组织的民间组织,他们将制作的广播剧发布到贴吧或者论坛上,供大家免费收听。比较有名气的有星之声中文配音组和翼之声中文配音组。

余生皆与彼此有关广播剧在哪(广播剧的不同人生)(12)

随着中国广播剧不断发展,许多正规的配音工作室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现在主流的工作室有729声工厂、边江工作室还有北斗企鹅工作室。大工作室出品的广播剧一般品质更高,质量也有保障,而且是需要付费收听的。

余生皆与彼此有关广播剧在哪(广播剧的不同人生)(13)

而且这些工作室都是独立的。有的已经广播剧化的作品再动画化,会出现配音演员变动的情况。比如《魔道祖师》,在广播剧中双男主分别由路知行和魏超饰演,而在腾讯旗下的动画中,则是由杰大和边江主演。

余生皆与彼此有关广播剧在哪(广播剧的不同人生)(14)

除了创作方不同,在改编题材和内容上也是中日不同之一。

上面也提到了日本改编广播剧的两种情况,从所举的例子来看,日本广播剧并没有拘泥一某一题材,不论像《石头门》这样的纯爱游戏改编,或者是《LoveLive!》这样的偶像企划,再者如《月刊少女野崎君》、《蔷薇少女》这样的少女漫画,都可能会广播剧化。

余生皆与彼此有关广播剧在哪(广播剧的不同人生)(15)

但中文广播剧的题材就稍显单一。

从中文广播剧龙头——猫耳FM上,我们就不难发现,耽美题材的广播剧占据了中文广播剧的半壁江山。

由耽美小说改编的《魔道祖师》广播剧,仅第一季的播放量就破了亿。而全年龄向的《全职高手》广播剧,第一季的播放量连《魔道祖师》的百分之五都不到!

余生皆与彼此有关广播剧在哪(广播剧的不同人生)(16)

余生皆与彼此有关广播剧在哪(广播剧的不同人生)(17)

除了题材,中日广播剧内容也有很大区别。

上文也提到了广播剧对作品有补充世界观的作用,但在中文广播剧中,有一些就是原作内容的照搬,比如《百妖谱》,其广播剧就好比把动画的画面去掉只留下声音。这种情况在日本是很少见的。

余生皆与彼此有关广播剧在哪(广播剧的不同人生)(18)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不同,就是定位不同。

日本广播剧在ACG界仅仅是附属品,属于边缘的地位。最大的作用就是声豚福利,吸引粉丝来买原作,以提高原作的知名度。

余生皆与彼此有关广播剧在哪(广播剧的不同人生)(19)

(动画特典)

但中国的广播剧市场就更加独立,也更具有个性,能做到这点,庞大的耽美作品库和愿意为其付出的粉丝们功不可没!

耽美受众十分明确——就是腐女们。笔者也是腐女大军一员,看着两个帅气的男孩子各种谈情说爱,都可以让我这个老阿姨在床上扭动成蛆。

余生皆与彼此有关广播剧在哪(广播剧的不同人生)(20)

(节选自《伪装学渣》)

而为腐女们提供粮草补给的,头一号就要数耽美小说界的扛把子——晋江文学城。

余生皆与彼此有关广播剧在哪(广播剧的不同人生)(21)

为何耽美广播剧会令腐女沉迷?

因为那体验,与看小说完全不一样。

初听广播剧,被低沉磁性的嗓音吸引。但听的越多就发现,广播剧是有温度的,能更直接的传达角色的喜怒哀乐。主角被陷害了,会气的咬牙切齿;两个人在一起了,会幸福的尖叫;两个人开始做一些不可描述的事情了,会屏住呼气仔细倾听……

余生皆与彼此有关广播剧在哪(广播剧的不同人生)(22)

所以耽美广播剧几乎是不存在无人问津的,题材小众就意味着随时面临缺粮的风险,腐女们对每一部优秀的作品都倍加珍惜。

余生皆与彼此有关广播剧在哪(广播剧的不同人生)(23)

(早期优秀耽美广播剧——《花容天下》)

