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禁毒案例分析怎么写(禁毒社工理论知识)

  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是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埃里克森的人格终生发展论,为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教育内容,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生发展造成障碍它也告诉每个人你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你的心理品质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多在哪个年龄段形成的,给你以反思的依据,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社工禁毒案例分析怎么写?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社工禁毒案例分析怎么写(禁毒社工理论知识)

社工禁毒案例分析怎么写

  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是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埃里克森的人格终生发展论,为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教育内容,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生发展造成障碍。它也告诉每个人你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你的心理品质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多在哪个年龄段形成的,给你以反思的依据。

  1.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冲突

  2.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

  3.学龄初期(3~5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4.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

  5.青春期(12~18岁):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6.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

  7.成年期(25~65岁):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

  8.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埃里认为,人格在人的一生中都在不断地发展。他提出了8个阶段,认为每一个人都经历这8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对人格发展都至关重要。

  (1)基本信任对不信任

  (2)自主性对羞愧和怀疑

  (3)主动性对内疚

  (4)勤奋对自卑

  (5)自我认同感对角色混乱

  (6)亲密对孤独

  (7)繁衍对停滞

  (8)自我整合对失望

  埃里克森认为,在每一个心理社会发展阶段中,解决了核心问题之后所产生的人格特质,都包括了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品质,如果各个阶段都保持向积极品质发展,就算完成了这阶段的任务,逐渐实现了健全的人格,否则就会产生心理社会危机,出现情绪障碍,形成不健全的人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