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人不住庙二人不看井(俗语一人不进庙)

我们经常喜欢说,你可别小看了古人的智慧这是因为古时候的科学技术等等各个方面,跟我们现在的条件比起来,都是大大不同的但是古人有时候总结出来的东西,确实极具时代思想有时候可能字面上的意思变换了,但是却能举一反三,在其他很多事情上也同样适用,这就是所谓的“一通百通”,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为什么一人不住庙二人不看井?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为什么一人不住庙二人不看井(俗语一人不进庙)

为什么一人不住庙二人不看井

我们经常喜欢说,你可别小看了古人的智慧。这是因为古时候的科学技术等等各个方面,跟我们现在的条件比起来,都是大大不同的。但是古人有时候总结出来的东西,确实极具时代思想。有时候可能字面上的意思变换了,但是却能举一反三,在其他很多事情上也同样适用,这就是所谓的“一通百通”。

古人智慧的先进并是不体现在那些封建迷信的糟粕上,而是体现在平时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情悟出来的大道理。还有就是从大道理中,把针对各个不同问题的具体方法给提炼出来,这才是我们真正应该学习的东西。就比如我们今天要说的这句俗语:“一人不进庙,两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树”。

这句俗语从字面意思上来看,就是简单地说一个人不能进寺庙,两个人不能同时看水井,三个人不能一起抱大树。其实他所要表达的字面意思就是这样的,但是如果你只能领会到它的字面意思,那么这句话真正的含义就大打折扣了。

一人不进庙

这一人不进庙的由来其实是因为,在古时候有个秀才,他自赴京赶考的路上看见有一个寺庙;于是他决定进去拜菩萨,祈求神仙保佑自己能考取个功名。但是没想到进去拜完菩萨之后,自己随行的盘缠和行李全都不翼而飞了。这可急坏了这位秀才,钱财丢了是小,自己的书和考试相关的公文都在行李里。这要是丢了就没资格参加考试了,可是不管怎么找也找不到,于是就这样白白荒废了十年寒窗苦读的准备。

那么这句话放在今天就是告诫我们,不要在独自一人的时候,进入自己不熟悉的地方,或者是看起来荒无人烟很危险的地方。因为这样,不仅自己的安全得不到保障,就算是出了什么事也是百口莫辩,没有人会相信。所以我们要避免把自己置于险境。

两人不看井

我们谁都知道在古代,一般每家每户都会有一口打水用的水井。但是有一天,两个妇人一起在井边上洗菜,边洗边闲聊,其中一个妇人是出了名的喜欢显摆。这天洗菜她又开始显摆,自己丈夫买了一匹多好看的布料,让她用来做衣服;而且她不仅是显摆,还要挖苦另一个妇人,说她整天打扮得如此穷酸。于是妇人一怒之下,便将她推入了水井中。由于当时在场的只有她们两个人,所以之后也是死无对证了。

这件事告诉我们的就是,当自己处于两个人的环境时,一定要格外小心自己的言行举止;不然的话,很可能就会被别人有意的陷害。由于当时也没有旁人可作证,就算自己再委屈,也是跳进黄河都洗不清。

三人不抱树

这句话来自一个集体干活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三”在古代是表示很多的意思。所以这句话所说的就是,当很多个人在一起干活的时候,不可能每个人都尽心尽力干好自己分内的工作。总会有那么一两个“害群之马”,想要偷懒剽窃大家伙的劳动成果。于是有的人就发现,原来有一两个人一直都没有干活,自己便也停了下来。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停下来偷懒。一直都在努力干活的人也觉得自己很委屈,就也不想干活了,到最后一群人却干不成一件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其实和“三个和尚没水吃”的道理大同小异,说的都是不懂得团队合作所带来的后果。也就是在从侧面提醒我们,在我们很多个人一起合作,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培养起大家的团队意识,同心协力。如果实在培养不出来,也要在工作开始之前就划分好每个人该干的“责任区域”,各司其职。这样就会避免很多“南郭先生”,混在里面浑水摸鱼,剽窃大家的劳动成果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