可以说是耽美文学拯救了中文网络广播剧市场,并赋予了它更多的可能性。

但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耽美终究还是处在灰色地带,还是一种上不了台面的题材。

又因为肖战227事件,激化了腐女与饭圈女孩的矛盾。两方疯狂的互相伤害之下,只能起到反作用,败坏路人缘。但广播剧还是要发展下去的,广播剧市场急需另外一个出口,那就是扩大受众。

不可小觑的资本力量

怎么样扩大受众?关键还是靠资本的力量。

在这一方面日本就领先我们许多,日本在周边产业的发展已经十分发达,并且有了像秋叶原、镰仓这样的二次元圣地。

余生皆与彼此有关广播剧在哪(广播剧的不同人生)(24)

喜欢看耽美的是少数,但喜欢国漫的占多数。如果能将这一部分游离的潜在市场吞并进来,广播剧的知名度将会越来越高。

打开广播剧市场仅仅是资本所做的其中一步,他们真正要做的是——IP的全产业链发展。

在这一方面,腾讯可谓是做了先吃螃蟹的人。

在这里还是举例被说烂的《魔道祖师》,因为它是第一部也是出圈最早的耽美作品。

《魔道祖师》作为小说于2015年在晋江文学城连载,便在原耽圈迅速火爆。

2017年改编成漫画在快看连载。

余生皆与彼此有关广播剧在哪(广播剧的不同人生)(25)

2018年由视美改编为动画腾讯独播同年广播剧也在猫耳FM放送。

2019年改编电视剧《陈情令》腾讯视频独播。

余生皆与彼此有关广播剧在哪(广播剧的不同人生)(26)

其间举办的线下活动不计其数,在上海还开办了快闪店。

余生皆与彼此有关广播剧在哪(广播剧的不同人生)(27)

短短四年时间,《魔道祖师》实现了IP全产业链发展!

走《魔道祖师》这样路线的作品还有许多。像《我开动物园的那些年》,漫画、广播剧、动画也一应俱全。《破云》和《撒野》也开了主题餐厅。

余生皆与彼此有关广播剧在哪(广播剧的不同人生)(28)

晋江文学城这几年的耽美IP也是卖到手软。

余生皆与彼此有关广播剧在哪(广播剧的不同人生)(29)

打造全IP产业链是资本的首要目的,腐女们高涨的消费热情也是资本看重的一点。

有数据显示晋江男女用户比例约为7:93,有旺盛消费力的女性用户是晋江的主力消费人群。

再加上广播剧制作成本低,变现快,低投入高回收也是近年来广播剧扎堆出现的主要原因。

余生皆与彼此有关广播剧在哪(广播剧的不同人生)(30)

(《石头门》CD封面)

其次广播剧对于原作有着极强的还原性,也别是像耽美小说这样有些情节不能在动漫和电视剧中还原,却可以在广播剧中保留下来,这也是腐女愿意为广播剧买账的一大原因。

余生皆与彼此有关广播剧在哪(广播剧的不同人生)(31)

归根到底,耽美终究还是小众,广播剧要想走的更加长远,不但要IP全产业链发展,更要在题材方面多多尝试。多推出像《三体》这样其他题材的广播剧,让广播剧的种类和内容更加丰富起来。

余生皆与彼此有关广播剧在哪(广播剧的不同人生)(32)

结语

在广播剧这条道路上,中国似乎走了跟日本截然不同的道路。日本把广播剧当作周边产业,而中国则是从小说为中心向外辐射,形成漫画、广播剧、动画、影视的全产业链发展,并反过来逐步将广播剧带上正轨。

中文广播剧的飞速进步,无疑是搭上了IP化的便车。但是又因为资本的逐利性,有一部分衍生作品的质量实在是差强人意,就像上文提到的《百妖谱》广播剧毫无诚意的照搬动画一样

不过笔者相信,未来良心的广播剧会越来越多,让我们一同见证广播剧的未来吧!

余生皆与彼此有关广播剧在哪(广播剧的不同人生)(33)

余生皆与彼此有关广播剧在哪(广播剧的不同人生)(34)

---- End ----

关注公众号动画情报姬(dmpaperji),获取更多有趣有想法有深度的动漫内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